阿里夫•德里克(Arif Dirlik,1940— )
精研近现代中国革命史的美国汉学权威,“后”学领域独树一帜的左翼前沿理论家
开创“后革命”与“后社会主义”等论域,介绍“全球化”概念至中国大陆学界的第一人
当代著名历史学家德里克1940年生于土耳其,于美国罗彻斯特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1971—2001年任教于杜克大学历史系,2001年起在美国俄亥俄州俄勒冈大学任“奈特社会科学讲座教授”(Knight Professor of Social Science),2006年荣休。他长期致力于中国近代史尤其是中国革命史的研究。《革命与历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起源,1919—1937》《中国共产主义的起源》《中国革命中的无政府主义》等著作奠定了他在西方学界“中国研究”权威学者的地位。1990年代起,他将其理论撰著领域扩展至后殖民批评与文化研究,《革命之后:警惕全球资本主义》《后殖民氛围》《全球现代性》等著作令其跻身于当代美国社会科学界重量级学者的行列。
发表于2024-11-02
后革命时代的中国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分享提纲: 1.德里克的简略生平与思想:出生于土耳其,到美国读研,开始对文革产生兴趣,去伯克利和台湾学习中文,成名作《革命与历史》——关于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起源,从中国革命史学者到后革命理论家,第一个把全球化概念带入中国的学者,后革命和后社会主义概念——...
评分从前有一个班级,班里有位甲同学,一直学习优异,门门考试都拿第一。同学佩服,老师喜欢,所有的奖状也差不多都给他一个人拿了。过了几年,班里转学来了一位乙同学,乙同学天性开朗,有独到的学习方法,外加努力和运气,时常考过甲同学也不偶然。老师的表扬和奖状多给了乙...
评分分享提纲: 1.德里克的简略生平与思想:出生于土耳其,到美国读研,开始对文革产生兴趣,去伯克利和台湾学习中文,成名作《革命与历史》——关于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起源,从中国革命史学者到后革命理论家,第一个把全球化概念带入中国的学者,后革命和后社会主义概念——...
评分分享提纲: 1.德里克的简略生平与思想:出生于土耳其,到美国读研,开始对文革产生兴趣,去伯克利和台湾学习中文,成名作《革命与历史》——关于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起源,从中国革命史学者到后革命理论家,第一个把全球化概念带入中国的学者,后革命和后社会主义概念——...
评分分享提纲: 1.德里克的简略生平与思想:出生于土耳其,到美国读研,开始对文革产生兴趣,去伯克利和台湾学习中文,成名作《革命与历史》——关于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起源,从中国革命史学者到后革命理论家,第一个把全球化概念带入中国的学者,后革命和后社会主义概念——...
图书标签: 海外中国研究 社会学 历史 文化研究 政治学 德里克 中国近现代史 当代中国史
当下谈论的“中国模式”,只不过是现代化范式的一个本土版本,虽然一再强调自主性,但它一直在跟随美国的脚步,而后者并没有光明的前途可言。——阿里夫•德里克
~~~~~~~~~~~~~~~~~~~~~~~~~~~~~~~~~~~~~~~~~~~~~~~~~~~~~~~~~~~~~
清华国学院“讲学社丛书”第二辑,美国汉学权威、左翼前沿理论家德里克开启“梁启超纪念讲座”
面对全球现代性中过剩的历史与 匮乏的未来,对中国知识界百年变革作批判之思
~~~~~~~~~~~~~~~~~~~~~~~~~~~~~~~~~~~~~~~~~~~~~~~~~~~~~~~~~~~~~
——20世纪初以来马克思主义史学、社会学与人类学的“中国化”困境,如何启发社会科学在对中国文化之一致性和差异性的调和中,从西方的知识霸权中解放出来?
——改革开放至今的儒学复兴、国学热潮,是否已经足够警惕欧洲中心主义,却忽视了与资本主义的合谋?这一“历史的复兴”怎样才能超越民族国家的边界,对世界作出更大的贡献?
——倘若拒绝质疑发展,中国能否输出真正可复制的“中国模式”?会不会成为美国衰落后的世界新霸权?
老外也看不懂中国。
评分这本书读得累极,导致在理论性较强的几章常有车轱辘话轮着说的观感(其实未必如此)。永远在不疑处有疑,拆解和有意挪用已经成为常识的语词[全球化、(后)殖民主义、现代性],联系中国现状时尤妙。对保守主义卷土重来的批评,虽痛快却在意料之中,但谈到所谓“中国模式”则老实不客气地叫破了皇帝的新衣。刘东的评议顾左右而言他,将经济决定论的帽子扣上去,强行构拟出一个“我们”的立场一起来酸德里克,很没劲。
评分Dirlik的朋友圈分享比白纸黑字有意思多了
评分德里克的理论内核时如此具有批判性,清华国学院的人竟然还能吞下去?真是谜
评分从构建主体发展模式和学术体系的角度,畅谈身处后革命和全球化时代的中国的文化和学术建设,在保有浓厚理论色彩的基础上,行文极其生动流畅,对于人文社科学术中国化、本土化的建议与反思,对于儒学复兴和国学热潮的批判,以及对于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模式的思考,都让人印象深刻,击节而赞。以这样一本书,结束自己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中国研究生涯,这位青年学子眼中的德老,堪称死得其所。
后革命时代的中国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