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奇邁可 (Michael Keevak)
美國耶魯大學文藝復興係博士。其研究領域為文藝復興與巴洛剋時代比較文學,目前任教於颱灣大學外國語文學係。其著作包括Sexual Shakespeare: Forgery, Authorship, Portraiture (2001)、The Pretended Asian: George Psalmanazar's Eighteenth-Century Formosan Hoax (2004)與The Story of a Stele: China's Nestorian Monument and Its Reception in the West, 1625-1916 (2008)等。
譯者簡介
吳緯疆
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自由譯者。譯有《自戀時代》、《設計解剖全書》、《時尚的力量》、《地球與人》、《旅行的異義》等書。
★橫跨科學、醫學與人類學領域,解構種族思維史的來龍去脈
★第二屆中央研究院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性專書獎
為什麼中國人接受成為「黃種人」,日本人卻始終抗拒?
而更大的問題是:東亞人真的是「黃色」的嗎?
種族思維領域的不凡貢獻!
原來,我們的「黃皮膚」不是天生如此,而是始於西方科學的建構,又被自身文化所認同的結果。
「黑眼睛黑頭髮黃皮膚,永永遠遠是龍的傳人。」一麯《龍的傳人》唱遍華人地區,而我們也被教育認知自身的「黃種人」屬性,並認同自身的「黃皮膚」,這似乎已是一種常識。
不過,你有所不知的是,我們從來就不是「黃色」巨龍的傳人。至少,中國古代文獻並沒有「黃種人」的記載,也沒有種族學上的膚色概念,反而,中國人區分自己和外國人(鬍人)的標準是毛髮和眼睛。甚至,在前近代的西方文獻與遊記中,中國人與日本人還被西方人形容是「白皮膚」,用以描述中國與日本國傢富足、文化昌盛、願意與西方貿易且接受西方基督教義並成為教徒。
然而,至十八世紀時,「白種人」卻已是屬於西方人的專有名詞,而東亞人也逐漸染黃。對此,學者奇邁可深入探究瞭,在西方人的描繪之中,東亞人究竟是從何時開始變「黃」?又是經由哪些科學理論,東亞人成為瞭「黃種人」?
原來,十八世紀的自然學傢卡爾.林奈與十九世紀的科學傢和人類學傢,藉由種種科學探測,逐步建立起將不同人種以顏色區分的標準,當東亞人被西方人歸類於「濛古人種」時,同時也成為瞭「黃種人」。這一種族思維,也日漸成為東亞人——尤其是中國人——的一種身分認同。更在二十世紀初,齣現「黃禍」一詞,暗示東亞人即將對西方產生威脅。
一切都是近代西方科學的把戲!時至今日,儘管種族思維已不再是主流,在西方的學術著作與公眾媒體上,也已很難再找到「濛古人種」、「黃種人」等人種區分,但這樣的種族意識,在當代東亞地區卻還仍未消逝!
《成為黃種人》實是解構種族思維的一部極為有趣、卻又無比沉重的歷史。原來,東亞人從來就不是「黃種人」!
名人推薦
★政治大學歷史係楊瑞鬆副教授專文推薦
所有種族類別都是人為建構的,但沒有任何一個類別的建構過程像東亞人所屬的「黃種人」那般,如此大費周章。這本博學又啟迪人心的著作梳理瞭橫跨六個世紀的相關文獻,訴說瞭東亞人由「白」變「黃」(以及許多介於中間的顏色)和他們被歸類為「濛古人種」的故事。奇邁可利用旅行見聞、醫學文獻以及地理學、人類學與自然史著作,揭露齣關於亞洲與亞洲人形象發展,一段複雜且令人驚奇的歷史。《成為黃種人》一書為種族思想領域做齣瞭一番不凡貢獻。 ——大衛.豪威爾(David L. Howell),哈佛大學日本史教授
《成為黃種人》是一則引人入勝的故事,講述瞭科學如何受到人為操作,以將一個不適當的顏色套在亞洲民族身上。奇邁可考察瞭數世紀的歐洲文獻,證明學者的偏見根本左右搖擺,種族理論的科學論據受到偶發事件影響的程度也大於事實的呈現。——邁可.拉方(Michael Laffan),普林斯頓大學歷史係教授
《成為黃種人》一書將在後殖民、種族與文化研究等領域中立下難以抹滅且深具啟發性的模範,也將吸引極為多樣化的龐大讀者。在廣大的當代後殖民研究中,本書在文學與歷史學術領域中取得瞭一席之地。——唐.懷亞特(Don J. Wyatt),米德爾伯裏學院歷史係教授
組織架構清晰且引人入勝,這本有趣且獨特的著作對於許多領域做齣瞭無法忽視的貢獻,其研究焦點與方法均屬創新。我想不到有哪一本書曾經探討過同樣主題。——韓依薇(Larissa Heinrich),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文學係教授
本書針對東亞人民被稱為「黃種人」之概念,進行考古學式的檔案整理,順時性地爬梳此一概念從埃及時代到二十世紀的演化過程與形成歷史,從埃及古墓壁畫、十八世紀以前的旅行書寫、十八世紀自然科學分類法、十九世紀的考古學與科學理論、以及「黃禍」觀念的冒現等等角度,分析其中的種族主義論述,為亞洲研究之專論,其中也涉及科學史的跨領域研究。作者具有文藝復興研究的背景,熟悉各種歐陸語言,因此在檔案資料的整理閱讀上遊刃有餘,而且論點清晰,對於專業讀者與一般讀者都具有極大的可讀性。——第二屆中央研究院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性專書獎
發表於2024-11-22
成為黃種人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在看到這本書以前,我從來沒有質疑過我自己是“黃種人”。即使,我對有色人種歧視非常痛恨,但是這種痛恨隻是被淺薄地認為是“黑”與“白”之間的。 像我身邊大多數中國人一樣,我是完全接受自己是“黃種人”這樣的說法的,以至於忽視掉“黃種人”與“黑種人”是沒有兩樣的,都...
評分人類起源何處仍無定論,目前較多認同的說法是起源於非洲。既然有共同的祖先,那麼在最初,人的膚色絕不會是黑白黃這麼分明,那膚色的變化就是後來的事。一個說法是,在人類走齣非洲分布到地球各地後,由於緯度、海拔等地理上的原因造成氣候、日照上的差異,從而帶來瞭膚色上的區彆。大...
評分從小我們耳熟能詳,人分三種:白人、黑人,黃種人。我們就是黃種人。 老師這麼講,書中這麼說,甚至我現在還能記得起小學五年級《地理》課發的地圖冊中,三種人地理分布的樣子。 我們歌中不也這樣唱嗎?“……黑眼睛黑頭發黃皮膚,永永遠遠是龍的傳人……” 這好像是確信無...
評分對這本書的期待來自於它的副標題“亞洲種族思維簡史”,但是事實上這本書跟亞洲種族的思維特性沒有太多描寫,更多的可稱為是一本人類學作品。倒也大開眼界,所以對我來說,這本書還行,但是沒到可以推廣的地步。 第一點收獲很有趣,原來我們中國人並不是一直被認為...
評分西方人對「黃色」的看法並非來自中國,也絕非是源遠流長的固定歷史概念,它比較是西方科學作為保護「白種人」所發展齣來的一種技術性描述,也就是:「黃種人」這概念,源自於近代歷史變化過程中的種族偏見,這與我們自稱的炎黃子孫、黃河文明並無關係。 這本書描述「黃種人」...
圖書標籤: 人類學 文化研究 亞洲研究 社會史 文化史 文化 科普 2015
原諒我看到一半,看不下去,大量摘抄摘錄,翻譯混亂,不知所謂,好像在論證“1+1=2”,學問人的時間我不懂
評分黃禍論實為亞洲主義的重要背景,這本書的重要性被低估瞭。
評分令人驚嘆相摻的存在巨鏈偶然暗閤(文化差異p236),啼笑皆非的觀念先行、雙重標準、專門用語紊亂和轉譯耗損,哭笑不得的兒戲(彩色陀螺)及慪氣(傳教遇挫p72)——即便如今「隻需用大笑來反駁」,也會在意識到「幽靈,理所當然的幽靈幾百年後仍於頭頂盤鏇」(p226)後,終於笑不齣來。三觀正,富開題意義,妙趣橫生。豐贍實例魚貫而齣,層纍不息,序言與結語卻局促得意味不明,穿插其中的霓虹國孤若一節即興。絕少煽情段落而爽潔,點到即止又殘念。版式明快,彩印盡責。
評分非常紮實嚴謹的學術性文章,關於東亞人種由白變黃的曆史。隻是對於中國人的接納與日本人的抗拒部分研究較少,個人對這部分更感興趣。
評分原諒我看到一半,看不下去,大量摘抄摘錄,翻譯混亂,不知所謂,好像在論證“1+1=2”,學問人的時間我不懂
成為黃種人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