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鴻,1980——1987年就讀於哈佛大學,獲美術史與人類學雙重博士學位,此後在哈佛大學美術史係任教,於1994年獲終身教授職位。同年受聘主持芝加哥大學亞洲藝術的教學、研究項目,執“斯德本特殊貢獻教授”講席。2002年建立東亞藝術研究中心並任主任。同年兼任該校斯馬特美術館顧問策展人。
巫鴻的著作包括對中國古代、現代藝術及美術史理論和方法論的多項研究。其著作《武梁祠:中國古代畫像藝術的思想性》獲該年全美亞洲學年會最佳著作奬。《中國古代美術和建築中的紀念碑性》被《選擇》雜誌評為1996年傑齣學術齣版物,進而被《藝術論壇》列為20世紀90年代最有意義的藝術學著作之一。《重屏:中國繪畫的媒介和錶現》獲全美最佳美術史著作提名。其參與編寫的重要著作包括《中國繪畫三韆年》(1997)、《劍橋中國先秦史》(1999)等。巫鴻多次迴國,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客座講學,發起“漢唐之間”中國古代美術史、考古學研究係列國際討論會,並主編三冊論文集。
“美術史”是一個問題嗎?
隨著現代社會的形成,美術史作為人文科學的一支新軍,也得以在人類最近的曆史時期中萌芽並成熟。但是,在著名美術史學者巫鴻的眼光中,這一廣受尊重、日顯重要的學科本身仍然是一個年輕的問題,其相關討論還遠遠沒有充分展開。
在《讀書》雜誌所開的專欄“美術縱橫”,巫鴻發錶瞭十篇文章,就美術史何以成為問題、如何拓展其思考的路徑、這一問題所置身的波瀾壯闊的當代人文場景等等,提綱挈領地闡述瞭個人的見解。
----------------------------------------
“如果沒有自成係統的方法論和操作規則,美術史作為一個‘學科’的意義就很值得懷疑。”
“一個既非進化也非退化的曆史。”
— 巫 鴻
發表於2025-02-02
美術史十議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雖然不算是什麼新觀念,巫鴻教授此書中通篇在強調的“實物不等於原物”觀點,還是很有意義。但是Robert Bagley教授對他的批評也很切中要害,巫鴻教授在《美術史十議》第十議中的迴應,則顯得蒼白無力。巫鴻教授把最主要的分歧說成是“研究古代藝術的‘意義’”(即在當時社會、...
評分花瞭大概一周的時間看完瞭這本小論文閤集。我認為不好之處在於因為這是作者在雜誌上發錶的十篇文章的收錄,沒有一個完整的主題和結構,雖然有些章節之間有概念發展的聯係,但是整本書的章節間聯係不大。在本書收錄的十篇文章中,其中五篇論文的題目關鍵字包含美術史這三個字,...
評分 評分p4 “美術”的局限 不是美術的局限,是美術這個詞的局限,這個詞本是舶來品,魯迅說:“美術為詞,中國古所不道,次之所用,譯自英之愛忒(Art)。”這裏我廢話一句:看到愛忒這個帶著濃厚北方感覺的音譯時我笑瞭。總之巫老師在考慮專欄的名字時候煩惱於用什麼詞匯來蓋含...
圖書標籤: 藝術史 巫鴻 美術史 藝術 藝術理論 美學 曆史 文化研究
按需。
評分《讀書》專欄結集,仍具有啓發性,緊湊而有見地。
評分六年後重讀,收獲又是不同。但配圖實在是太糟糕,此版的開本比原版大,圖片是直接放大的,因而大多數都呈馬賽剋狀。比對新版的價格,三聯真是無良。
評分舉的所有例子全都特彆能說明問題,行文沒有半點花哨和取巧,提齣的建議也非常務實懇切,作為自己領域的頂尖學者,從沒試圖來鎮住這行,這種卸下自我及一切錶麵功夫直取要害的作風值得欽佩,當然要是再寫得更生動點就更好瞭。排版和字體稍稍有點落伍。
評分門外漢看學者的文章。作為一張白紙,可以不帶有任何派係觀點和先入意識,完全遵循作者的邏輯,時時帶著“原來如此”的贊嘆。這大概是白丁看書的好處。學者對研究所帶有的嚴肅、鄭重的筆觸和神情(腦補的)令人不禁起敬。
美術史十議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