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莱达·阿斯曼(Aleida Assmann),德国康斯坦茨大学英美文学系荣休教授,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芝加哥大学等多所高校客座教授。在英语文学和记忆研究领域著述颇丰。近年主要从事德国“二战”后的记忆问题,文学与社会中的代际关系,以及记忆理论等方面的研究。她与扬·阿斯曼(Jan Assmann)一起,贝视为“文化记忆”理论的奠基人。
发表于2024-12-25
回忆空间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一本有着清晰而严谨脉络的、关于“文化回忆”这样较为宽泛题目的书籍通常会让人想敬而远之,而现在,一位德国学者以其丰富的文化底蕴作为媒介,使每一个阅读本书的人,都有机会得以对“空间和文化的变迁与我们的回忆究竟有着怎样的联系”这个话题一探究竟。 高明...
评分加利福尼亚俗语这样说道:历史只有五年。在加利福尼亚这个城市,一切都在迅速地出现,又都在迅速地消失,许许多多事情都成为文化的垃圾被堆积,那些我们称为过去或者历史的东西在飞速地从记忆中遗忘。在中国情况也是如此。上个月发生的社会热点,下个月就无人问津了,加上网络...
评分真的是很好很好的关于“记忆”和“回忆”的研究专著,本想先读《文化记忆》打下理论基础再读此书,谁知拿错了。。。结构完整 ,内容宏富。阿莱达·阿斯曼以文学文本和艺术作品的分析为载体从功能、媒介、储存三个大方面阐述文化记忆。既有观念史的书写也有概念史的演变,还有具...
评分初看这本书的时候,《回忆空间》空间这个书名让这本书给人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翻看里面的内容,因为是德国的作者,翻译过来虽然和其他书籍没什么不同,可还是给人一种距离感。但看完这本书,才渐渐的明白,书的副标题,文化记忆的形式和变迁,是这本书的主题。让我们记住文化...
评分一本有着清晰而严谨脉络的、关于“文化回忆”这样较为宽泛题目的书籍通常会让人想敬而远之,而现在,一位德国学者以其丰富的文化底蕴作为媒介,使每一个阅读本书的人,都有机会得以对“空间和文化的变迁与我们的回忆究竟有着怎样的联系”这个话题一探究竟。 高明...
图书标签: 文化研究 记忆研究 社会学 阿斯曼 文化记忆 历史记忆 人类学 历史
何谓“记忆”?它的机制、媒介、功能是怎样的?诸如此类的问题,近年来已经引起历史、生物科学、信息科学、政治学、哲学、宗教和艺术学等诸多学科的关注。阿莱达·阿斯曼在本书中运用各种研究工具,以文学经典、装置艺术等具有象征形式的传承的全部内容为研究对象,细致考索了文化记忆的种种功能和媒介的形式及变迁,为“文化记忆”搭建了丰富、深刻而又颇具解释力的理论框架。
本书与《文化记忆》一起,被视为“文化记忆”理论的奠基之作。
阿莱达·阿斯曼这本书不仅带领我们徜徉于文化史的长廊,更为我们描绘了记忆对于建构身份认同的意义……这段旅程中最激动人心、也是最具政治意义的一段在于,她揭示了记忆与灾难有着何等密不可分的联系。
——伊丽莎白·布隆芬,《南德意志报》
这是一本引人入胜的书,提出了很多新问题,激励更深入的研究。在近些年的文化学研究的相关论域中,阿莱达·阿斯曼的《回忆空间》具有毋庸置疑的突出地位。
——布里吉特·迈耶尔,法兰克福大学
1992年,著名埃及学家扬·阿斯曼出版了里程碑式的名著《文化记忆》,关注的是早期高级文化中的文字作为记忆和回忆形式的嬗变……阿莱达·阿斯曼的《回忆空间》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文化记忆》的延续和回应,她把目光投向了近代的文化记忆问题。
——米夏埃尔·施密特,《文学批评》
《记忆空间》的一个明显的优点是,作者多年来持续跟踪相关讨论,将这一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描述和梳理;以此为基础,对不同关注点、此前只受到泛泛研究的许多事例进行了前所未有的透彻阐释。
——大卫·米基雷,《文化诗学》
挺有趣的一本文化研究,脱离了实证与解构,走向了更深的书写实践——历史书写的记忆维度和科学维度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以一种复杂的方式相互联系。但是我们是和实证主义的历史书写的代表们完全分道扬镳地,因为我们都认为,历史书写也是修辞地进行的,也就是虚构的,意思是人造的,同样也与在某一地点的某一人群有记忆的关联。两者都不再是能够从科学话语中完全干净地消除掉的因素,两者更可能被包括在历史书写这一工作的新使命之中。
评分尤其喜欢写华兹华斯的一章。
评分《文化记忆》是理论输出,《回忆空间》是应用拓展,本书以西方正典文学评论的模式,诠释文化记忆的传承,及其传承载体的转变。读完此书能够更还的明白福柯的“知识考古学”,乃至巫鸿的“纪念碑性”理论。本书最后写到废弃物的记忆重构的干扰时忽略了考古与灰坑的密切关系这一条件,可是作者本人是埃及学家,这种忽略是刻意的忽略,还是题目太大打住不表,让人生疑。
评分所读数十本记忆研究著作或译著中体验最佳,笔记二万五,需读第三遍。兼采古典文学、心理治疗、建筑空间、文论、当代前卫艺术等多种学科思路,极具启迪。第一编细腻优雅,第二编视野开阔,章五最佳,章四聚焦失衡。第三编填补中文学界空白。文笔出色,中译前优后庸,渐趋冗赘。
评分确实算得上优雅细腻,但是我看得意兴阑珊…虽然眼界开阔,但是论题重复率略高,后半讲装置艺术与考古时兴致上来了,但却感觉,译者翻着翻着翻累了……然后就是,译者为何要把某种与文学艺术关系较为密切的文化史研究学科称为“文艺学”,感觉蔽专业并没有这么高大上的研究课题……
回忆空间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