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先生(1895.7.30-1990.8.30)字宾四, 1912年改名穆。先生自1912年始任小学、中学教员。1930年,他由顾颉刚先生推介,入北平燕京大学执教,从此跻身学术界。历任燕京、北京、清华、四川、齐鲁、西南联大等大学教授,也曾任无锡江南大学文学院院长。1949年迁居香港,与唐君毅、张丕介等创建新亚书院,任院长。1967年10月,钱穆先生移居台北。1990年8月在台北逝世。
钱穆先生博通经史文学,擅长考据,一生勤勉,著述不倦。先生毕生著书七十余种,另有大量学术论文,共约一千八百万字。他在中国文化和中国历史的通论方面,多有创获,尤其在先秦学术史、秦汉史、两汉经学、宋明理学、清代与近世思想史等领域,造诣甚深。钱穆先生在现代中国学术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
发表于2025-04-06
湖上闲思录(简体精装)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近代以來,受西方之衝擊,國人每以為中國文化不足論,至有中國書完全不必讀等極端之論。至今日,雖似舉國昌言“國學”,然於內心深處卻並未予中國文化一端正位置。以儒家思想,或者更進一步以古典經學為以往歷史文化之陳跡,或僅於思想文化一層略有貢獻,而於今日所謂“現代社...
评分老先生说的东西,有些很有见地,有些则很可笑。大凡涉及西方、涉及科学,老先生往往理解不深,比较也就只能浮于印象而失之泛泛了。如第四篇“理与气”中说,生命要有视之用,故创出目,要有听之用,故创出耳,都是从生命意志中演化出来的。这种问题,在现在,但凡是受过中等以...
评分人生不是无限的,人类开化以来,认识了死亡以来,就能这么认识了。生死或许可以轮回,但是作为自己,一生就是有限的。 儒家讲究现世,把人生的终究目标定在现世;道家追求成仙,将有限的人生无限化,但是终极目标还是现世。用现世成就人生。 佛家和基督教则是劝人放弃现世而寄...
评分钱大师对人的生老病死鬼神命道都有精辟论述。前年买过一本他的文选,因其论多有传统文史典籍的引述,当时还看不大懂。而这本小书完全抛弃了古奥的词义推演,不论是说自然与人,艺术与科学,还是传统的道与命、礼与法,都是大师与你聊天般细细讲来,虽山夫农妇也应听得懂罢。 ...
评分近代以來,受西方之衝擊,國人每以為中國文化不足論,至有中國書完全不必讀等極端之論。至今日,雖似舉國昌言“國學”,然於內心深處卻並未予中國文化一端正位置。以儒家思想,或者更進一步以古典經學為以往歷史文化之陳跡,或僅於思想文化一層略有貢獻,而於今日所謂“現代社...
图书标签: 随笔 文学 钱穆 美文 导师书单 中华文化 Q钱穆 *北京·九州出版社*
本书系钱穆先生于一九四八年春季时所写。当时钱先生任教于江苏无锡江南大学,课务闲暇时,徜徉湖山胜处,尽抛书册,惟求亲近自然。一九五八年钱先生重阅旧稿,认为“与平日素所蓄藏,无大悬别”。书中就“人文与自然”“精神与物质”“情与欲”“阴与阳”“无我与不朽”“鬼与神”等主题进行论述,并于中西文化进行比较。
编辑推荐:
1. 本书系钱穆先生最为亲近自然信手拈来之作。
2. 钱穆先生写此书时,正值“世局晦昧”之时,他对人生更多了几分别样的思考,而本书所写专题,正是对“把捉实际人生之内里的症结”的一种“批导或斡旋”。
3. 本书篇幅不长,每个主题也十分简短,但字字珠玑,深切实际。
钱老爷子对人生的总结
评分文笔太漂亮,是骨子里的儒雅。倒不太去注意其主题表达了。钱穆是要给中国文化留一块圣地,还要光耀千古的,这里头有大悲痛。
评分文笔太漂亮,是骨子里的儒雅。倒不太去注意其主题表达了。钱穆是要给中国文化留一块圣地,还要光耀千古的,这里头有大悲痛。
评分喜欢九洲的这个简体版本,可读可藏。大师的书读一遍是不够的。
评分文笔太漂亮,是骨子里的儒雅。倒不太去注意其主题表达了。钱穆是要给中国文化留一块圣地,还要光耀千古的,这里头有大悲痛。
湖上闲思录(简体精装)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