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兆武
1921年生,原籍湖南嶽陽,1939年考入西南聯大,先後就讀於土木、曆史、哲學、外文四係。1956至1986年,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研究員,1986年後,任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譯作有盧梭《社會契約論》、帕斯卡爾《思想錄》、康德《曆史理性批判文集》、羅素《西方哲學史》等,著有《曆史理性批判散論》、《曆史與曆史學》等。
文靖
1975年生,本名文靜,畢業於清華大學自動化係、哲學係,曾任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編輯,現為自由撰稿人。
《上學記》是著名學者何兆武先生的個人口述史。何先生生於1921年,在北平讀小學和中學,在西南聯大讀大學和研究生,共七年,讀過四個係,之後在清華大學任教。《上學記》寫的就是何先生1949年的求學生涯,其中西南聯大的七年是主要篇幅。何先生以治哲學史和思想史的思想底蘊,以謙和率真的學者姿態,以曆史親曆者的迴憶和感受,講述在特殊的年代,尤其是抗戰烽火中,一代人的青春和理想、知識和風雅。書齣版後,好評如潮,當然也引起瞭一些爭議。但何先生說:“為尊者諱、為賢者諱,並不是真正對人的尊重。一個人的思想本來是活潑的、與時俱進的,又何必一定要把它弄成一種思想上的木乃伊,讓人去頂禮膜拜呢?”
對於今天的讀者而言,《上學記》不止是一本口述史,更是一本打開曆史之門、知識之門,乃至真理之門和思想之門的啓濛之書。當然,該書也因對某些老師的個人感受和真實評價而引發爭議。
有評價將何兆武的《上學記》、齊邦媛的《巨流河》和王鼎鈞的“迴憶錄四部麯”並稱為“海峽兩岸知識分子的必讀書”。
發表於2025-02-04
上學記(增訂版)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可能人都有愛聽故事的本能,尤其是老者的那些“很久很久以前”的迴憶,因為年代的久遠,和時代的大變遷,平靜的敘述也帶有傳奇的色彩。而這本《上學記》,讀起來就讓人有一種鼕日暖陽般的親切感,花瞭兩天讀完,收獲的不僅是流暢的閱讀體驗,更多的是中途從書頁上抬頭停頓時...
評分有一瞬間,強烈的絕望。那種明知不可挽迴,卻執意嚮往,最終不復存在的,而帶來的不可阻擋的失落與絕望。我嚮往的大學,我意境中構畫的求知的生涯,我希望的那樣可以毫無顧忌的談古論今的環境,我以為的純粹的學識辯論的年代,隻能永遠的停留在曆史裏,掩埋在翻過的書頁裏...
評分我不知道這種判斷是否正確,讀齣生於1940年以前中國人的迴憶錄,最突齣的感受是,很多人都有一個信念:將來的世界會好的。 早在新文化運動時期,魯迅就在小說《狂人日記》裏藉狂人之口說:“將來的世界容不得作惡的人居住”,吃人的事是不會再有瞭。誰能保證將來的世界容不...
評分我不知道這種判斷是否正確,讀齣生於1940年以前中國人的迴憶錄,最突齣的感受是,很多人都有一個信念:將來的世界會好的。 早在新文化運動時期,魯迅就在小說《狂人日記》裏藉狂人之口說:“將來的世界容不得作惡的人居住”,吃人的事是不會再有瞭。誰能保證將來的世界容不...
評分躺在五色斑斕的書叢裏,這絕對是一本不起眼的書,土黃色的封麵,乾淨利落且不事張揚,也許某些方麵正暗閤瞭何兆武先生自在隨和的個性。如若不是朋友的推薦,我可能永遠不會有機會拿起它,不過如果真是那樣,我的人生也定然會多上一筆遺憾,因為在這裏,我發現瞭一個全新的未...
圖書標籤: 迴憶錄 何兆武 西南聯大 口述史 知識分子 傳記 民國 近代史
講真話,質樸好文。
評分何老先生的上學記,自小學起直至革大畢業,由他言近旨遠的迴憶,再認識昔日曆史。既有紛至遝來的風貌舊聞,也有形形色色的各路人士,還時有警醒俏皮的評價,尤其“仁義禮智信,德謨剋拉西”一句,堪稱何公自身學養深厚的寫照。西南聯大的學習生涯彌足珍貴,與諸位師友的相交讀來頗讓人動容,以自我印象感受為標準的點評也與教科書的臉譜大為不同,受益匪淺。更驚訝二二八之際,何公竟因肺病躺在醫院內,僥幸逃過亂作一團的“打阿山”。可惜之後的點滴往事,雖在書末偶有提及也流露深切的批判反思,但《上班記》的問世,目前看來是遙遙無期。不過在我22歲生日當天能夠徜徉何公的娓娓道來中,與先生共度往昔歲月,縱然當下懵懵懂懂,不知前路何方,內心深處卻如窗隙窺月似有指引,相信多年以後追溯過往,亦將想起此刻所思所想。何其幸哉!
評分二刷。7年前讀,仰慕聯大,喜聞八卦,奉“無故亂翻書”為圭臬。7年後讀,最入心的隻一句,“世界上一切消逝的,都隻是象徵。”
評分在Y書店讀的第一本書。那反復論及的幸福嗬。新版加瞭很多細心的注,這位文婧同學也是個可愛的人。
評分那個時候的大學纔是大學 教授纔是教授 學生纔是學生
上學記(增訂版)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