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傢範 1938年生,江蘇昆山人。華東師範大學曆史係終身教授,華東師範大學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研究員,上海文史研究館館員,2018年獲上海市第十四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奬之學術貢獻奬。
1957年夏鞦之交,投考華東師大,從此定居麗娃園。自1962年起執教中國通史,持續四十六年。長期從事中國古代史教學與研究,主攻中國社會經濟史,側重明清時段與江南地區,於史學認識論與方法論也多有探索。著有《中國曆史通論》《百年顛沛與韆年往復》《史傢與史學》《漂泊航程:曆史長河中的明清之旅》《明清江南史叢稿》等,另有《中國封建社會農業經濟結構試析》《明清江南市鎮結構及其曆史價值初探》《中國社會史學科建設芻議》《當代新儒傢價值定位》等論文百餘篇。
《中國曆史通論》是王傢範先生的經典之作,以他執教“中國通史”課程的講義為基礎寫就,討論範圍覆蓋直到今天為止的全部中國曆史,既勾勒輪廓、闡釋整體,也包含對百年來“傳統”嚮“現代”轉型的“中國情結”的特殊關注。王傢範從通貫和整體詮釋的角度,對曆史中的重大問題做齣個性化解讀,進而揭示中國曆史變遷的內在脈絡,呈現自己所理解的“中國通史”。
全書分前編、後編、續編三部分。前編圍繞中國曆史發展的基本特徵和演進脈絡,進行縱橫交錯的專題探討;後編意在迴顧和反思“通史”撰寫的百年經曆;續編收入初版後十年所寫相關文章,如《閱讀曆史:前現代、現代與後現代》《明清易代的偶然性與必然性》等。
發表於2025-02-16
中國曆史通論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學習曆史的方法有很多種,以時間脈絡治史,以門類專題治史,但長期以來關於中國通史的教學之道難有突破性進展,華東師範大學的王傢範先生潛心二十年研究通史之法寫就《中國曆史通論》一書。 關於中國通史中“通”這一概念,王國維先生最先提齣:“上焉者意與境...
評分曆史是口老井,每一代人從中打齣的水均有不同,每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史學。王先生幾十年如一日的大學通史課程教學積纍與江南社會經濟史的卓越研究,使這部通論曆史是那麼的不同凡響,像是一瓶老酒,甘醇彌香,迴味無窮。 這本是開授給碩士一年級的“中國曆史通論”課程,這...
評分這本書,上大學的時候,隻翻過緒言,可能當時心不靜,礙於其難,就又放下瞭。誰料,再藉的時候,數次都顯示在藉中,網上也很快脫銷,孔夫子也倍溢其價,這一下子就拖到瞭現在。拖到瞭三聯重新齣瞭增訂本,然後迫不及待趕緊入手。限於自身的愚鈍,對於這部有料(也有厚度)的書...
評分這本書,上大學的時候,隻翻過緒言,可能當時心不靜,礙於其難,就又放下瞭。誰料,再藉的時候,數次都顯示在藉中,網上也很快脫銷,孔夫子也倍溢其價,這一下子就拖到瞭現在。拖到瞭三聯重新齣瞭增訂本,然後迫不及待趕緊入手。限於自身的愚鈍,對於這部有料(也有厚度)的書...
評分王傢範爺爺一再說,六十以前寫不齣好書。(當年章門高弟黃侃就說五十之前不著書,結果:黃季剛,1886-1935。可見這類話,是要窺得幾許天命之人纔敢說的。)到六十二歲上,王爺爺拿齣瞭這本《中國曆史通論》,果然是齣手不凡。 揭示中國曆史特性,大抵不離兩大闆塊,一...
圖書標籤: 王傢範 曆史 中國曆史 中國史 中國曆史通論 通史 社會史 中國史
後編差。僅是對痛的反應的話,還遠遠不夠。
評分老先生大概是大陸三零一代學人中少有的能在所謂馬剋思主義史學之外講點其他理論的學人。但懂的可能也有限,理由是書中討論農民有沒有經濟理性時,居然沒提到那時大熱,與之相反的斯科特的“道德經濟”。印象比較深的是以古代中國有沒有私有製質疑秦暉“大共同體壓製小共同體”。
評分前半部收獲很多,後半部看的有些囫圇吞棗。作者認為通史應以富有個性色彩為佳,否則將變成知識點之間缺乏聯係的展覽,不具有啓發性,並舉例呂著通史以製度變遷為脈,體現冷峻的社會進化論思想;錢穆國史大綱以文化命脈為主綫,以本位文化與“中國曆史生命精神”擅勝,二者各自成派。對黃仁宇的“數目字管理”也闡述得更具體,以及對課本上“明清資本主義萌芽”的認知進行顛覆(黃仁宇、餘英時、布羅代爾)
評分“史傢假若沒有瞭對人類命運的根本關懷,沒有瞭對人性的深刻反省,我們是不是很容易被曆史的沉重拖到海底,再浮不到海麵上,嚮世人說清楚:大海的故事究竟精彩在哪裏?”
評分前半部收獲很多,後半部看的有些囫圇吞棗。作者認為通史應以富有個性色彩為佳,否則將變成知識點之間缺乏聯係的展覽,不具有啓發性,並舉例呂著通史以製度變遷為脈,體現冷峻的社會進化論思想;錢穆國史大綱以文化命脈為主綫,以本位文化與“中國曆史生命精神”擅勝,二者各自成派。對黃仁宇的“數目字管理”也闡述得更具體,以及對課本上“明清資本主義萌芽”的認知進行顛覆(黃仁宇、餘英時、布羅代爾)
中國曆史通論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