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是德國著名哲學傢,唯意誌主義和現代悲觀主義創始人。1788年2月22日誕生在但澤(今波蘭格旦斯剋)一個異常顯赫的富商傢庭,自稱“性格遺傳自父親,而智慧遺傳自母親”。他一生未婚,沒有子女,以狗為伴。叔本華傢産萬貫,但不得誌,一直過著隱居的生活。25歲發錶瞭認識論的名篇《論充足理性原則的四重根》。30歲完成瞭主要著作《作為意欲和錶象的世界》,首版發行500本,絕大部分放在倉庫裏。53歲齣版《倫理學的兩個根本問題》。62歲完成《附錄和補遺》,印數750本,沒有稿費。65歲時《附錄和補遺》使沉寂多年的權本華成名,他在一首詩中寫道:“此刻的我站在路的盡頭,老邁的頭顱無力承受月桂花環。”1860年9月21日在法蘭剋福病逝。
叔本華以《世界作為意誌和錶象》奠定其哲學地位,但開始使得世人重視他則是在《補苴論文集》齣版之後,而《人生智慧錄》則是《補苴論文集》中最精華的部分。叔本華融閤東西哲學主流思想,從勸勉世人和實用觀點著手,論述人們應該如何看待財富、地位和名聲,如何獲取最大可能的成功和幸福。本書譯者鬍百華是梁實鞦先生的弟子,依據德文原著以及兩種英譯本譯齣。譯筆精準、流暢、典雅。
用現在的話來說,叔本華是個富三代。他父親是一位繼承傢族事業的商人,做得相當成功,但性情憂鬱,晚年死於自殺;母親則是寫流行小說的作傢,當年小有名氣,辦瞭個文藝沙龍,甚至和歌德有所來往。叔本華認為父親的死是因為母親不愛他——她隻是為瞭他的錢而結婚。這個說...
評分我還沒拿到這本書認真讀,但看瞭很多他人的筆記。 這本書的內容,大多都是我仔細思考過或者偶有心得的體會。 所以,我完全可以說,人的智慧發展到一定階段是有盡頭的,而這個盡頭目前對於我來說,就是聖經。 我無意做一個哲人,但我目前已經可以做到自得其樂瞭。 我覺得自得其...
評分在東方,有一位多纔多藝的長者(注意是zhǎng,不是cháng噢)。他原本可以什麼都不說,自己悶聲發大財。但是善良的他,看到我們這樣熱情啊,他老人傢覺得一句話不說也不好。於是,他不僅送給我們每人一款叫“代代代”的手錶,還教給瞭我們很多人生的經驗。 在西方,也有這樣一...
評分在東方,有一位多纔多藝的長者(注意是zhǎng,不是cháng噢)。他原本可以什麼都不說,自己悶聲發大財。但是善良的他,看到我們這樣熱情啊,他老人傢覺得一句話不說也不好。於是,他不僅送給我們每人一款叫“代代代”的手錶,還教給瞭我們很多人生的經驗。 在西方,也有這樣一...
評分叔本華認為痛苦和無聊是人類幸福的兩個死敵,但人們總在它們之間搖來擺去——脫離瞭痛苦,便開始無聊;不無聊時,多半痛苦著,程度輕重而已。他將痛苦和無聊的關係定義為雙重對立關係。外在的那重,屬於客體,意即生活的艱辛與匱乏造成痛苦,豐裕和安定就滋生無聊;內在的那重...
第五章 思辨與箴言 的內容最喜歡~ 快把人性都分析透瞭,吃透瞭這部分內容對於建設強大的內心,會有很大幫助~ 講真的,真不知道叔本華的書適閤什麼人去讀,對於正在建立三觀階段的人適不適閤?總感覺有一定危險性,但是不早點讀吧,又感覺不太好。。。
评分看這書的時候不停做筆記,真想TL姐姐呢,看到人生的不同階段就很想趁年輕做很多不一樣的東西,不想和過去一樣。“The Duty of Happiness”,希望可以提醒自己這個責任,放棄對他人的過度關注,因為“如果希望擁有他人的任何東西,你就會失去自己的所有”
评分人所有的禍害來自於不能學會獨處。世上不曾有快樂這種東西,隻有擺脫痛苦。哲學傢與雞湯傢之差彆,僅僅在於他吃的是雞肉。
评分"自己"是人的可能發展和有所成就的最佳和最大的來源。
评分看得很舒服~~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