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者:
阿尔贝•加缪(Albert Camus,1913-1960),法国小说家、哲学家、戏剧家、评论家,“荒诞哲学”的代表,存在主义文学大师。1913年出生于阿尔及利亚蒙多维城,高扬的人道主义精神使他被成为“年轻一代的良心”。他于195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60年不幸遭遇车祸英年早逝,年仅47岁。
关于译者
李玉民,我国著名翻译家,从事法国文学翻译已有30年,译著60余种,译文超过2000万字,其中半数作品是国内首译。其“译文洒脱,属于傅雷先生的那个传统”(柳鸣九语),译序也多个人感悟,亲切新颖,不落俗套,成为译作的一道风景。主要译著:小说有雨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巴尔扎克《幽谷百合》,大仲马《三个火枪手》《基督山恩仇记》,莫泊桑《一生》《漂亮朋友》、《羊脂球》等;戏剧有《缪塞戏剧选》《加缪全集•戏剧卷》等;诗歌有《艾吕雅诗选》,阿波利奈尔《烧酒集》《图画诗集》等。
生长于阿尔及利亚贫民窟的雅克•科尔梅里四十岁时已功成名就,应母亲之命寻觅死于战争的父亲的坟墓,并走访了曾经与父亲有过接触的人,然而谁也不可能给他提供完整的信息,父亲早已被遗忘。雅克对那个曾经是自己父亲的男人仍然一无所知,却在这次寻根过程中,找回了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童年生活的艰辛与欢乐如一幕幕影像扑面而来。雅克终于明白,那片曾滋养自己的土地,那土地上的人们,为着贫困的原因,终将湮没在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的无名无姓之中,“这里每个都是第一人”。
本书是加缪猝逝时世人在他挎包里发现的未完成稿,不同于其创作第一阶段的“荒诞”主题和第二阶段的“反抗”主题,这个时期的加缪经历了盛名之后的莫大挫折,以全新的姿态回归本真,以期接近艺术的真谛。
#阅读打卡#《第一个人》加缪 计划阅读240min,实际阅读152min,完成100% 摘录: 两个狼吞虎咽、混杂泛读的孩子好书坏书一齐吞下,毫不担心能否记住,的确,他们几乎一点也记不住。不过,经过了几个星期,几个月,几年的阅读,一种奇特而强烈的激情使一个充满影像及记忆的世界...
评分分了三次,在书店读完。开始实习后就戒掉了午觉,然后每天什么时候犯困都不奇怪了,最后一次看的时候是真的没怎么看进去的。然而在回家的公交上却闻到了阿尔及利亚阳光的味道,突然明白了为何之前评分很高的通俗易懂的小说我只打了3颗星,我爱的是这样的文学,无关难易,是不拘...
评分读未完成作品总是让人心中充满遗憾的,而这种遗憾是永远不能挽回,我永远也不能读到雅克的青少年,成年的故事了。而这本书本应成为一本杰作的,可惜啊!上次有相同感触是在读老舍的《正红旗下》。 也因为是未完成作品,可以看到作者的写作构思,因知道这本书是自传式小说,从中...
评分在四星和五星之间徘徊,最后给了五星,因为这是让我倍感亲切的一本书。 《第一人》是加缪生前写的最后一本书,因他的意外去世而变为残稿,在此书中,他追溯自己的童年生活,并展现了他对于生活的热爱。 像我这样的人读起他的故事,能感觉到一种亲切感。雅克在贫苦生活中长大却...
评分在四星和五星之间徘徊,最后给了五星,因为这是让我倍感亲切的一本书。 《第一人》是加缪生前写的最后一本书,因他的意外去世而变为残稿,在此书中,他追溯自己的童年生活,并展现了他对于生活的热爱。 像我这样的人读起他的故事,能感觉到一种亲切感。雅克在贫苦生活中长大却...
读的吉林大学出版社版本,没找到
评分误打误撞读的第一本加缪竟然是他的最后一本……以前有位写作老师说:作家其实一生都在写他的童年。而加缪的童年虽与厚重的历史有关,却是一种隐秘的甜蜜;我想我以后一定会再读,捧起这些细节,就可以躲进一个安全的回忆避难所。另,书中某几个血腥场景的描述有点过于冷静了,没想到你是这样的加缪……
评分想一读再读
评分感人,尤其母控部分,哭了
评分很乱,完全没有感受到温暖的童年故事,反而觉得沉闷,痛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