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云翔,1954年生,师从著名学者张光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文化人类学教授。著有《礼物的流动》、《私人生活的变革》《中国社会的个体化》等著作。其中,《私人生活的变革》曾获美国亚洲学会列文森奖。
李放春(译者),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学术副院长。北京大学社会学学士、硕士,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历史学博士。
刘瑜(译者),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政治学系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学士、硕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
发表于2024-11-24
礼物的流动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我观察过周围的很多中国人,学问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读书多的人经常会被贴上一个标签,叫“书呆子”,或者经常会被调侃“书读傻了”。我想这大概是基于这些人对学问的一种功利的看法,在很多中国人的价值标准里,干能产生地位或者经济利益的事情才是正确的。所...
评分????????书中结论篇标题 首先很佩服阎老师能够把融于日常生活中细碎的礼物交换整理归纳成文,包括了重要生命庆典的送礼、过节的礼钱、日常拜访的小礼等,几乎涵盖了他那个时代所有的礼物交换,无论是实物还是金钱。 然后他又从社会的各个方面去分析产生这些礼物交换的原因,人...
评分 评分礼物是什么 礼物,是人们之间交流感情的重要媒介。例如为了表达友情、爱情、亲情,是人情礼物;为了委托别人办事,是关系礼物;也可以是表达一种仪式感、礼仪感,是场合礼物。 一、送礼的分类 本书一开始,是为了完成博士论文的目的,而且是用英文完成,因此一般的读者可能不好...
评分图书标签: 社会学 人类学 阎云翔 乡土中国 中国 民族志 礼物的流动 社會學
天上下雨地上滑,
各人摔倒各人爬。
亲戚朋友扶一把,
酒换酒来茶换茶。
美国亚洲学会列文森奖得主 文化人类学教授 阎云翔 成名之作
生育、婚礼、拜寿、丧礼;定情、求助、付酬、拍马
世界上所有的社会都逃不开礼物交换。
从每个家庭都有的“礼单”出发,
一路洞察“人情”与“面子”,处于关系网络中的中国社会。
----------------------------------------------------------------------------------
《礼物的流动》是阎云翔根据其博士论文而改写的专著,主要关注了人类学领域中一个十分经典的研究问题,即礼物交换。作者在黑龙江省一个农村生活了七年,并为撰写本书又两度回访。通过参与观察、深描等人类学方法,关注村民在日常生活中的礼物交换及其文化意义。阎云翔在更新了传统人类学关于该问题的经典解释理论的同时,也揭示了中国传统社会中“非制度化”的特点,并探讨了农村社会的社会结构。
与《私人生活的变革》是相同的背景,讨论婚姻的那一章还有部分重合。两本书的写法非常不同:《私人》更偏向叙事,把个人的理解融入故事当中;《礼物》更侧重学理,有很多图表、数据和专有名词,因此不太好读。但是读起来仍然很有收获。闫云翔把礼物分为“表达性馈赠”和“工具性馈赠”两种,囊括了所有我能够想到的礼物形式,比如亲属之间的赠礼、朋友之间的赠礼、上下级之间的赠礼,它们存在不同的情感基础、权力等级、社会关系,因此有非常大的不同。闫云翔的田野调查,对原有的人类学某些理论提出了质疑,有较强的学术价值,但结论中社会主义对礼物关系的塑造,似乎不太有说服力。书中提到的下岬村的多种礼物形式,我在农村也深有体会;之前一直都不以为然,因此阅读的时候目瞪口呆。
评分博士论文初心是想说,人和人建立关系的本质是人情往来,用了一套科学心理学的话语。博士毕业以后才读这本著作,不仅是获益匪浅,更是亲切备至。而我的那点初心,又何尝不是来源于自己在另一个中国村庄耳濡目染的成长经历呢
评分写的比费老的《江村经济》好,但结论似乎不如之后的《私人生活》有意思。装帧设计非常好看,可惜编辑的校对功夫也非常糟糕,129页的表格中有错别字,183页的表格中箭头方向错误,另外还有几处可能是译者输入出错的非常简单的病句,扣一星。
评分阎云翔的博士论文,就阅读体验来说更喜欢《私人生活的变革》,但反而当作建国后史料看倒是有意思的。
评分农村的礼物怎么在人际网络中流动?同阶层是双向流动,不同阶层主要是下层向上层单向流动,礼物向上层汇聚。书中展示并分析了中国农村社会中礼物的流动与其它类型社会的不同之处,还探讨了人情伦理、社会网络结构、社会等级、政治经济转型等因素之间的关系。书中故事真实而精彩,读完除了对中国社会更了解以外,还对建国、改开对中国的深刻巨变有了不一样的认识,心有戚戚。本书也改变了我对人情关系的一惯看法。
礼物的流动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