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荫麟生前对于《中国史纲》的宋史部分已有写作规划,即:一、宋朝的开国和开国规模;二、北宋的外患与变法;三、宋代的文学与思想;四、女真的兴起与宋金的和战;五、蒙古的兴起与金宋的覆灭。但写作未半,即已去世。本书以张氏拟定章题为纲,收录已成文的第一章、第二章及中辍的第三章第一节全部内容,并将张氏所撰论文中与各章主题相关者择要选编,附于各章之后,以便读者加深对宋代历史和张荫麟史学成就的理解与认识。
张荫麟(1905—1942),号素痴,广东东莞人。现代著名历史学家。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赴美国斯坦福大学攻读西洋哲学史和社会学。1934年回国后,任清华大学历史、哲学两系讲师,同时兼授北京大学历史、哲学课程。1935年,应约编纂高中历史教材,即《中国史纲》。抗战爆发后,曾在长沙临时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任教,1940年转任浙江大学教授,1942年病逝于遵义,年仅37岁。张荫麟博学多闻,在史学、哲学、社会学等领域都有所成就,能将各领域的知识融会贯通,每能自出新解,被同时代学者誉为“史学天才”。
小时候看古装剧,最喜欢的是以唐朝为历史背景的电视剧。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一个朝代,有多少瞧不够逸闻趣事,又有多少写不尽的繁华故事。 长大后无意中听到有学者抛出这样一条理论。说宋朝其实才是中国文化的鼎峰时代,是最适合文人士大夫生活的时代。 初看这条理论心...
评分希望与失望仅一字之差,其结局却有天壤之别;短暂与恒久并不仅体现在物质形体,更多的是精神内涵,张荫麟先生虽英年早逝,但其人生精华尽在这部《两宋史纲》展露无疑。为了所爱的历史,在追寻真相的征途中虽艰苦也是幸福的吧。 读张荫麟先生的《两宋史纲》,会深刻体味到人事之...
评分如果有人问我,最想生活在哪个朝代?一定是两宋。原因不唯是羡慕苏东坡襟怀岁月、潇洒自如,欣赏宋徽宗赵佶的书画风流,他那一笔飘逸洒脱的瘦金体令人叹为观止,他的绘画同样从容不迫,气度不凡。更不必说吟出“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柳三变,唱下“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
评分如果有人问我,最想生活在哪个朝代?一定是两宋。原因不唯是羡慕苏东坡襟怀岁月、潇洒自如,欣赏宋徽宗赵佶的书画风流,他那一笔飘逸洒脱的瘦金体令人叹为观止,他的绘画同样从容不迫,气度不凡。更不必说吟出“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柳三变,唱下“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
评分张君才气过人,但通常这样的人活不长。果然,天不假寿,不足四十便去了。读的素痴的第一本书是《中国史纲》,号为中国史,不过写到汉朝,本为受聘编写的高中历史教材的一部分,未竟。但已显见其才学。 这本《两宋史纲》说来讨巧。《中国史纲》乃是素痴生前唯一一部著作,...
对于宋初的均富、南北差异以及不杀文官的负面影响等等,有了更深的了解。可惜是本残卷...
评分还不错的小书,可惜没写完。
评分查遗补缺,可惜作者英年早逝,是本残卷
评分这应该是一本史稿,许多论文凑集而成,笼统编上了系统性章节。大量文章都呈现出第一稿状态,即对历史材料进行梳理和排列,但并没来得及深入浅出,这种状态的文章对外行读者考验有点大。似乎和作者早逝有关,且待以后看作者另外的完成之作《中国史纲》。2019.6
评分没写完真是可惜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