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汎森,1958年生,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士,2004年当选台湾中研院院士。主要从事明清至中国近代的思想史、学术史等领域的研究。著有《章太炎的思想》《古史辨运动的兴起》《傅斯年:中国近代历史与政治中的个体生命》《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晚明清初思想十论》《近代中国的史家与史学》等书,均享有盛名。
发表于2025-02-02
权力的毛细管作用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1983年,严耕望提出了“史学四大家”的概念,到今天已经成为定论。这个提法认为,陈垣、吕思勉、陈寅恪和钱穆,代表了民国史学研究的最高成就。他们都出生于天翻地覆的19世纪末,既有旧学功底,又受新潮熏沐,各自卓然成家。但今天回头再看,除了钱穆以外,其他人门下,似乎都...
评分本文原载《中国文哲研究集刊》第44期,转自公号“博雅好书”。 很多年前,王汎森兄曾给过我一份长约百页的打印稿,讨论清代文献中的“自我压抑”现象。他那时在考虑是否将其完善出版,想了解我(作为读者)的看法。后来他渐多参与各类学术机构的“管理”,此书总未见出。故当我...
评分 评分不久前,学者陆扬在他的微博上调侃,当下的中古史研究中势力强大的是“拜物教”(material culture)、“多神教”(popular belief)与“刑侦验尸学”(the true story of X, Y, Z),“政治挂帅”(political history)则十分稀缺。我在转发之时加上了一些评论,大体是觉得在思想...
评分本书中最重的一篇文章是第八章,权力的毛细管作用在原文中是“故本文是在探讨官方在思想禁制方面的作为所形成的巨大压力,如何形成毛细管作用,深入到各处,以及权力在极小的范围,尤其是在无名的文人心中自行运作的实况。”也就是在压力下的自我压抑,并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原...
图书标签: 思想史 王汎森 历史 明清史 社会学 政治 政治学 社会史
《权力的毛细管作用》聚焦于明清嬗代之际的思想史和学术史。全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藉考察讲经会、省过会、日谱、人谱等面相,探讨明季清初道德意识的呈现方式及转化,和道德理想如何影响日常生活的实践,尝试联系“思想史”与“生活史”两个领域。第二部分则以康雍乾时期的文字狱、禁书及其在道咸以降的复出为切入点,展示在清代的政治压力下,权力如何像水分子般在毛细管作用的驱动下渗入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造成文化领域中无所不在的自我压抑和自我删节,在最微细、最日常、最私密的空间中也发挥了意想不到的力量。
这实际上是一部当代史,描述了当今的社会状况,也暗示了解决的可能性。日谱、人谱、修身日记展现出一种自上向下的权力施用景观,而毛细管、曾静案几篇文章,则以对立面的形式呈现出威权意识下弱者抵抗的手段及可能性。两种权力进展的路径共筑了我们对明末清初社会观念史丰富层级的认识。非常有启发。
评分之前曾读联经2013年版,大陆版是据联经2014年版,听说仅作常规编辑加工,改改错别字、标点之类。读来还是极受启发。虽是“思想史”,其实思想者无不与现实有关,书中所论种种思想变迁,说到底均是对社会及政治现实的反应。思想从来都有待阐释和重新阐释
评分王汎森的思想史著作,一直保持了较高的研究水准,无论是新的论题,还是做一些翻案的文章,总能找到新意。本书大体分为三部分,明末、清初和晚清,这也是王汎森积累功力最深的领域。晚明时期的文章,是将晚明士人讲学和日谱入手,从社会角度展开讨论。清初部分,则主要是从具体的政治案件入手,分析国家权力对于士人社会的控制。晚清部分则通过书籍的传播和记忆的恢复展开讨论。本书最精彩的文章,还是同名论文权力的毛细血管作用,写得格外的精彩。不过,我觉得王汎森受余英时影响,可能对于社会经济史关注不多,有些地方还是会显得隔膜。
评分看了序言、目录就没有看下去的欲望。
评分再刷一遍簡體版。《明夷待訪錄〈題辭〉中的十二運》一文登於八十四本第三分聯經版來不及收,這次也未增入。我來傳一個吧,微:aR3jTdiunKeL2
权力的毛细管作用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