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德萬(Hans Van De Ven)
劍橋大學東亞研究所中國現代史教授,其主要著作有《從朋友到同誌:中國共産黨的早期活動》《復興中的中國:蔣介石、戰爭與國民黨》等。
姚永超
上海海關學院副教授,研究主題為中國海關史和曆史經濟地理。2015年3-9月,英國倫敦大學霍洛威學院訪問學者。
蔡維屏
英國倫敦大學霍洛威學院高級講師,指導碩博士生。研究主題為海關史、郵政史,以及印刷業傳播史。
近代中國海關始於太平天國運動(1850-1864)期間,1949年共産黨在中國贏得政權後未幾結束。一個世紀中,它的身影不僅齣現在中國的內陸腹地,還齣現在遠在西北的烏魯木齊,甚至是西南的喜馬拉雅山。
無論沿海,還是內陸,海關對於中國而言都是一個重要機構,也是weiyi一個未有中斷且勢力幾乎可達全中國的機構。
近代海關之所以重要,在於它所提供的監管加速瞭中國的國際貿易,以及支持瞭涵括中國、歐洲、亞洲和美國在內的跨國人際網絡。它不但支持中國以平等的民族國傢身份加入到新的外交體係,同時促進中國與國際組織間的閤作,打造國際慣例,譬如航海公約。海關職員在私人閑暇時,是收集者、翻譯者、語言學傢和學者,通過他們的活動,使中國在國際文化和學術組織中占有一席之地。
從晚清到北洋,再到抗日戰爭乃至國共內戰,海關的曆史可以看作是整個中國近代史的縮影,並且觸及許多麵嚮,進而影響瞭許多重大的曆史事件,如,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和國民黨的崛起,以及抗日戰爭等。海關同時也從根本上形塑瞭這一時期統治中國各個政權的形態。
發表於2025-02-02
潮來潮去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佇立街角、油漆斑駁的綠色郵筒,是中國幾代人的共同記憶。我們將平郵或明信片黏上郵票,投入其中,卻不會費心去想顔色的含義。與英國、日本等國通用的紅色郵筒不同,早在大清郵政時代,中國郵筒就已經是這種形製和顔色瞭。中國現代郵政發軔於1897年,在海關總稅務司赫德(Rober...
評分中學曆史課本中的內容仍記憶猶新,課本中附瞭一張赫德的照片,標注為英國人赫德(中國海關總稅務司),高中曆史老師評價為:“第二次鴉片戰爭後,英國人赫德成為中國海關的實際領導者,海關是國傢行使主權的重要象徵,而赫德成為中國海關的領導者,說明中國的主權進一步喪失,...
評分作者:潘文捷 “我們不僅要控製,還要指引中國政府。它現在還不能獨立行走,多年之後纔行。”1862年,時任中國海關總稅務司的李泰國(Horatio Lay)在給後來接替他齣任總稅務司的英國人赫德(Robert Hart)的信中這樣寫道。當時,李泰國正按照“直接在我控製之下”的原則,積極...
評分《潮來潮去——海關與中國現代性的全球起源》一書讀完,掩捲長思,韆言萬語,湧上心頭,不知從何說起。這本書,是劍橋大學東亞研究所中國現代史教授方德萬(Hans van de Ven)的一本力作,是他在中國第二曆史檔案館做有關中國軍事曆史的研究時,偶然整理的的一批55000捲海關總...
圖書標籤: 曆史 中國近代史 海外中國研究 海關 近代史 海關史 方德萬 社會學
方德萬在是書中所提齣的frontier regime之概念相當有意思。在某種程度上,海關在近代中國的地位便是徘徊於regime of frontier與regime in frontier之間。作為regime of frontier,海關的齣現為中國帶來瞭一套現代化的管理技術;而作為regime in frontier,海關又是各帝國在華的觸角,侵蝕著中國政府的自主性。如何評價海關由此成為中國近代史敘事中的一個關節性問題。潮來潮去,外灘海關大樓的鍾聲變瞭又變,真有如曆史的低語。
評分按需。
評分按需。
評分晚清的開放程度真是夠勁兒,內外挨揍還能撐成那樣不易瞭。這麼個情況下成立的洋人掌門的海關,迴頭看也不錯瞭,客觀上來說貢獻不小,不能偏聽民族主義鼓噪的那一套,這類曆史書還是得多看看外人寫的東西
評分海關是一個混閤的官僚機構,通過內部信息流動,清晰的權力等級,嚴格的紀律和會計方法以及服務理念組閤起來,並且吸收瞭中國曆史上管理海洋貿易舉措的方法. 海關對其自身有相當的自覺,它堅信自身肩負著曆史重任. 一部中國海關史, 多著墨於帝國主義控盤的赫德時代.當時大清沒有關稅自主權,彆國對進口能徵15%以上的關稅,清末民初中國進口關稅隻能徵到5%,間接導緻本土工業化被窒息,而關稅基本用於擔保對外賠償,偶有例外:左宗棠平定西部的軍費,就是靠海關擔保纔籌集.
潮來潮去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