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Irène Némirovsky,1903—1942),一九○三年出生于乌克兰基辅的一个犹太银行家家庭,“十月革命”后随家人移居巴黎,入读索邦大学。一九二九年,凭借处女作小说《大卫•格德尔》迎来文学上的成功,并就此活跃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巴黎文坛。由于其犹太人身份,尽管她于一九三九年皈依天主教,仍无法获得法国国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巴黎大逃亡之后,她躲避在法国东部一个小镇内,后遭法国宪兵逮捕,于一九四二年八月十七日被杀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
二○○四年,内米洛夫斯基的长女将母亲遗物中找到的未完成小说《法兰西组曲》整理出版,获得当年度法国雷诺多文学奖,这是该奖历史上第一次颁给一位去世作家。
发表于2025-04-02
星期天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内米洛夫斯基写的是细腻的心理小说,但是这种细腻不是温情的,而是一种不形于色的锋利。她1903年生于乌克兰一位富有的犹太银行家家庭,十月革命发生,全家被迫逃亡法国。根据其小说中透露出来的母女关系,以及动乱年代的家庭骤变,使人不难想像她这种冷淡的、不露声色的表达方...
评分内米洛夫斯基写的是细腻的心理小说,但是这种细腻不是温情的,而是一种不形于色的锋利。她1903年生于乌克兰一位富有的犹太银行家家庭,十月革命发生,全家被迫逃亡法国。根据其小说中透露出来的母女关系,以及动乱年代的家庭骤变,使人不难想像她这种冷淡的、不露声色的表达方...
评分读内米洛夫斯基总让我想起一个人——张爱玲。内米洛夫斯基笔下女性的细腻敏感,俨俨然如张爱玲那一袭华美的袍子。只是相比张爱玲站在高楼阳台上,远观城市的喧嚣,内米洛夫斯基多了一份大时代背景下切身的惊惶与伤痛。毕竟,这个犹太女人三十九岁时就死于纳粹集中营,美丽的灵...
评分处女作《大卫•格德尔》的问世让内米洛夫斯基在初入文坛之时即获得了成功和认可,这位才华横溢的女作家终究由于战乱、种族迫害的问题被埋藏了半个世纪之久,直到本世纪初《法兰西组曲》的出版才让她重新回到读者的视野之中。如果说《法兰西组曲》代表了作家人生最后时光...
评分她笔下的世界,骨子里是封闭的,冷峻的,克制的,在一种奢侈的氛围中却有有一种偏执与极深的悲哀,好像那些人像是玩具一样,那些美丽的男人和女人,就像一些假人,没有生命似的。按照一定的情节做事,可他们却是漠然的,漠然的生,漠然的爱,漠然的毁灭。在一个古老的世界的...
图书标签: 短经典 法国文学 短经典精选 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 短篇集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已购 小说
★★《法兰西组曲》作者、传奇犹太女作家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写给未来世代的文学见证
《星期天》首次出版于二○○○年,共收入犹太女作家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的十五篇短篇作品,其最早一篇创作于一九三四年,最晚一篇写成于一九四二年初——同年七月,内米洛夫斯基被捕,一个月后死于奥斯维辛集中营。从战前巴黎家庭的起居室到战时法国男男女女的生活,从塞林格式的残忍小事到一九四○年的大溃败,借助“短篇小说”这一形式,内米洛夫斯基勇敢而敏锐地记录下了时代变局中社会与人心的裂隙。
▶劳拉•阿德莱尔(法国作家):内米洛夫斯基是懂得如何把灵魂的撕扯和自我的分裂描绘出来的二十世纪作家。我们永远都不是我们自己,我们整个的存在历程就是试图把分裂的自我整合起来。在这个无边无际的迷宫里,写作试图辟出一条认清自我、平息痛苦的道路。
▶法国《观点》杂志:很少有书像《星期天》意义昂扎根于那个时代(1934—1942),其中的十五个短篇小说,从塞林格式的残忍小事到一九四○年的大崩溃,再现了历史的轮廓和细节。
▶美国《波士顿环球报》:内米洛夫斯基的短篇小说,和她的长篇小说一样,明显受到了巴尔扎克、福楼拜和托尔斯泰的影响……她对法国社会的犀利观察和对战争围困中的法国的再现,是毫不夸张的。
值得细品,值得深思......
评分笔触细腻、故事残忍。看有人形容作者是女版毛姆,可!
评分“星期天”,“幸福的堤岸”。20岁,她为什么才20岁呀,多么幸福,有炽热的爱情,受等待的折磨。我也曾经是20岁。
评分太喜欢了
评分极具魅力而又冷峻的文字诉说着孤独和生离死别。
星期天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