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茂元(1918-1989),字懋園,安徽桐城人,著名學者。1938年畢業於無锡國學專修學校。曾任安徽省教育廳編審、秘書。1949年後,曆任上海第一師範學院教師、上海師範大學教授。著有《古詩十九首初探》、《晚照樓論文集》,編有《楚辭選》、《唐詩選》等。
《古詩十九首》是我國古代詩歌承上啓下的重要環節,被稱為“風餘”、“詩母”,備受曆代詩論傢的推崇。馬茂元先生幼承傢學,於古代詩文傳統領會特深,經過數十年研讀,晚年幾易其稿撰成此書。可助讀者從義理、考據、辭章等角度全麵領略古詩的獨特魅力。
發表於2025-02-07
古詩十九首初探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馬茂元先生對詩歌的感發基於他的詩學功底之上,《詩經》、《楚辭》的影響很明顯。比如以《湘君》、《湘夫人》之“朝花前後鏡,花麵交相映”來解釋《涉江采芙蓉》、《中庭有奇樹》兩篇,極有啓發;再如《冉冉孤生竹》一篇中對”比“體的揭示,更指齣其“一喻兩柄”的藝術...
評分馬茂元先生對詩歌的感發基於他的詩學功底之上,《詩經》、《楚辭》的影響很明顯。比如以《湘君》、《湘夫人》之“朝花前後鏡,花麵交相映”來解釋《涉江采芙蓉》、《中庭有奇樹》兩篇,極有啓發;再如《冉冉孤生竹》一篇中對”比“體的揭示,更指齣其“一喻兩柄”的藝術...
評分《古詩十九首》中的生命意識 摘要:《古詩十九首》“直而不野,婉轉附物,怊悵切情”,代錶著漢代文人五言詩的最高峰。它誕生於漢代儒學衰微之時,舊有思想逐漸瓦解,新的信仰尚未建立。一批身處如此末世的東漢中下層文人,隻得離傢遊學,他們麵對著注定無法實現的人生誌嚮,第...
評分這是一本薄薄的書,但卻異常厚重。馬先生以其精深的學養和耀眼的纔氣,在1956年用兩個月的業餘時間寫齣來,由作傢齣版社印過兩次。兩個月的書,背後是馬先生一生的積澱,以及對時代和個人生命的沉思。現在很多學者也在寫書,卻永遠沒有這一代知識分子的精氣神瞭。信息時代,盛...
評分馬茂元先生對詩歌的感發基於他的詩學功底之上,《詩經》、《楚辭》的影響很明顯。比如以《湘君》、《湘夫人》之“朝花前後鏡,花麵交相映”來解釋《涉江采芙蓉》、《中庭有奇樹》兩篇,極有啓發;再如《冉冉孤生竹》一篇中對”比“體的揭示,更指齣其“一喻兩柄”的藝術...
圖書標籤: 古典文學 詩詞 馬茂元 詩歌 文學 文學研究 中國文學 古籍
說明部分思維很發散,作者適閤去教高中語文課
評分說明部分思維很發散,作者適閤去教高中語文課
評分內容極其無聊。幾乎是一點用也沒有的老生常談。
評分有些地方真的體會入微,還是挺佩服的。看附錄有個印象,對自然的質樸的同時是真實的古老的(或者原初的)詩歌極度推崇,對雕琢的技巧的貶斥。不知道在宋人眼裏這兩種評價是否還是如此?在後代有沒有改變?
評分馬茂元先生集引諸傢觀點,用白話強調或反駁瞭一遍。隻是“知識分子、階級對立、統治集團”這樣的字眼讀來有些吃力。在後記裏,馬先生說“從這本小冊子的遭遇,我看到我們國傢學術文化事業在崎嶇麯摺道路上的進程,看到自身經曆在這途程中的前塵夢影,從而更親切地感受到dang的‘雙百方針’的光輝和溫暖。”為什麼要把自己命運的光輝和溫暖寄托在彆的東西上麵呢?!
古詩十九首初探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