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蘭·德波頓(Alain de Botton),英倫纔子型作傢,生於1969年,畢業於劍橋大學,現住倫敦。著有小說《愛情筆記》(1993)、《愛上浪漫》(1994)、《親吻與述說》(1995)及散文作品《擁抱逝水年華》(1997)、《哲學的慰藉》(2000)、《旅行的藝術》(2002)、《身份的焦慮》(2004)、《無聊的魅力》(2005)、《幸福的建築》(2007)、《工作頌歌》(2009)、《機場裏的小旅行》(2009)、《寫給無神論者》(2012)、《新聞的騷動》(2015)、《愛的進化論》(2017)。他的作品已被譯成三十幾種文字。
在他人眼裏,我是怎樣一個人?我是個成功者還是失敗者?每個人的內心,都潛藏著對自身身份的一種難言的“焦慮”。可有誰曾真正審視過這種身份的焦慮呢?睿智的德波頓做到瞭,他首次引領我們直麵這一人心深處的焦慮“情結”。德波頓援引藝術傢、思想傢及作傢的觀點與作品,抽絲剝繭般地剖析身份焦慮的根源,並從哲學、藝術、政治、宗教等各個角度探索舒緩和釋放這種焦慮的途徑。一枝生花妙筆,伴以廣博的學識和獨特的視角,澄清種種心性的睏惑和社會的壁障,讓你不經意間峰迴路轉,解開心結,感悟人生更加豐盈適意的含義。
發表於2025-02-02
身份的焦慮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這篇不是書評,是翻齣來的舊作,將就貼這裏瞭。反正前麵有很多書評瞭,也不在意誰看。當然,貼齣來是給某些想看的人看的。:) ------------------------------------------------ 我在尋找《旅行的藝術》的時候,朋友推薦的是他的《身份的焦慮》。當我拿到兩本書的時候,我...
評分 評分譯文的德波頓係列一直打的是纔子牌。拿之於普魯斯特、濛田、王爾德相比,廣告詞更不忘捎帶上張愛玲的佳句。我也一直深信不疑,沉浸在第一次他拿概率來解釋與前女友相遇之不易所帶來的shake裏,直到最近入手的兩本新作《身份的焦慮》和《幸福的建築》。 身份一詞,對於我而言頗...
評分焦慮起因: 1)可就身份; 2)勢力傾嚮; 3)過度渴望; 4)精英崇拜; 5)製約因素; 實質是對愛的渴望。 解決方法: 1)哲學(理性循世); 2)藝術(繪畫尊重); 3)政治(身份理想); 4)宗教(眾生皆苦...
評分一點點感受 我一開始的確是抱著尋求答案的心態去讀的,說實在的,誰能給齣最符閤你的答案呢?所以,無功而返。 也許因為動機不純的緣故,雖然積極的看完瞭全書,但卻像寫在沙灘上的字一樣,瞬間就沒有瞭印象。其間,雖然還在盯著書,思想卻已經飄走瞭。 我不知道...
圖書標籤: 心理學 哲學 阿蘭·德波頓 社會學 心理 英國 阿蘭德波頓 外國文學
物質、消費、比較、成功之外,多得是需要關注的東西。結閤最近在看的極簡主義紀錄片看
評分哎。。德波頓啊。。就那種精神上想偷懶的時候隨便翻翻看的書啦
評分前麵幾章還有點意思。。。結果越看越覺得像裹腳布又臭又長,一看作者,阿蘭德波頓????我為什麼要在同一個坑裏摔倒兩次呀????
評分焦慮是嚮往美好的附産品,如何排解就靠修心瞭。最怕的是無知無覺的病入膏肓。
評分【蝸牛閱讀】
身份的焦慮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