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穎,1967年生於山東,復旦大學中文係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主要作品有:中國現代文學研究著作《二十世紀上半期中國文學的現代意識》、《瀋從文的後半生:1948—1988》、《瀋從文九講》、《瀋從文與二十世紀中國》等;當代文學批評集《棲居與遊牧之地》、《雙重見證》、《無能文學的力量》、《置身其中》、《斜行綫》等;隨筆集《迷戀記》、《此生》、《有情》、《風吹小集》、《讀書這麼好的事》等。曾獲得第四屆華語文學傳媒大奬·文學評論傢奬(2006年)、第一屆當代中國文學批評傢奬(2008年)、第六屆魯迅文學奬(2014年)、第十屆國傢圖書館文津圖書奬(2015年)等多種奬項。
這是一部“感動瀋從文傢人”的瀋從文傳記,一部令《活著》作者“感慨萬分”的人物傳記,一部獲得中國國傢圖書館“文津奬”的新經典傳記(增訂版)。
瀋從文逝世三十周年暨2018年“增訂版”,新增《瀋從文的後半生:這是什麼樣的故事》(絕境的故事,個人和時代關係的故事,創造力的故事,愛的故事,時間勝利的故事),並首次收入瀋從文作為“絕筆”的《一點記錄——給幾個熟人》。
瀋從文,生於1902年,逝於1988年。“如果他在世,肯定是1988年諾貝爾文學奬的有力的候選人。”不少人喜歡這樣的說法,以此來加重對瀋從文的崇仰和錶達遺憾。《瀋從文的後半生:1948—1988》認為,這固然是個很大的遺憾,不過實在說來,獲奬與否並沒有多麼重要。重要的是,對瀋從文的認識,能走到多遠多深。1988年,遠未到蓋棺定論的時候。“重新發現”瀋從文的工作仍將繼續……
從1948年始,瀋從文在時代大轉摺關口的精神危機和從崩潰中的恢復,成為他後半生重新安身立命、成就另一番事業的起點。《瀋從文的後半生:1948—1988》這部著作由此起筆,沿著他生命的坎坷曆程,翔實敘述他的社會遭遇、個人選擇和內心生活,敘述他為始終不肯放棄的物質文化史和雜文物研究而做的超常努力和付齣。
《瀋從文的後半生:1948—1988》這部傳記,特彆著力於呈現瀋從文後半生漫長而未曾間斷的精神活動。在時代的劇烈變動中,這種連續、細密、復雜的個人精神活動,清晰見證瞭一個弱小個人的全力掙紮,一個平凡生命以柔弱的方式顯現的強大勇氣和信心,一個“有情”的知識者對曆史文化長河的深沉而莊嚴的愛——一如他愛傢鄉的那條長河,曾經不知疲倦地抒寫那條河的故事,他的後半生甘受屈辱和艱難,不知疲倦地抒寫曆史文化長河的故事。
發表於2025-02-02
瀋從文的後半生(增訂版)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學者張新穎曾寫過一本小書《有情:現代中國的這些人•文•事》,其中重要的一部分是關於瀋從文的隨錄,並拈齣瀋的“有情”一說。這齣自瀋從文1952年在四川內江參加土改時,夜讀《史記》列傳寫下的幾句話:“對人生‘有情’,就常和在社會中‘事功’相背斥”,“事功為可...
評分在讀這本書之前,我對瀋從文的瞭解僅限於《邊城》,小說裏有一種非常靈動的東西在,還有哪裏好我也說不上來瞭。坦白說,我對當代文學是非常排斥的,以我有限的閱讀經驗來判斷,當代文學隻有文學史而無文學。在毛時代的意識形態指導下,文學的發展始終伴隨著各種鬥爭、批判,洪...
評分瀋老之事,半夜讀來,有時會紅瞭眼眶,但好像又已夠理性,讀他人故事,隻嘆氣兩聲為好。能被後人記住的,都是從辱不驚,順從內心者。讀完,於我個人心境,已提升一點。 瀋老有一種“忘我”的修復能力,一麵成熟,一麵也永遠天真幼稚 ;一麵滿足,一麵徹底的冷眼旁觀。就如他的...
評分- 知道這本書, 要感謝前幾週的星期日明報刊登瞭謝鳴謙君的一篇文章: http://www.pentoy.hk/%E6%96%87%E5%8C%96/t420/2014/10/27/1-113/ - 當時讀到該文時, 覺得作者在迴應香港的社會'動盪', 讀來繞有韻味; 這篇文章加上這一期<突破書誌>來讀的話, 其實是很好的提醒正處於風高...
評分對時間的感覺與思考蔓延在瀋從文的文字中,而我相信,任何對於自我生命狀態有所覺察的人,其思考最終會落腳於時間的維度,因為,存在像寄居蟹一般占據著時間之殼。 繚繞於死亡、循環、永生的話語,都源自時間這一終極問題所引發的焦慮感。死亡是托爾斯泰或者福剋納的命題,幼...
圖書標籤: 傳記 瀋從文 張新穎 中國現當代文學 文學 理想國 曆史 *上海三聯書店*
他感情縴細易流淚,又隱忍壓抑以“微笑”擔當。他早年寫作時就常流鼻血,後半生的疾病更是不斷,分界綫的那一年甚至精神崩潰,囈語狂言。《邊城》裏圮坍瞭的塔曾被他視作個人命運的預言,終於在後來被我們重塑,倒瞭的塔重新矗立正如他艱難地恢復過來。從“明白生命的隔絕,理解之無可望”到“有情”的傳統,不變的始終是熱愛。“忘我”激活生命內在的能量,“著書老去為抒情”。看他的照片從早年的平平無奇略帶愁容到最後時刻的知足飽和,我明白他完成瞭生命。我不瞭解他這一生時,就知道那十六個字。等我走完他生命的長河,覺得還是以那十六個字來懷念他最好——「不摺不從 亦慈亦讓 星鬥其文 赤子其人」。另外,他自己的話同是自證:「照我思索 能理解“我” 照我思索 可認識“人”」
評分作者似乎隻是摘編瞭瀋從文的文字,但自有一股力量拉住讀者,好看!
評分掩捲。慢吞吞讀還是把它給讀完瞭。作者盡可能地真實的呈現“他這個人的後半生是怎麼過來的”,一度剋製自己噴薄欲齣的情感。生命終將陷落在歲月的長河裏,但感謝“在絕境中以日復一日的努力創造事業”,善良感恩助人於水火之中的瀋從文先生,給未來留下瞭不朽的財富。
評分增加對於喜愛的作傢的瞭解
評分時空兩個維度的變換為明綫、生命轉嚮“長河”“有情”是伏埋的脈絡,串得極好。除瞭絕佳的文學敏感度(批評靈性)和發掘新文學史料的功力之外,“事功為可學,有情則難知”用來評此書也是閤適的。
瀋從文的後半生(增訂版)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