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汎森,1958年生,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士,2004年当选台湾中研院院士。主要从事明清至中国近代的思想史、学术史等领域的研究。著有《章太炎的思想》《古史辨运动的兴起》《傅斯年:中国近代历史与政治中的个体生命》《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晚明清初思想十论》《近代中国的史家与史学》《权力的毛细管作用》《执拗的低音》等书,均享有盛名。
发表于2025-04-11
思想是生活的一种方式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评分王汎森先生彷佛站在了歷史制高點,俯瞰世間百態。近代史料繁而雜,而王先生能從其中獨闢蹊徑,進行深度性思考。傅斯年先生曾說:“疏通致遠者為達,局促於遺訓或成體或習俗而無由自拔者為鄙;能以自己之精靈為力量以運用材料者為通,為材料所用者為陋;能自造千尋華表者為大,...
评分必须承认,这是一部非常难啃的著作,但真的很发人深省。 《思想是生活的一种方式》研究的就是广义的思想活动(intellection),是如何如毛细血管一样渗透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并形成丰富的现象的。 作者研究了一些极具深度的课题,例如比“人”这个概念在五四期间是如何变化与形...
评分《思想是生活的一种方式》 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再思考 --王汎森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共有十章内容,分别讲述了中国近代史中容易被忽略的思想史一角。 第一章讲思想史的层次,某种思想究竟下达到何种程度?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社会各层有着不同的思想状况。在某些历史情境下,并...
图书标签: 思想史 王汎森 历史 近代史 文化史 思想 思想是生活的一种方式 近现代史
本书是王汎森教授研讨近代中国思想史的新作。他认为,思想与生活相与交织,不同人群所呈现的思想光谱浓淡不一,思想史研究应致力于刻画历史的复杂性。王汎森教授以此思路探讨近代中国人的存在感受、生命气质、人生态度,灵活调用思想、学术、生活、政治诸种材料,解读从“新民”到“新人”的变化、“主义”的兴起、近代思想中的“未来”、“人的消失”等新鲜议题,呈现出近代中国大变动之中丰富、幽微的心灵世界。
常读常新。需要深层的理解而非抓住几个词以为自己读懂了。
评分能看到作者试图从日常、地方、庶民层面反思思想史的努力,但或许是术业有专攻,他对地方心态思想的论述大多流于罗列或简要提及,缺乏足够精致的个案分析。主义时代的来临几篇写出了旧权威崩塌后,青年如何在烦闷、彷徨中走上了信仰“主义”的道路,但也并没有涉及到生活层面。几个概念颇为重要,转喻、传讯机制、丛聚。
评分只想说,有光辉的著作!
评分第一本用微信读书的听书功能+网页版浏览功能读完的书。总体而言比较失望,主要内容是探讨近代思想史研究的理论概念与方法论的一些探讨,从这里可知近现代词汇概念的探讨由来已久。本书所讨论内容属于多篇演讲,系统性较差,材料证据过多,读起来需要自己多多推究,不够清晰明了,案例价值多于理性思考。
评分赞美,多次提及科泽勒克(Reinhart Koselleck)的诸多概念对我目前写的论文帮助太大了,《思想史的层次》、《如果把概念想象成一个结构》等几篇,几乎就是用科氏的“语义丛”、“叠合概念”来阐释民国材料。解释“主义”崛起的几篇,写得差强人意,还是用列现象代替了挖掘机制,对主义热潮给出的原因显得并不有力,反而是谈观念史、史学史背后时间意识变化的几篇,别开生面,能从背后抽绎出人们感知时间方式的变化、以及变化产生的原因,我觉得很厉害。人文社科做学问,材料都是摆在眼前的,关键是怎样从材料里面“提取”出问题来,就好像化学里面的“提纯”,这种问题意识才是区分学者见识高下的标准;此外,还需要有关怀,反复申说“思想史生活的一种方式”,不纯是学理层面的空论,更是为了解决个人的现实焦虑。读来心有戚戚。
思想是生活的一种方式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