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芬·茨威格,於1881年11月28日在維也納齣生,自1919年至1933年生活在奧地利薩爾茨堡,1934年遷居英國,1940年獲得英國國籍,隨後在巴黎、紐約、巴西、阿根廷和烏拉圭等地短期逗留,做巡迴演講。1941年到達巴西裏約熱內盧,後移居巴西度假勝地彼得羅波利斯,1942年2月22日在該地和妻子一起自盡。
茨威格早年作為一個翻譯傢和詩人開始其文學生涯,翻譯法語詩人艾米爾·維爾哈倫等人的詩作,1901年齣版自己第一本詩集《銀弦集》。他創作的小說和撰寫的人物傳記以及《人類的群星閃耀時》膾炙人口,在讀者中的魅力經久不衰。在他身後於(1942)齣版的《昨日的世界——一個歐洲人的迴憶》,是世人瞭解歐洲文化的經典名著。
本書是一部帶有自傳性質的作品。不過正如作者在前言中所言,“寫這些並非由於我很重要,而是想記下那個時代”。這本書所展現的是一幅時代的畫捲:“一戰”前作為文化藝術之都的維也納的黃金時代;作者與歐洲知識分子、作傢、音樂傢、藝術傢的交往;“一戰”時交戰各國知識分子狂熱的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情緒;戰後德奧經濟崩潰時的慘象以及納粹希特勒的崛起及第二次世界大戰……作者“齣於絕望”,以感人至深的筆觸寫下的“我一生的曆史”,以此紀念一段美好的歲月,並盡一個在文明倒退時代中的“手無寸鐵、無能為力的見證人”的義務。
本書寫於1939-1940年,齣版於作者離世兩年之後。
本書是三聯書店茨威格人物傳記叢書之一,譯者依德國費捨爾齣版社版本,對原譯做瞭大量校訂修改工作,並對人名、地名及書中涉及的曆史事件做瞭注釋。
發表於2025-02-02
昨日的世界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很久以前在圓明園的一個書攤上買瞭北大版的<<海涅 席勒與茨威格>>,那是我第一次聽說茨威格。 當時隻對有關海涅的文章感興趣,對書中介紹的茨威格的愛情小說<<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和<<焦灼的心靈>>不是很上心。茨威格這個名字也就從此放下瞭。 今年初由看陀思妥耶夫斯...
評分茨威格生前和中國幾乎沒有什麼關係,除瞭他的書在中國有所齣版,和其他的作傢相比影響也不太大。而且,他也沒有關注過中國,因為在他的眼中歐洲就是他的全部世界,所以他纔把書名定位《昨日的世界》。我不得不說的是,雖然作者謙虛的說此書是“一個歐洲人的迴憶”,但是在此書...
評分好的文章要有好主題,好結構,好句子。什麼叫做“好”的文章呢?好情懷。因此“好”文章本身就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事情,因此讀者與文本之間纔會形成一種相互作用的氣場,因此人各有異。 大概是上初中的時候就喜歡茨威格瞭,因為那篇課文,那篇寫斯科特的課文。記得當...
評分 評分http://hutianyi.net/?p=931 如果您做過2005年上海高考捲的話,那您一定不會對斯蒂芬•茨威格這個名字感到陌生,因為那一年的語文捲閱讀第二篇就是對這位作者一部作品的書評。這部作品,就是他臨終前不久寫成的迴憶錄《昨日的世界——一個歐洲人的迴憶》。 茨威格...
圖書標籤: 斯蒂芬·茨威格 迴憶錄 傳記 茨威格 奧地利 文學 奧地利文學 外國文學
當一個民族精明富有卻溫順怯懦,當一個國傢終日沉湎於藝術創作,輕視身體鍛煉、政治外交、世界局勢,隻把穩定的生活寄托在因循守舊的製度和鄰國的慈悲心腸上,那麼這種“黃金的太平時代”的終結幾乎是必然。 戰爭離我們越遠,我們離戰爭越近。
評分這樣特定的時代 以後大概也無法再重現 雖然充斥著硝煙 戰火 恐懼 流亡 可是我依然想親身經歷一次 畢竟和那麼多那麼多藝術傢生活在同一時代真的會是無法比擬的幸福啊(三聯這套書裝幀真的很喜歡 雖然註釋在後麵有些許影響閱讀體驗 但其它卻是無可挑剔
評分震撼無比
評分韆言萬語化成一句話,我目前最喜歡的書,沒有之一
評分一部寫給昨日歐洲的深情迴憶錄,一部辭彆昨日歐洲的悲情訣彆書。譯文很好,讀來酣暢淋灕。
昨日的世界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