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果,原名蔡濯堂(1918—2004),著名散文傢、翻譯傢,多年擔任香港《讀者文摘》中文版編輯,香港中文大學翻譯中心研究員,教授高級翻譯。抗戰時期開始發錶文章,齣版散文集二十多種,曾獲1979年颱灣中山文藝奬、1996年颱灣文藝奬之翻譯奬。譯有《西泰子來華記》《大衛·考勃非爾》《力爭上遊》等,並撰文專論翻譯,結集為《翻譯研究》《翻譯新究》《譯道探微》等,備受同行稱譽。
★ 著名散文傢、翻譯傢的經驗之談,捍衛純正的中文,文字工作者案頭必備
★ 譯者的“自診書”,讀者的“預防針”,專治劣譯和歐化中文,病例豐富,藥到即除
【內容簡介】
本書是《翻譯研究》的續編,思果先生積纍將近十年,再次對劣質譯文發起挑戰。書中有對翻譯的宏觀認識,解讀中英文之間的區彆,也通過大量案例,引領年輕譯者在何種情況下要遵循原文的語序,何種情況下可以改動原文,甚至進行適當的增刪,進而通過剪裁、錘煉、深思,讓譯文變得像散文一樣流利清通。
【名人推薦】
《翻譯研究》針對畸形歐化的種種病態,不但詳為診斷,而且細加治療,要說救人,真是救到瞭底。照說這種“臨床報告”注定是單調乏味的,可是一經散文傢娓娓道來,竟然十分有趣。——餘光中
思果愛說他沒有上過正規學堂受過正規教育,一生靠自修,我半信半疑:他的中文和英文實在好,比名門高徒還要好。……我做翻譯的那些年,案頭長年供奉韓迪厚和思果的翻譯論著,“當”字“被”字“地”字時刻視為禁忌,深恐錯手一用,兩位前輩鼻孔朝天嗤笑一聲:“這是人話嗎?”——董橋
我讀思果先生的翻譯論著,不時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同時又感覺如針芒在背,因為書中談到的不少文字錯誤都是自己犯過的,有些雖已有所悟,但畢竟是犯瞭無數文字差錯纔得到教訓。早讀思果先生的書,就會很大程度上為自己樹立標準,自覺控製筆下齣“劣譯”。 我認識的譯者同行也無不稱贊思果先生的功績,這幾本書的確為欲從事文學翻譯者的必讀書。——孫仲旭
現在劣譯充斥,中國人寫的中文已經不像中文。我並不是說,中文要永遠保持原來的麵目,一成不變。但是本來豐富、簡潔、明白的文字,變得貧乏、囉唆、含混不清,這並不是進步,而是退步,受到瞭破壞。時至今日,這種破壞已經深遠廣泛,絕不是輕易可以挽救的瞭。翻譯的人誤殺原作者,摺磨讀者,因為沒有人控訴,刑法也沒有條文處罰,所以可以逍遙法外,尤其糟糕的是大傢看瞭劣譯以為是時髦,不但不去糾正,反而有意效尤,從此中文越寫越不像話。——思果
發表於2025-02-07
翻譯新究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舊文——發現這篇以前我還沒有貼過) 這是則遲到的消息,著名散文傢、翻譯傢思果於2004年6月9日病逝於美國北卡羅萊納州,享年86歲。我近期剛好讀瞭思果先生在國內齣版的6本著作,所獲甚多,對思果先生十分感念,所以想藉此機會,錶達對先生的哀悼。 思果先生原名蔡濯堂,江...
評分 評分變通的藝術 文:餘光中 《翻譯研究》導讀 1. “東是東,西是西,東西永古不相期!”詩人吉蔔林早就說過。很少人相信他這句話,至少做翻譯工作的人,不相信東方和西方不能在翻譯裏相遇。調侃翻譯的妙語很多。有人說:“翻譯即叛逆。”有人說:“翻譯是齣賣原詩。”有人說:“翻...
評分最近相繼讀瞭思果先生的三本著作,先是《譯道探微》,再是《翻譯研究》,最後是這本《翻譯新究》。閱讀時,真真是芒刺在背,卻又愛不釋手。 “通過……”、“進行……”、“在……上、中、下、裏、前、後”、“在……的時候”,以及多餘的主語,多餘的“的”等等,都是在譯文中...
評分這篇短評是上一本書評的延續。 翻譯的一個趣味,就是兩個譯者可以互相認為對方是保守的,同時也認為對方是激進的。 作者開宗明義“論翻譯為重寫”,就我看來,就是非常激進的思想。但其具體做法,卻又十分保守,因為所謂“重寫”,就是寫得像“中國話”。 在這種思想下,helple...
圖書標籤: 翻譯 翻譯理論 寫作與翻譯 文學理論 思果 理想國 中國 2018
過譽。基本可以濃縮成兩頁的 check-list,當做查誤的手冊用。
評分缺乏科學性
評分相比於《翻譯研究》,這本稍微差一些,內容以舉例居多,方法偏少,可以算是《翻譯研究》的補充。書中關於斜體字、關於平仄、關於增添刪減的部分,讀後很有啓發。我最喜歡的是《譯者、譯事》《翻譯與烹飪》兩篇,感慨作者不愧是散文大傢。《譯者、譯事》中提到傅雷變賣傢産從事翻譯,遇到問題多嚮上海的法國教授、教士、領事館人員、商人請教,甚至寫信給巴黎專傢求教,既覺敬佩,又覺悲哀。翻譯做到這個地步,真的是全憑愛好瞭。
評分缺乏科學性
評分與《翻譯研究》幾乎同等重要。
翻譯新究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