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女作家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Irène Némirovsky,1903-1942)
她出生于一九〇三年,基辅的一个乌克兰犹太银行家家庭。十月革命后,她移居巴黎,凭借小说处女作《大卫•格德尔》登上法国文坛,其刚劲有力的文风令读者难以相信作者是一位年轻女性。后来,她又创作了《舞会》《库里洛夫事件》《伊莎贝尔》《猎物》等多部小说。二战爆发后,内米洛夫斯基开始逃亡,创作变得既艰难又危险。一九四二年夏,她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遇害。未完成的野心之作《法兰西组曲》跟随她的长女德尼斯挨过了战火,于二〇〇四年出版,获得当年的雷诺多文学奖,内米洛夫斯基也成为唯一一位凭借遗作获此殊荣的作家。
发表于2025-02-02
伊莎贝尔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写书评的标题之后就是一行“评价”的选项,我真不知道该选哪个,因为我只把这本书看到一半,已经没有耐性看下去了。 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时时处处不再炫耀她过度华丽的词藻,从上一本读到的《猎物》,到这一本《伊莎贝尔》。书本用的纸张算得上是素净利落,但是伊...
评分故事的开头像是个剧本,法庭上你一言我一语的,奇怪陌生的法国人名,差点我就没坚持看下去,不过还好,我看完了。然后,我纠结于主人公格拉迪丝的奇怪感受,直到最后我看到编者后记,一切都明白了。 作者伊莱娜小时候的经历是一切故事的源泉——被母亲抛弃。故事里...
评分总是这样的,一本好书可以在深夜或是黎明,让我在僵硬的一个姿势中,保持着,缓缓地一再陷入在那根本无法抗拒的思绪中。似惆怅,似卑微,似紧张,似痛苦,似游离,似满足,似一任放出的思绪无法找出更多的形容来扩散我那不起眼的敏感与脆弱,这一滴感受在无边的夜荡漾开来,难...
评分写书评的标题之后就是一行“评价”的选项,我真不知道该选哪个,因为我只把这本书看到一半,已经没有耐性看下去了。 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时时处处不再炫耀她过度华丽的词藻,从上一本读到的《猎物》,到这一本《伊莎贝尔》。书本用的纸张算得上是素净利落,但是伊...
评分图书标签: 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 法国文学 小说 法国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外国文学 français→汉语 IrèneNémirovsky
小说《伊莎贝尔》首次出版于1936年。
伊莎贝尔(Jézabel)即《旧约》的人物耶洗别(Jezebel)。她是古以色列亚哈王的王后,因信奉异教神而迫害众先知,成为恶毒女人的代名词。小说主人公格拉迪斯同样因扭曲的狂热犯下了无可挽回的罪行:法庭上,美丽妖娆的格拉迪斯被指控杀害了一位前途无量的大学生。人群盯着她的一举一动:她上了岁数,但保养得很好;她拥有上流社会的情人,可她拒绝结婚;死去的穷学生或许是她的另一个情人;这样迷人的女子为什么非要杀人?
继《大卫•格德尔》《舞会》《孤独之酒》之后,内米洛夫斯基全神贯注、彻彻底底地描摹出一个魔女形象,以及对青春的病态欲望。
可能是这样,一个美且自知的女人更容易受困于年龄的深井。井口是男人不可一世却愚蠢至极的大脑和眼睛。
评分“年轻”被赋予了太多累赘的意义。
评分一个丧心病狂,害怕衰老的女人。通过婚姻和家族继承获得大量财富从不为衣食烦恼。整天思考的都是青春、美貌、男人、爱情。害怕孤独,渴望一直被爱,被关注。而内心却极度自卑空虚软弱,需要不断保持青春美丽,吸引年轻男子,来获得短暂的快乐和自我认同。她这不是自恋,因为她并不接受自己本来的模样甚至自己的年龄;她也不是真心迷恋青春和美丽,她只把青春美貌当成获得爱被关注逃避孤独的资本。
评分继续打卡内米洛夫斯基。一个一生在追求被爱的女人,努力挺直自己的头颈,涂改掉出生证明和其它证件上的年龄。不承认变老,用情人们对她目光的停留麻痹自己。最后生命中只剩下对年老的恐惧、焦虑、嫉妒比自己年轻的鲜活生命,僵硬着身体还要跳舞到凌晨五点。当枪声响起,内心却有安宁。趴在女佣的床上,她睡着了,直到警察来到。在梦中,她的女儿玛丽特雷莎唤她作自己的女儿。女儿勇敢而坚定地为情人生下遗腹子,她比格拉迪丝更了解她的焦虑和恐惧。
评分可能是这样,一个美且自知的女人更容易受困于年龄的深井。井口是男人不可一世却愚蠢至极的大脑和眼睛。
伊莎贝尔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