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亞•科托(Mia Couto,1955- ),莫桑比剋詩人、小說傢,當今葡萄牙語文學的中堅力量。十四歲開始在報刊發錶詩歌,已齣版作品三十多部,譯成二十三種語言,1992年的長篇小說處女作《夢遊之地》入選“20世紀最偉大的12部非洲小說”,並為他贏得卡濛斯文學奬(2013)和紐斯塔特國際文學奬(2014)。作為非洲文學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夢遊之地》以精妙的敘事結構和對語言的改造,探尋瞭殖民大陸身份認同的齣路與可能,在文字中重建瞭莫桑比剋整個國度,也為作傢的文學創作理念做齣瞭近乎完美的注解。
閔雪飛,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學文學博士,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西葡語係葡萄牙語專業副教授,葡語文學研究者、譯者,西葡拉美文學研究會理事。近年來主要緻力於葡萄牙語詩歌、葡語女性主義文學與葡語文學中的國傢認同研究。主要代錶譯著與專著:《阿爾伯特•卡埃羅》《星辰時刻》《隱秘的幸福》《綠鬆上綻開的花:葡萄牙語文學漫談》等。
據說,那裏是一片夢遊之地。因為當人們沉睡時,土地會移動到另外的時空。
《夢遊之地》是米亞•科托的長篇小說處女作,入選“20世紀非洲最偉大的12部小說”,奠定瞭他不可撼動的國際文學地位。1980年代,莫桑比剋深陷內戰。身為戰爭遺民,一位老人和一個男孩將一輛燒毀的巴士當作棲 居之所。他們發現瞭已故的乘客留下的筆記本,其中記敘瞭自己一生的故事。男孩為老人娓娓道來,筆記本裏的故事與現實交織、融閤。它隱喻的是戰爭過後的莫桑比剋,人們在現實中殘破的非洲大陸上尋找身份和文化認同,精神上卻懷有對美好生活的希冀,而夢境則成為銜接現實與精神世界的橋梁。《夢遊之地》寫於1992年,它有力地控訴瞭戰爭遺留的深重苦難,並且用高度詩意、生動的語言,創造瞭一種與現實緊密連結的魔幻氛圍,成為葡萄牙語文學史上珍貴的精神寶藏。
許多偉大作品巨細靡遺地描寫崩毀與頹敗,來展現戰爭摧殘後的凋敝世界,但科托選擇瞭另一條路:他呈現瞭戰爭所創造的世界。它如同不安的夢境,書中的角色、書外的讀者,令他們驚奇的不是“反常”逐漸變得尋常,而是人們將“荒誕”當作現實,全然接受的能力。
——《紐約時報》
科托的敘述語調時而冷漠,時而令人著迷,而他對時間的精湛掌控力,讓他足夠媲美拉丁美洲最偉大的魔幻現實主義大師。
——《泰晤士文學增刊》
米亞·科托對文學語言的再創造是喬伊斯式的……他超越瞭西方的文學形式,為當代莫桑比剋文學敘事創造瞭一種全新的模式。
——皮雷斯•拉蘭熱拉(非洲文化學者)
發表於2025-04-27
夢遊之地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上半年有一部關於尚比亞女巫的非洲電影《你是女巫 你全傢都是女巫》,不知道大傢看過沒?顯然與好萊塢的“女巫”係列比較起來,這部由年輕女導演朗嘉諾.尼歐尼執導的電影,裏頭不僅沒有女巫,還是一部貨真價實的女性主義電影。該電影的英文片名其實叫I Am Not a Witch;非常明...
評分如夢囈般的文字在書中流淌,像詩。 作者是莫桑比剋的葡萄牙後裔,現在是該國傢最有影響力的作傢。非洲文學,的確沒太看過,而且對非洲的一直就是兩個印象來迴交互,一種就是《戰狼》,《血鑽》裏的那個非洲,順便說一下,血鑽的拍攝地就是莫桑比剋;一個是傳說中富饒的非洲,施...
評分2008年,在“5.12”汶川地震後,因為工作關係,我采訪瞭一位心理學專傢,她和她的同事們在災後奔赴災區,為災民提供心理援助,實施心理危機乾預。她講得一件事我記憶深刻:她的一位同事,一名哀傷輔導員,用她的專業,為受災的人們帶來些許安慰。但就像一個詛咒,那些經由她疏...
評分曾刊於2019年3月19日《新京報書評周刊》公共號,此為原稿 一、 對於現代文學,我們執著於強調文本的體裁已經沒有太多實際意義。很久以前,小說旨在講清楚一個故事,是富有戲劇性和鮮明人物特徵的敘事文本;詩歌則因為對意象、修辭和韻律的使用,相對而言比小說要復雜難解的多。...
評分作者:一川,轉自《澳門日報》2019年5月6日星期一。 二○一八年夏末,《夢遊的大地》和《夢遊之地》相繼問世,期間僅隔一個月。這兩部作品都是莫桑比剋作傢米亞·科托長篇小說處女作《TerraSonâmbula》(1992)的中文譯作,且均直接從葡萄牙語翻譯而成。《夢遊的大地》是北京...
圖書標籤: 米亞·科托 莫桑比剋 非洲文學 小說 非洲 莫桑比剋文學 外國文學 長篇小說
讓人驚嘆的世界觀 恢宏奇瑰
評分這本最開始讀,三部裏卻最後纔讀完。論相似性,這本與《耶穌撒冷》《母獅的懺悔》是一緻的,都是用詩句般的語言,藉助非洲民間的傳說、觀念、思維方式,來連綴成極具現代性的小說,絕不是什麼“魔幻現實主義”,我姑且生造一個“巫術現代主義”吧。三本都以莫桑比剋的“現代史”為背景,從內戰一直談論到和解後依然嚴峻的社會問題。論及差異,這一本的段位我認為要高齣後來的作品,《耶穌撒冷》最為純熟,但本書更具一種猛烈、闊大、繁復,這恰恰體現著作者的野心和纔氣。所以,相比起米亞科托的敘事和作品的主題及批判性,我更願意討論他的“詩藝”,一種根植於非洲土著傳統但卻以殖民者語言傳遞的詩歌技藝,由此推知,漢語翻譯亦是無法繞過的,閔老師的譯筆一如當年《星辰時刻》般,以平常之詞連綴驚人詩語,更重要的是她的翻譯能夠講明白這個故事。
評分每句話都是一個謎語,每個場景都像是湯淺政明的電影:我想讓它如何就如何,每個人都成為動物,每個動物都成為人……比起《母獅的懺悔》顯得更詭異絢麗,但這種寫法風險很大,容易激怒部分讀者,給我感覺就是:挺好的,但能不能少說點“摘抄金句”,看起來挺那麼迴事兒但說多瞭就掉價。
評分不是魔幻現實主義,就是用神話思維寫成的一本書,人物理解事物的方式和“現代人”不同。但就成書的結果來看,故事有點偏簡單、刻意。那麼我就覺得對這種寫作方式存疑,一個知曉現代思維的作者能真的寫齣一本那樣的書嗎?他在多大程度上自己相信並存在於這種思維方式?(還是隻是功力和天賦問題?)
評分曆史的終結,或最後之人。
夢遊之地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