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建德 1982年畢業於復旦大學,1983年赴英國劍橋大學留學,1990年獲劍橋博士學位。多年任職於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2010年調該院文學研究所,任所長兼《文學評論》主編。著作包括《破碎思想體係的殘編——英美文學與思想史論稿》《思想背後的利益——政治文化評論》《高懸的畫布——不帶理論的旅行》和《海潮大聲起木鐸:陸建德談晚清人物》等。近年從事中國近代史和魯迅研究,現為廈門大學外文學院講席教授。
曆史敘述多裂隙,所幸的是我們或許能夠在隙縫中窺見一些建構‘史實’的動機。
編輯推薦
曆史的真相可否還原?宏大敘事對於過往的呈現也會有疏漏?細緻入微的察閱會否揭開不為人所知的許多方麵?一個時代、民族、國傢要以怎樣的心態來迴應過去?是否在正視過去的同時,也將找到審視當下及未來的方嚮?作者說:“一個偉大的國傢必須有色彩豐富的曆史記憶和滲入本能的愛國思想,不然不足以應對形形色色“分”的挑戰。我們還需要有新的想象和語言來與自己的過去對話。”
內容簡介
辛亥革命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四川保路運動。以往,學界對保路運動的研究過於依賴反對鐵路國有的宣傳材料,而忽略瞭成都紳商爭奪地方財權的動機。本書試圖揭示運動的部分真相,並指齣地方分離主義勢力與清廷必要的集權行為形成衝突,最終導緻局麵失控。自此之後,地方勢力坐大;而所謂的共和,掩蓋不瞭國傢已接近分裂的事實。辛亥革命研究應該引入新的視角,尤其應該重視列強如何利用內亂加強對中國的控製。本書還對晚清社會的腐敗現象有所關注。
發表於2025-01-17
戊戌談往錄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人生中最好的階段,永遠是下一個階段,所以需要常常反省自己。 最近讀到一些書籍,其中《戊戌談往錄》提及1911年四川保路運動,作者有一些不同視角,給我帶來瞭新啓發。 今年適逢“五四”百年,不同的時代,人們對“五四”總有不同的解讀和詮釋。 思想永遠是行動的先導,不管是...
評分去年是戊戌變法120周年,今年是五四運動一百周年。世道輪迴,兜兜轉轉,似乎曆史的腳步邁得小瞭些。究竟什麼是五四運動,五四精神是什麼,似乎是個不容易說清楚的話題。 教科書和官方的說法是:“五四運動,爆發於民族危難之際,是一場以先進青年知識分子為先鋒、廣大人民群眾...
評分曆史的真相可否還原?宏大敘事對於過往的呈現也會有疏漏?細緻入微的察閱會否揭開不為人所知的許多方麵?一個時代、民族、國傢要以怎樣的心態來迴應過去?是否在正視過去的同時,也將找到審視當下及未來的方嚮? 我們需要新的想象和語言來與自己的過去對話。 文化客廳第十一場...
評分陸建德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前所長兼《文學評論》前主編,現為廈門大學外文學院講席教授。近年從事中國近代史和魯迅研究,著作包括[《戊戌談往錄》]《海潮大聲起木鐸:陸建德談晚清人物》等。 賽金花和瓦德西的故事,史傢不予采信,社會上卻流傳著相當之多的版本。在各種...
圖書標籤: 曆史 陸建德 近代史 晚清 政治 文化 掌故 戊戌
中國式的保守主義?
評分-_-其實我對辛亥革命那一段歷史不太瞭解,「保路運動」對我而言隻是歷史書上過眼即忘的一個詞語。作者在書裡為我們豐富瞭很多歷史的細節,比如說成都地方財權爭奪、地方勢力與清政府衝突和晚清社會的腐敗問題,填補瞭我對這一段歷史的空白吧。最喜歡作者的一句話是:「一個偉大的國傢必須有色彩豐富的曆史記憶 和滲入本能的愛國思想,不然不足以應對形形色色『分』的挑戰。我們還需要有新的想象和語言來與自己的過去對話。 」
評分收入本書的文章跨度十幾年,新角度談四川保路運動;同文館待遇優渥但學生混日子散漫多市井氣撒潑無賴,如故意乾燒火鍋以緻30多個燒穿,吃飯扔碗碎一地,都是發泄,這些學生都是文官;賽金花與瓦德西的艷聞不是事實,兩人不認識;留日學生也是各省抱團缺乏國傢意識,教育強而國傢觀念弱則加速支離破碎;保路會的宣傳高於國際水平,煽動厲害,而盛宣懷們雖然想瞭很多辦法依然不敵;各種官軍勢力聚財私分,巧立名目混亂之極,犒軍的名目最容易貪墨巨款;弱政府管不住稅源,革命者多為草莽英雄,實質還是傳統造反話語體係;日本明治時期中央強力控製收入來源,製度更新有效,國傢統治力大增;晚清十年實行新政卻沒有強大的中樞,國傢銀行相當於票號不會信貸,各部各省經費自籌好比韆萬小國;一艘大船上有八個帆,八個老大隻管自己的那個帆全然不聽船長的調
評分光《蜀道難——保路運動百年迴顧》一篇就值五星。當時所謂保路運動,正乃地方惡紳奸商所發起的,公司壞賬,募集資股,盡喪彼輩之手。入股民眾不過炮灰而已
評分此書較復雜。1、關於“保路運動-辛亥革命-五四”的幾篇可同觀,作者認為官方的革命敘事是錯的,保路運動是地方團體為私吞民眾資金而與試圖建立中央集權的晚清政府的矛盾所引發,同理辛亥中的各方博弈亦屬中央樹立統一權威實施有效統治,與地方分離勢力的矛盾。2、作者持一種反官方的“批判革命”觀點,同時也反自治、鼓吹政府要有治理能力,現代轉型必須首先樹立中央權威,財政統一,避免分裂,對晚清民國的意見領袖、散沙群眾、學潮頗多嘲諷,認為其不具備法律責任意識,侈談自由。3、我覺得,曆史猶如係統,引入的變量越多越靠譜,越少越可疑,本書加入集權與分治變量,體現瞭作者的意圖,但作者未能認識到,民眾有無組織無紀律無政治能力恰是由朝廷所塑造,朝廷不給政治自由,民眾又如何習得這一能力?革命敘事固然僵化,轉求集權不亦遠乎?
戊戌談往錄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