莉齐·克林汉姆
英国历史学家,剑桥大学历史学博士,曾为剑桥大学耶稣学院研究员,于华威大学教授历史,现为华威大学副研究员,皇家文学基金会驻剑桥大学纽纳姆学院研究员。著有《帝国体制》《咖喱传奇》《战争的滋味》《饥饿帝国》等。
《饥饿帝国》选取了二十道美食作为研究大英帝国历史的切入点,通过非洲人如何教美国人种植水稻、东印度公司如何把鸦片变成茶叶、美国人如何成为世界上吃得最好的人等历史事件,详细阐述了从十六世纪至今,英国与其殖民地之间经贸发展、物种迁移、人员流动、技术革新的历史过程。
事实上今天我们吃的每一餐仍然包含着帝国的味道。从远东到新大陆,从鳕鱼、牛肉到香料、茶和糖,帝国利用全球的可食用资源,使英国民众得以告别贫穷、单调、绝望的滋味,迎来食物丰腴的年代。作者莉齐·克林汉姆以其新颖而独特的讲述方式,生动描绘了这些食物在英国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所扮演的关键角色,为理解帝国的形成带来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食物与其他历史资料一样,反映了一个时期的文明进程和社会思潮。本书不仅展现了大英帝国殖民时期的社会文化、物质生活的生动画面,为认识英国的社会生活及文化交流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考,也为理解资本主义经济以及现代世界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开辟了新的坦途。
媒体评论:
这本书由一丝不苟的历史研究作为支撑,以食物为主线巧妙地叙述了英国复杂甚至混乱的国际关系,为这一古老的话题注入活力。——《卫报》
书里所展示的是一段贸易、交流、土地掠夺、农业创新和经济变革的历史,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与历史有着惊人的联系。——《金融时报》
作者用食物与帝国千丝万缕的联系,展现了食物如何成为大英帝国至关重要的驱动力。它向我们展示了食物的强大的经济力量与政治力量。——《华尔街日报》
英国对于食物的需求,使得它以一种几乎不可能的方式让世界变得更小。有时,了解历史的最好的方式是通过胃。——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
有许多因素推动了英国长达几个世纪之久的对世界霸权的追求,但你一定想不到食物可能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时代周刊》
不得不说,《饥饿帝国》是一本颜值超高的书,封套是暗咖啡色和暗红,金光流动,非常之美,捧在手上如同一盒精致包装的巧克力,这也趣味地对应着本书的书名——接下来我们要讨论的是食品。 将书通读一遍后,就会发现,名义上是写食物,其实内核还是写史。那些为了食物的趣味性而...
评分 评分2012年冬天,我在伦敦念书。无数个月黑风高啃书夜里,捧着一杯加了奶的浓茶,遥想东方美食——火锅烧烤酸辣粉、虾饺云吞奶黄包。所谓去国怀乡之思,莫此为甚。 彼时和西班牙室友常常讨论一个话题,大英帝国赫赫威名,为何除了炸鱼薯条和司康,再也没有值得称道的食物留传给后世...
评分不得不说,《饥饿帝国》是一本颜值超高的书,封套是暗咖啡色和暗红,金光流动,非常之美,捧在手上如同一盒精致包装的巧克力,这也趣味地对应着本书的书名——接下来我们要讨论的是食品。 将书通读一遍后,就会发现,名义上是写食物,其实内核还是写史。那些为了食物的趣味性而...
评分“饥饿帝国”这个标题很抓眼球。对食物的渴望推动帝国版图的扩张,这个观点虽然明显偏颇片面,然而角度新颖、别有趣味。这本书我给两分,大致上是因为下述的三个缺点: 第一,该书排版不合理。《饥饿帝国》采用了一种类似于论文集的写作方法,一本精装版售价100元的书,共约450...
详见书评。
评分比较不错。翻译有常识性的瑕疵,比如“陆军上校卡斯特和他的装甲部队”…对鸦片的描写不敢苟同,我很难相信会有人用鸦片来抵御饥饿…总的来说,用食物串联大英帝国,写得挺不错的。
评分详见评论页面的“长短评”。
评分详见评论页面的“长短评”。
评分493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