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淙祺,1961 年生,德国波鸿大学哲学博士(1996),现任职于中山大学(台湾高雄)哲学研究所,并兼任文学院院长。著有《哲学,要怎么说》(2009)、《社会世界与文化差异》(2007)、《信不信由你:从哲学看宗教》(2005)等,翻译胡塞尔的《现象学的心理学》(2017)以及舒茨的《社会世界的意义构成》(2012)。
发表于2025-02-05
胡塞尔与世间意识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图书标签: 哲学 现象学 胡塞尔 理论 德国 *上海人民出版社* 新书记 phenomenology
现象学心理学的任务在于阐明存活于世间的人,其世界生活是如何构造的。胡塞尔试图针对世间人如何进行其生活做本质描述。存活于世的自我在日常生活中有种种的朴素想法,现象学自我有必要使之判为无效,中止种种朴素的信念。放弃他们在自然态度中所坚持的一切,心理学家设定自己纯粹的主体性以便做好研究的准备工作。排除那些信念之后,现象学心理学家仅需专注于存活于世者的心理活动及其对象之间的相关性。
翻过。作者立足于现象学心理学和超越论现象学的区别,旨在确立前者的双重中介性地位,并提出“另类的胡塞尔”(亲近世界的胡塞尔)。虽然不能完全同意:超越论态度是不是就超离了世界,从而需要本质心理学作为其补充或归途,仍有待讨论,另外关于两种现象学之间的“平行性”的论述并不充分。但无论如何,说得还是很清楚的。
评分单方面地对现象学心理学与超越论现象学各自的说明清晰准确,但是谈到它们之间的交叉或者关系时感觉还是有点模糊;最后一章里提到德里达对胡塞尔的批判,即意义与记号、原印象与滞留关系的批判,可惜作者没有深入展开。
评分单方面地对现象学心理学与超越论现象学各自的说明清晰准确,但是谈到它们之间的交叉或者关系时感觉还是有点模糊;最后一章里提到德里达对胡塞尔的批判,即意义与记号、原印象与滞留关系的批判,可惜作者没有深入展开。
评分很好读的一本小书,写作风格很不错,有一种娓娓道来的感觉。在胡塞尔那里有两条路线,一是在完成了超越论还原的态度下的本我学;二是考察世间中自我的、关注世界生活的现象学。前者构成了超越论现象学的基本领域,后者指向现象学心理学。作者比较了二者间的异同,并试图指出二者的平行。适合对胡塞尔现象学的方法、概念和任务已有初步理解的读者。
评分单方面地对现象学心理学与超越论现象学各自的说明清晰准确,但是谈到它们之间的交叉或者关系时感觉还是有点模糊;最后一章里提到德里达对胡塞尔的批判,即意义与记号、原印象与滞留关系的批判,可惜作者没有深入展开。
胡塞尔与世间意识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