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歐梵,一九三九年生於河南,颱灣大學外文係畢業,美國哈佛大學博士,香港科技大學人文榮譽博士。現為美國哈佛大學東亞係榮休教授,香港中文大學講座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曾任教於普林斯頓大學、印第安納大學、芝加哥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哈佛大學等著名大學。主要著述包括:《鐵屋中的呐喊:魯迅研究》、《中國現代作傢的浪漫一代》、《西潮的彼岸》、《浪漫之餘》、《中西文學的徊想》、《狐狸洞話語》、《現代性的追求》、《上海摩登》、《我的哈佛歲月》等二十多種,並齣版有小說《範柳原懺情錄》和《東方獵手》。
內容簡介:
這是著名學者李歐梵的一本關於上海的“頹廢加放蕩”的小說、一本“鴛鴦蝴蝶”筆法寫就的散文、一本時空錯落,充斥著聲光魅影華麗的文化地形圖。另外,它還是一部極其嚴肅的文學批評專著。書中洋溢著戰前上海的獨特風味,對於上海這個悲情傳奇的都市在大時代中的生活,描寫得細緻入微。在研究上海的著作中,本書具有無可比擬的成就。
目 錄:
《上海摩登:一種新都市文化在中國1930-1945》
中文版序
第一部分 都市文化的背景
第1章 重繪上海
外灘建築
百貨大樓
咖啡館
舞廳
公園和跑馬場
“亭子間”生活
城市和都市漫遊者
第2章 印刷文化與現代性建構
現代性問題
《東方雜誌》:一份中層刊物
啓濛事業:教科書
啓濛事業:文庫
作為《良友》的一份畫報
女性和兒童
廣而告知
月份牌
第3章 上海電影的都會語境
電影院
電影雜誌和電影指南
電影談
流行口味:電影和觀眾
中國電影敘述:好萊塢影響與本土美學
《馬路天使》、《桃李劫》和《十字街頭》三劇研究
觀眾的角色
電影與城市
第4章 文本置換:書刊裏發現的文學現代主義
從書刊進入“美麗的新世界”
《現代雜誌》
麵嚮一個“現代”文學
中國人的接受:翻譯作為文化斡鏇
一個政治化的跋
第二部分 現代文學的想象:作傢和文本
第5章 色,幻,魔:施蟄存的實驗小說
現實之外
曆史小說
內心獨白和阿瑟·顯尼支勒
“善”女人肖像
色,幻,奇
都市的怪誕
第6章 臉、身體和城市:劉呐鷗和穆時英的小說
摩登女,穆杭,異域風
欲望、詭計和城市
女性身體肖像
舞廳和都市
作為醜角的作傢
第7章 頹廢和浮紈:邵洵美和葉靈鳳
翻譯波德萊爾
一個唯美主義者的肖像
《花一般的罪惡》
《莎樂美》和比亞斯萊
一個浮紈的肖像
浮紈和時代姑娘
第8章 張愛玲:淪陷都會的傳奇
張看上海
電影和電影宮
“參差的對照”:張愛玲談自己的文章
一種通俗小說技巧
“荒涼的哲學”
寫普通人的傳奇
第三部分 重新思考
第9章 上海世界主義
殖民情形
一種中國世界主義
橫光利一的上海
一個世界主義時代的終結
第10章 雙城記(後記)
香港作為上海的“她者”
懷鄉:上海,作為香港的“她者”
關於老上海的香港電影
上海復興
附錄
一 《上海摩登》韓文版序
二 漫談(上海)懷舊
三 都市文化的現代性景觀:李歐梵訪談錄
修訂版附言
發表於2025-03-29
上海摩登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這本書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上海都市文化的背景,第二部分主要講以新感覺派和張愛玲為主的都市文學,第三部分則重新思考30、40年代的上海世界主義和香港對老上海的懷舊以及80年代後都市上海的重建。 首先,上海的曆史。我們知道,上海不是文化古都,不像西安、南京、北京、...
評分這本書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上海都市文化的背景,第二部分主要講以新感覺派和張愛玲為主的都市文學,第三部分則重新思考30、40年代的上海世界主義和香港對老上海的懷舊以及80年代後都市上海的重建。 首先,上海的曆史。我們知道,上海不是文化古都,不像西安、南京、北京、...
評分時間:2019年4月20日星期六15:00——17:30 地點:梅園書房 主講:陳雲昊 南京大學文學院 評議:劉永廣 南京大學曆史學院 沙龍伊始,南京大學文學院的陳雲昊博士首先概括說,《上海摩登》一書是關於物質性的都市世界及其文化想象的現代主義研究,如果拋去文學內容,實際上還有...
評分Leo Ou-fan Lee’s Shanghai modern: the flowering of a new urban culture in China, 1930-1945 has three parts: the background of urban culture, the modern literary imaginations: writers and texts and reflections. In the first part, he listed the material asp...
評分(本文的另一個版本已刊於《中山人文學報》第十七期,頁161-164。) 作者:張歷君、郭詩詠 「我們當中誰沒有在他懷著雄心壯誌的日子裡夢想過創造奇跡,寫齣詩的散文,沒有節奏,沒有韻腳,但富於音樂性,而且亦剛亦柔,足以適應心靈的抒情的衝動、幻想的波動和意識的跳躍...
圖書標籤: 李歐梵 上海 都市文化 文化研究 文化 毛尖 城市 上海摩登:一種新都市文化在中國1930-1945
後兩章還不錯,前麵的文學分析看不太懂。上海人的懷舊到今天已經成瞭一種消費品,真正經曆過老上海的那批人基本都死光瞭,現在全是些80後小姑娘天天捧著本張愛玲在那懷什麼舊,其實張愛玲的上海跟今天沒什麼太多的關聯,還沒王安憶筆下的上海讓人感覺更親切呢。又比如附錄裏李歐梵也批評到的新天地,藉著懷舊的殼進行著最標準化的商業運營。倒是前兩天去的泰康路,還更有點上海弄堂的原汁原味。
評分2008年8月15日購於復旦大學學人書店 | 大一大二曾藉閱,草草翻過,無甚感觸
評分中間關於文學的部份被我忽略跳過瞭 我不大喜歡對於虛擬的文學的分析
評分這生動輕快的想象力
評分30年代的上海,已經擁有豐富的現代生活。作為一個多國殖民下的城市,無可避免地“和世界最先進的都市同步瞭”。一開篇就為我們繪製瞭一張80年前的城市文化地圖—外灘的萬國建築群;南京路上的先施和永安;法租界裏的咖啡館;愈夜愈美麗的歌舞廳;外國人雲集的公園與跑馬場;還有被奉為時尚指南的《良友》雜誌…這些十裏洋場的真實圖景,不過迎閤瞭殖民文化的內在訴求,“構成瞭上海城市文化的中心部分”。李歐梵對舊時上海的城市還原,無疑是精確而又全麵的。既未誇大其辭,也不厚此薄彼,對於穿梭在石庫門與弄堂之間的市井百姓來說,外麵的世界就像一攤抹在素麵上的脂粉。脂粉是外國進口的,臉上的皮膚卻是實打實的“中國製造”。所選取的,恰恰是與上海有著深厚淵源的人物,因而在“摩登”的層麵上也更具說服力。
上海摩登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