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溥(1454年~1504年)字渊渊,号锦南,明朝朝鲜全罗道罗州(即今韩国务安郡)人,24岁中进士第三名,29岁中文科乙科第一名,1487年任朝鲜弘文馆副校理(五品官员),奉王命赴济州岛执行公务。明弘治元年(1488年)闰正月初,因其父去世渡海返家奔丧,与同船的从吏、护军、仆人、水手等42人,不幸遭风暴袭击。漂流海上并最终在中国官员和百姓的帮助下返回朝鲜。《漂海录》即是其这次遭遇的沿途记录,是研究中国明代历史的重要史料。
发表于2025-05-25
漂海录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图书标签: 历史 朝鲜 国外汉文 明代 燕行 社会 史料 中国古典
朝鲜汉文古籍。明弘治元年(1488年)闰正月初,因其父去世渡海返家奔丧,与同船的从吏、护军、仆人、水手等42人,不幸遭风暴袭击。崔溥等在海上漂流14天,依靠“或细嚼干米,掬其溲溺以饮”维持一线生命,最后漂至“大唐国浙江台州府临海县界”(1940年三门建县前分别属于临海、宁海两县)。崔溥一行登陆之初被疑为倭寇,后送“桃渚所”经审查排除嫌疑,即受到中国官员和老百姓的礼遇和护送,自台州走陆路经宁波、绍兴至杭州,由杭州沿京杭大运河行水路至北京,再由北京走陆路至鸭绿江,返回故国。崔溥在中国经留4个半月,行程4000余公里。回国后用流畅的汉文,以日记体叙写这一南北经历《漂海录》,为朝鲜国王提供“内参报告”,全书约5.4万余字,涉及明朝弘治初年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交通以及市井风情等方面的情况,是研究中韩友谊关系及中国明朝海防、政制、司法、运河、城市、地志、民俗的重要历史文献,被称:“摹写中原之巨笔”。
扫得特别快。虽然漂流挺惨刚到中国也挺憋屈的,但还是想问记得这么清楚这真的不是间谍嘛(笑)。另有些字词句读似乎不太对啊…稍记了下等忙完再回来查…
评分事无巨细的游记,其记述的南北风貌之异于今亦差异甚小;而海寇之患与运河之害更是明朝痛病之处。不过看来至少当时半岛上层就开始推崇檀君创世说并把高句丽甚至渤海历史挂在自己头上觊觎东北了。
评分这本书写的实在是太精彩了,都可以拍成电视剧或电影了,古朝鲜人中文底子着实扎实。
评分事无巨细的游记,其记述的南北风貌之异于今亦差异甚小;而海寇之患与运河之害更是明朝痛病之处。不过看来至少当时半岛上层就开始推崇檀君创世说并把高句丽甚至渤海历史挂在自己头上觊觎东北了。
评分溢出的等级意识,大运河之旅,学识渊博的傅千户,动辄受杖的武官们,扬南抑北的评价,朝鲜人对高句丽历史的危险情结
漂海录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