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1892-1940)犹太人。他是20世纪罕见的天才,真正的天才,是“欧洲最后一名知识分子”。本雅明的一生是一部颠沛流离的戏剧,他的卡夫卡式的细腻、敏感、脆弱不是让他安静地躲在一个固定的夜晚,而是驱使他流落整个欧洲去体验震惊;本雅明的孤独是喧哗和运动背景下的孤独,这种孤独既令人绝望,又摧发希望,本雅明的写作就永远徘徊在绝望和希望之间,大众和神学之间,这种写作因此就获得了某种暖昧的伦理学态度。暧昧正是本雅明的特性之一,他的身份,他的职业,他的主题,他的著述,他的信仰,他的空间,他的只言片语,都不是确定的,都是难以分类的。真正确定的,只有一点,那就是他的博学、才华和敏锐的辩证融会,正是这种融会,留给了20世纪一个巨大背景和一个思考空间。
发表于2025-02-02
启迪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刚读完大部分的第二遍,其中论波得莱尔的几个母题和普鲁斯特的形象两个章节未读。第一遍读完对本雅明的印象只有导言部分的零星内容,其中的文章,读完着实‘毫无感觉’。最为关注的是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这一节。 读完第一遍不久,看到南大艺术研究部组织的陈平老师关于李格...
评分不出意外,这本本雅明文选,也是寥寥数人做了评论。本雅明是20世纪德国最伟大的知识分子之一,而汉娜·阿伦特也以他平庸之恶的最有名论断成为学术大家。 翻开这本文集,我们发现,本亚明对19-20世纪伟大的文学家门,都做了研究和点评,其中有大名鼎鼎的弗兰茨卡夫卡,普鲁斯特...
评分汉娜-阿伦特编,当时她在美国默默无闻,通过引介本雅明和著述逐渐获得了声望。而本雅明,似乎在她心目中是与尼采和海德格尔可以交手的人物。尽管本雅明是一个现实生活中的逃兵,一个集市中的流浪艺术家。 似乎本雅明热度很高,这本08年出的书已经有了电子版。张旭东的前言倒是...
评分 评分题记:本雅明在这篇文章中引用一则谚语说:远行人必有故事可讲。但他的意思其实是想说:能工巧匠必有故事可讲。能工巧匠来自遥远的过去(因为他们的手艺世代相传),正如水手商人来自遥远的国度,他们都知道很多普通人所不知道的故事和秘密,因此都有故事可讲。 ...
图书标签: 本雅明 哲学 文化研究 阿伦特 张旭东 现代西方学术文库 文化 汉娜·阿伦特
本书是《现代西方学术文库》系列之一的《启迪(本雅明文选》分册,书中具体收录了:《从“资产阶级世纪”中苏醒张旭东》、《瓦尔特·本雅明:1892-1940汉娜阿伦特》、《论尼古拉·列斯克夫》、《论波德莱尔的几个母题》等文章。
用他自己的话来评价他的作品,“内容和语言像果实和果皮一样结合成一体”,他需要被转移至一个更确定的语言领域。洞察力自然是没话说,本雅明论卡夫卡“每个姿势本身都是一个事件,甚至可以说是一处戏剧”,“只有一点是肯定的,他并不了解这种暴力”,无一不是自"作家对作品的意识"这个奇妙的领域展开的最有意思的解读。然而在他最著名的论波德莱尔的文章中,却走到了文本意象—经验这样一个时代的角度,精神的紧张被掩盖的天衣无缝,无论是对语言,历史主义,艺术,经验匮乏,救赎,所有的都看不到。这个人真是想让人不计一切代价去靠近,扒掉他的皮,吞下去。文本密度太大,要一读再读。另:本书的翻译有点糟糕。
评分有的人的小说是迷宫,本雅明的文学批评也是迷宫。迷人,但拒人以千里之外,总要用心,耐心,不厌倦,才得以揭开真颜。
评分其实当时张旭东的译笔真的不咋地
评分阿伦特的导言写得真漂亮。
评分终于断断续续读完。最喜欢《历史哲学论纲》,其实每篇都极好。在一年前我琢磨着怎么彻底离开中文系去哲院读西马的时候,是本雅明和伊格尔顿让我看到了文学批评领域的革命性,使我留了下来并且很开心。没看懂的地方其实挺多的……翻译和原作肯定都有锅,张旭东说话总是这风格……以及觉得这个集子里的很多主题是可以跨文章互相沟通的。一定会常常重读!
启迪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