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浙江宁波人,1942年生于天津,中国当代作家、画家和文化学者。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已出版各种作品集二百余种。代表作《啊!》《雕花烟斗》《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神鞭》《三寸金莲》《珍珠鸟》《一百个人的十年》《俗世奇人》等。作品被译成英、法、德、意、日、俄、荷、西、韩、越等十余种文字,在海外出版各种译本四十余种。
发表于2025-04-22
冰河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第一本《一百个人的十年》,这是第二本,第一个十年,1966-1976年,215页,100千字,感触最深的是“文学的本质是用光明照亮黑暗,还有,文学的本质必须服从心灵”、“艺术是目的,不是工具”、“赝品中也会有些许的真实”,文革+唐山大地震,一家人能幸存下来,再写出这些作品...
评分最近这段日子坚持阅读,前前后后读了冯骥才先生的《无路可逃》和《一个人的一百年》,还有金宇澄先生的《繁花》。在阅读这三本书的时候我不断地反思与查阅资料,对我们国家在六七十年代经历的那一段历史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 我觉得个人属于这三本书的隐含的读者,书中作者...
评分那场浩劫改变了太多人太多人,改变了加害者,也改变了受害者。父亲2000年去世,到现在20年了,一些问题始终困扰着我,为什么父亲去世后,身边的亲人突然“不亲了”?为什么亲人们说话这么尖酸刻薄,侮辱加讽刺?他们的答案是他们小时候就是这么过来的。说出身不好,生活也困难...
评分第一本《一百个人的十年》,这是第二本,第一个十年,1966-1976年,215页,100千字,感触最深的是“文学的本质是用光明照亮黑暗,还有,文学的本质必须服从心灵”、“艺术是目的,不是工具”、“赝品中也会有些许的真实”,文革+唐山大地震,一家人能幸存下来,再写出这些作品...
图书标签: 冯骥才 人民文学出版社 随笔 中国文学 中国 文革 文革題材 中文简体
我计划要写的这一套书有五本,先后是《无路可逃》(1966-1976)、《凌汛》(1978-1979)、《激流中》(1979-1989)、《搁浅》(1989-1994)、《漩涡》(1995-2015)。五本书连起来是我五十年精神的历史。我已经提前把第二本《凌汛》写出来出版了。现在写《凌汛》前的十年《无路可逃》。这本书很重要,没有这冰封般无路可逃的绝境,就没有后来排山倒海的凌汛。
好了,历史在我身上开始了。
文革,让那一代人听着都会闻风丧胆的十年,之前看过很多都是有关知青上山下乡的,那些作者写起来极其小心,或许是怕若干年后翻旧账吧。 有一次和一位老师聊天,想让他给我讲讲那十年,毕竟是他经历过的时代,他也只是笑笑说,一句两句说不清楚。真的是说不清楚还是不愿意说不敢说呢? 文革道歉。是我在一本书里看到的,这个词语重新提醒我们应该正视历史。不是真正的为谁道歉,或许我们这一代人永远不会明白真相,我们不求历史真相,只求反思,不要为后世留下任何复制的痕迹。
评分素材
评分素材
评分最弥足珍贵的是它的见证和祭奠,五十年后仍能被人看见。
评分冯骥才先生把一小部分那个时代的回忆用文字表达出来无疑是需要勇气的。这本书是不会让某些读者尽兴的。作者下笔平实冷静,在我看来是带着极大克制的,所以并未将自己的情感表现彻底,当然,如果尽然表现个人情感,似乎是不允许的。那个时代能扛过去的人,可能不仅仅是“聪明人”,还得是命硬的人。 能看到的太少,能知道的也太少,但凡知道了一点点,就总是那么一点点,久而久之,麻木不仁。
冰河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