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銘,加州理工學院博士,浙江大學教授,神經生物學傢。著有科普作品《生命是什麼》《上帝的手術刀》與《吃貨的生物學修養》。主講《得到》APP“生命科學50講”等音頻課程。《巡山報告》專欄主筆,長期追蹤全球生命科學的最新進展。
1、“21世紀是生命科學的世紀”,生命科學研究已經迎來瞭大爆發的時代。如果你對層齣不窮的科學名詞感到陌生,如果對醫學新進展感到好奇,對幾天之內就能發生大反轉的科學事件感得睏惑,這本《巡山報告》正是為你而來。
2、哪些是這一年當中必須瞭解的生命科學大事件?艾滋病能被徹底治愈?死亡之後大腦的部分功能還能恢復?同性戀基因被找到瞭? 已經30年沒有抑鬱癥新藥上市?活到90歲,50%的人會換上阿爾茨海默癥,而現在,有效藥物的數量是0?如果去做基因檢測,會遇到多大的風險……你將讀到全球生命科學的前沿研究;跌宕起伏的科學故事;科學故事背後的深刻邏輯;科學、商業、倫理和道德的糾纏和角力。
3、這是一本內行寫給外行的書,撥開迷霧,讓外行能辨明真假,學會科學傢的思考方法,舉一反三,少交智商稅。這是一本寫給醫藥、生命研究從業者的書,從中可以看到曆史沿革與發展未來。這是一本寫給全人類的書,我們每個人,我們人類這個物種,關乎個人和物種的未來,究竟什麼能做?什麼又不能做?
4、《得到》app同名專欄,韓啓德、何帆、饒毅聯袂推薦
《巡山報告》是王立銘教授一個宏大的科學寫作計劃,他計劃用30年的時間,持續觀察和分析全球範圍內生命科學的最新進展和重大事件,按年整理成書。《基因編輯嬰兒:小醜與曆史》是這個係列叢書的第一本。王立銘教授梳理瞭這一年當中可能影響整個人類的26個生命科學大事件,重點剖析瞭其中8個。他用內行的專業眼光撥開迷霧,還原事件的真相,使讀者從這些生動事件中明白其中的科學邏輯,瞭解人類的生命科學探索已經達到何處,又將走嚮何方。
我們明年見。
發表於2025-04-25
巡山報告•基因編輯嬰兒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巡山報告》激起瞭我強烈的健康意識, 首先強化瞭微生物的威脅意識,正如我父親說的,微生物在自然界就是起到分解弱者的作用,我不要讓自己成為精神上、身體上的弱者,被微生物侵蝕瞭。其次現在的醫療水平也救不瞭過弱的人。最後,前端科學真是精彩,小醜與曆史的發展之間,蘊...
評分眼下基因測序非常流行,如果有商傢邀請我做基因測序我到底該不該去?我時常因為一些類似大事件而感到惶惑與無力,因為我對世界的想象總是落後於世界本身,然後把我炸齣認知的邊緣,希望能有第三隻眼睛看明白這些大事件。王老師的《巡山報告》完全滿足瞭我對生命科學最新進展和...
評分在當今時代,生命科學技術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瞭深遠的影響,同時也給我們帶來瞭一個巨大的難題。生命科學技術的發展是一把雙刃劍,進則可以帶動醫學技術的發展,將人類從各種痼疾中解救齣來,提高生活質量,造福人類;但退則可能突破人類的道德和倫理底綫,影響整個人類乃至社會...
評分衣食足而求健康長壽,隨著物質水平的提高,人們很願意為健康投資,甚至因這種心情誤入保健品傳銷和無證微商的陷阱。披著生物學前沿研究的外衣,許多産品和治療方案令人無從甄彆,我們真的能替自己的健康做主嗎? 在這樣的現實環境下,生物學傢王立銘的“巡山報告”是個很有價值...
評分【藏書閣打卡】 一、基因決定瞭什麼 人的身高80%由基因決定;智商70%~80%由基因決定;甚至決定一個人性格是內嚮還是外嚮、政治傾嚮是保守還是自由主義、乃至男性婚後會不會齣軌:研究發現,一個英國公民投票給保守黨還是工黨,基因貢獻瞭57%的影響因素;而一個男性在婚姻中是...
圖書標籤: 科普 基因科學 醫學 生物 醫學倫理 生物學 基因 文化
王立銘教授寫的科普讀物流暢好讀,對外行來說也很方便進入。最初是封麵吸引瞭我,讓我想起瞭一年多前沸沸揚揚的賀建奎事件。我還清晰地記得在最初媒體關於基因編輯嬰兒“世界第一”的贊譽聲報道之後,在許多小老百姓還不明所以為其歡呼的時候——迅速地,一個大反轉式的,許多科研人員是如何發齣瞭震驚和譴責的聲音。在19年的年底,這個事件有瞭一個短暫的句號:賀建奎獲刑三年。 如果僅僅譴責,那麼我們會錯過一個非常好的瞭解生命科學的機會。王教授寫的這一係列“巡山報告”(說會寫30年噢,每年結集成書),所做的意義是在孤立事件之外,去深入剖析這些生命科學大事件中更為深層的啓示。譬如為何賀建奎不妥,而同樣編輯瞭基因的鄧宏魁團隊又是值得鼓勵的(編輯基因是籠統說法,他們有彆)。以及,這些科研的曆史過去和可以有的展望。
評分讀完,對於基因編輯有瞭大概的認識
評分【藏書閣打卡2020.13】之前聽過一個新奇的理論,說我們自己想吃什麼想做什麼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大腦或者人體的想法,而是人體內的細菌或者微生物的需要。這本書用通俗的話語,嚴謹的邏輯性帶領我們領略瞭人體和人體微生物、基因等等之間的關係,並多次錶達瞭對倫理陷阱的擔憂。有時候覺得人體發展成如今的樣子,有限製的聽覺味覺視覺等,這對人類本身就是一個保護。再推一下《西部世界》這部美劇關於“基因造人”的科幻想象。
評分【藏書閣打卡2020.13】之前聽過一個新奇的理論,說我們自己想吃什麼想做什麼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大腦或者人體的想法,而是人體內的細菌或者微生物的需要。這本書用通俗的話語,嚴謹的邏輯性帶領我們領略瞭人體和人體微生物、基因等等之間的關係,並多次錶達瞭對倫理陷阱的擔憂。有時候覺得人體發展成如今的樣子,有限製的聽覺味覺視覺等,這對人類本身就是一個保護。再推一下《西部世界》這部美劇關於“基因造人”的科幻想象。
評分如果不是羅振宇風格的書名,估計會更好。迫切希望抑鬱癥和老人癡呆癥能找到病因,畢竟我或者我爸屬於老人癡呆癥高危……
巡山報告•基因編輯嬰兒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