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东,1955年生,江苏徐州人,现任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副院长。早岁师从思想家李泽厚,曾先后任教于浙大、南大、中国社科院、北大,讲学足迹遍及亚美欧澳各洲;除国学领域外,所治学科依次为美学、比较文学、国际汉学、政治哲学、教育学,晚近又进入艺术社会学;发表过著译作品近二十种,如《思想的浮冰》《再造传统》《引子与回旋》《悲剧的文化解析》等;创办并主持了“海外中国研究丛书”“人文与社会译丛”及《中国学术》杂志。
发表于2025-02-25
前期与后期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图书标签: 知识分子 社会学 文学理论 大陆 2020 教育 思想 思想史
清华国学研究院副院长刘东教授
*以独特视角探讨学者从前期到后期的发展
断裂还是延续?一生中的前期与后期有着什么样的关系?贝多芬、张爱玲、孟德斯鸠、朱熹等天才作家经历了怎样的创作生涯?
*深刻反思当下学术状况,阐发人文学者应有的治学之道
在急功近利的学术氛围中,在以发表、职称、引用率为重的学术机制中,人文学者应如何自处?如何协调世俗利益与学术追求?
《前期与后期》是清华大学国学院刘东教授以独特视角研究思想史,深刻反思当今人文学科学术状况之作。刘东教授认为,对于人文学者来说,创作生涯的前期与后期同样重要,从前期到后期是一个自我修养、磨炼心性的过程。在前期,需要视野的确立与充分的积累;而后期,则是一个在大量积累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发挥,走向成熟,释放出更多创造性的过程。有志于学术的学者,应该有所坚守与执信,不必在意短期、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而在学术生涯的后期,要以刻苦与坚忍,坚持进行“后期写作”。
谈论作家或思想家的“前期与后期”以及这个视角所展示的生命意识的连续与断裂,以作者清华国学教授的身份,引经据典、博言宏论,不在话下,很有哲理。不过,这个总论点和论证的思维过程,也恰好证明了人文学术“蹈虚”性带来的空落。读文章的我尽管能领略却不怎么好履践。这部作品的样本例子,贝多芬、北岛、张爱玲等的前期与后期,解读、误读、修正与诠释,这些实例分析要比难以说服的论题本身更具启发性。
评分儒家文化批评,对当今之世做学问尤有启发。
评分谈论作家或思想家的“前期与后期”以及这个视角所展示的生命意识的连续与断裂,以作者清华国学教授的身份,引经据典、博言宏论,不在话下,很有哲理。不过,这个总论点和论证的思维过程,也恰好证明了人文学术“蹈虚”性带来的空落。读文章的我尽管能领略却不怎么好履践。这部作品的样本例子,贝多芬、北岛、张爱玲等的前期与后期,解读、误读、修正与诠释,这些实例分析要比难以说服的论题本身更具启发性。
评分。。。。坐冷板凳,腰间盘突出等着你哦
评分儒家文化批评,对当今之世做学问尤有启发。
前期与后期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