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伦•克尔凯郭尔
Søren Kierkegaard,1813—1855
丹麦哲学家,诗人,基督教神学家,“存在主义哲学之父”,后现代主义先驱。他可谓19世纪最具创造力的哲学家之一,但其观点又处于主流思潮之外,生性浪漫忧郁,是哲学史上偏居一隅的人物。出生于哥本哈根富裕牧师家庭的他,从小体弱,略有畸形,27岁时与心上人订婚又悔婚,至死单身。克尔凯郭尔终身隐居哥本哈根,专事创作并署以不同笔名。著有《恐惧与颤栗》《非此即彼》《致死的疾病》《爱的作为》《哲学片断》等,涉及宗教、哲学、伦理学、心理学等,范围甚广,兼具思辨性与文学性。
王柏华
北京大学比较文学博士,现任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副教授、文学翻译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世界文学、翻译研究、中美文学关系、比较诗学。近年来主攻美国女诗人狄金森及其跨文化阐释,与狄金森国际学会(EDIS)合作主持“狄金森国际合作翻译项目”,主编《栖居于可能性:艾米莉•狄金森诗歌读本》,译有《心爱的》《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我的战争都埋在书里——艾米莉•狄金森传》《多元文化时代的比较文学》等。
发表于2025-01-20
重复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现代哲学已经习惯于把重复解释为一种差异运动,但无论是在被凝视的重复还是在主体的重复中最先被要求的总是一种对永恒性的忠诚而非对差异之肯定,差异为重复之结果而非动因,重复首先作为对正义良善之事之肯定而发生。在约伯的案例中存在着三种重复——话语之重复、至福之重复...
评分康斯坦丁.康斯坦丁努斯为这年轻人给出了忠告,而这年轻人最终决定离开爱人,以便在理想的形式中对她回忆。《重复》其实蕴含了基尔克郭尔本人与瑞吉娜·欧伦森间的婚约故事。 《重复》的形式可以算是一部小说,在这部小说中,两个故事贯穿编织在一起:在一条线索中,“重复”被...
评分《重复》出版于 1843 年,这本小册子虽是克尔凯郭尔的一部假名作品,但在他的全部作品中却占有突出地位,因为它与其个人生活密切相关:他要借这部作品彻底解决与蕾琪娜·奥尔森( Regine Olsen)的痛苦关系,并为自己的生活树立起明确的奋斗目标——“重复”。 1841 年 10 月 1...
评分如何发展出一个成熟的形象——殷小烽,需要许多手段和描绘。形象要以不同的方式去理解和想象,并且试探自己的态度,最佳的那一个会在重复之中产生。最佳的创造:一个整体上不可分割的印象,与人格结合在一起,是谁超越了谁呢。里尔克,成了故事的诗不可读,成了诗的故事可以...
评分(旧文,近日补读克尔凯郭尔导读,有所触动,上传留档。) 克尔凯郭尔的瞬间 海德格尔将本真的生存刻画为一种向死存在,此在在先行的决心中返回到自身具体的、实际的处境,这一决心是以瞬间这种当前化的方式开展的。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提及了克尔凯郭尔的瞬间概念: ...
图书标签:
理解克尔凯郭尔的绝佳入门读物
“存在主义之父”、19世纪著名丹麦哲学与神学家
克尔凯郭尔克氏假名虚构作品,一场冒险的心理学实验
复调式论证哲学意义上的“重复”
【内容简介】
《重复》出版于1843 年,这本小册子是克尔凯郭尔的一部假名作品,在他的全部作品中却占有突出地位 ,因为它与其个人生活密切相关:他要借这部作品彻底解决与蕾琪娜•奥尔森(他们曾订婚,后克氏解除婚约)的痛苦关系,并为自己的生活树立起明确的奋斗目标——“重复”。
克尔凯郭尔以康斯坦丁•康斯坦提乌斯为假名,借由实验者的角度反观自身,虚构出一个年轻人为爱情所困的故事,并以书信体的形式,论证了哲学意义上 “重复”这一概念,从而回答了“重复是否可能,它有何价值,有什么东西在重复之时获得或失去”。
克尔凯郭尔这朵奇葩
评分克尔凯郭尔的文风真的太喜欢了。感觉就好像是自己在写自己。 重复和回忆是同一种运动,只是方向相反:回忆是往后的重复,而真正的重复则是向前回忆。 重复的辩证法的要义就是“去生活”
评分回忆 重复的回忆
评分整体写的很散,像是在读日记。“重复”是一种螺旋上升的运动,或许可以类比于黑格尔的正反合,其中的“反”在克尔凯郭尔这指向一种超验的“磨难”,即是约伯所遭受的来自上帝的不明就里的夺取。而在经历过这样的磨难而未被击倒后,即迎来了精神的升华,或者说对一切更加深刻的理解。
评分混乱的读后感:向前的重复/存在/实存/如何—存在/肉鸽游戏之特性/“主体的意志和自由:凭借自由行动开启一个新的事件序列,让某物再次进入实存。他想要的重复是存在与思维之同一。”
重复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