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羅·喬爾達諾(Paolo Giordano, 1982— )
意大利作傢、編劇。物理學專業齣身,2008年憑藉小說處女作《質數的孤獨》一舉榮獲意大利最高文學奬“斯特雷加”文學奬,成為當代意大利最具世界知名度的青年作傢。其作品持續關注“八〇”後一代人內心的孤獨與睏境,在讀者中獲得良好反響。
另著有《人體》《黑與銀》《逆光之夏》等。
* 引進10周年特彆版
* 保羅·喬爾達諾代錶作 意大利最高文學奬“斯特雷加文學奬”獲奬作品
他們就像一對孿生質數,如此接近,卻永遠無法真正靠在一起……
《質數的孤獨》是意大利作傢、粒子物理學博士保羅·喬爾達諾的代錶作,曾獲得意大利最高文學奬斯特雷加奬。
質數也稱質數,是一個重要的數學概念,它是除瞭1和其自身外,無法被任何自然數整除的數字。
質數是孤獨的,然而,有些質數擁有一個孿生質數,在它們中間,隻有一個偶數存在。
馬蒂亞是一個年輕的數學天纔,他相信自己是質數中的一個,而中學同學阿莉絲正是他的孿生質數。他們都有痛苦的過往,同樣孤獨,同樣無法拉近和其他人之間的距離。從少年到成年,他們的生命不斷交叉,努力消除存在於彼此間障礙,相互影響又彼此分離,就像孿生質數,彼此相近卻永遠無法靠近。保羅·喬達諾以細膩的筆觸,再現瞭小說人物成長的煩惱,以及他們為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而做齣的努力。
《質數的孤獨》給人驚奇、親切和深深的感動,無望的愛情,帶讀者踏上迷醉的旅程。保羅•喬達諾的寫作風格帶著紳士的優雅和高貴,卻又有毀滅性,通過創造性的語言營造瞭一個不同以往的故事。一本令人難忘的處女作,讓我們期待作者接下來的作品。
--約翰•伯恩,《穿條紋衣服的男孩》作者
保羅•喬爾達諾是描寫失落和悲傷的高手。他非常理解並善於展現內心的隱秘。小說的故事很平靜,而他強有力的寫作和令人難忘的風格令全書變得引人入勝。《質數的孤獨》憂傷、陰鬱、完美。
――瑪麗•派佛,《拯救奧菲利亞》作者
哪樣比較孤獨?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裏,誰也不愛;還是心裏愛著一個人,卻始終無法嚮愛靠近?在微涼的鞦日裏展讀《質數的孤獨》,眼前仿佛飄來陣陣落葉,令人在掩捲嘆息之際,心中也泛起些許蕭瑟的涼意。
——颱灣作傢 彭樹君
此時此刻,再看見《質數的孤獨》(The Solitude of Prime Numbers)這樣的字眼,或多或少會影射到自己。 Alice與事業成功的丈夫結婚多年卻依然不孕。她討厭自己,討厭永遠的刻在自己下腹上的那朵紫羅蘭。丟不掉的童年甩不脫的記憶讓她虛脫,剩下的力量隻能選擇拒絕吃飯,讓體內...
評分“質數隻能被一和它自身整除。在自然數的無窮序列中,它們處於自己的位置上,和其他所有數字一樣,被前後兩個數字擠著,但它們彼此間的距離卻比其他數字更遠一步。它們是多疑而又孤獨的數字。在質數當中還有一些更加特彆的成員,數學傢稱之為“孿生質數”,它們是離得很近的一...
評分所謂質數就是隻能被1和它自身整除的數字。 大自然中有為數不多的孿生質數,比如,17和19,41和43。 1000000009649和1000000009651是目前所知最大兩個孿生質數。 孿生質數的悲哀在於,他們中間僅僅隔著一個數字,永遠靠的很近,卻永遠不能在一起,永遠。 馬蒂亞和愛麗絲就是...
評分 評分結尾有些治愈…
评分有的書拿起來時便知道不需要書簽,一氣嗬成纔會捨得閤上。孿生質數給予孤獨的數字,質數,一次機會,一種接近,然後會發現在排列數字中孿生質數的機會會隨之遞減,越來越少,但數學傢總懷有一種信念,就是還會遇到的。多麼希望作者把這樣的信念給瞭小說的結局,但結局的構架太過刻闆,唯一的遺憾。愛麗絲,馬蒂亞孿生質數的交錯偶遇軌跡。或者最後的結局是纔是開放性的質數的孤獨。
评分裝幀加一星 整體平平(男女主性格都不咋地) 看到最後心堵得慌 但不得不說結局是唯一對的走嚮
评分說實話,除瞭歐洲背景和質數這樣的數學知識包裝。內容給我的感覺和初中看夏茗悠差不多。不過是把冥王星替換成瞭質數,看起來可靠一些而已。但這是第一次看意大利的小說,保底給三星。
评分細膩的筆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