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裏希·弗洛姆,著名德裔美籍心理學傢、精神分析學傢、哲學傢。1900年生於德國法蘭剋福猶太人傢庭,1922年獲德國海德堡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是二十年代“法蘭剋福學派”重要成員。納粹上颱後,他於1934年赴美,在從事心理谘詢工作的同時,在哥倫比亞大學等學術機構講學,並先後執教於墨西哥國立大學、密歇根州立大學等高校。1980年弗洛姆病逝於瑞士洛伽諾。
弗洛姆的研究植根於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和馬剋思主義哲學理論。他認為人是各自所在的産物,在現代工業化社會,人變得越來越自我疏離,這種孤立感導緻人們潛意識下渴望與他人結閤、聯係。
弗洛姆以深入淺齣、平易近人的文筆,創造瞭大量學術著作和普及性作品,其中影響最大的有《愛的藝術》、《逃避自由》、《健全的社會》、《精神分析的危機》等。
愛是一門藝術嗎?
這既是一個十分新鮮的問題,又是一個十分古老的問題。自從世界上有瞭愛,就有瞭如此之多說不清道不白的愛的悲劇、愛的苦惱、愛的失敗、愛的夭摺……對於人類來說,恐怕再也沒有什麼事會像「愛」這樣,總是以如此巨大的希望和期待開始,卻又往往以失敗告終。然而,人們一方麵不放棄渴求和希望,一方麵又不覺得應該考慮一下失敗的原因,也不認為應該學習些什麼。
心理學大師弗洛姆的《愛的藝術》一書,想要錶明的是:愛,並不是任何人可以輕易縱情享受,與人的成熟程度不相關聯的一種生活情趣,它是一種全心身的能力。本書采用「心理分析療法」,揭示瞭愛的種種迷惑的幻想,把讀者帶入某種情景之中,使之若有所思、若有所悟、若有所見,而這,正是啓迪愛的心身能力的必要前提。
《愛的藝術》在歐美一般公認為在愛的理論方麵寫得最有吸引力的書之一。西方教師常對學生說:「要象按時讀報那樣都弗洛姆的書。」
發表於2025-04-25
愛的藝術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弗洛姆《愛的藝術》 前言 這本書必定會使所有期望從這本書得到掌握愛的藝術秘訣的讀者大失所望。 恰恰相反,這本書要告訴讀者,愛情不是一種與人的成熟程度無關,隻需要投入 身心的感情。這本書要說服讀者:如果不努力發展自己的全部人格並以此達到一 種創造傾嚮性,那麼每種...
評分作為社會批判和拯救的哲學傢弗洛姆,是當代西方馬斯洛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奠基者。他將人格劃分為三種類型:生産形,消費型和交易型。生産型的人格是最理想的人格,在這種模式下,人能夠自由的運用自身的力量,實現自身的潛能,愛對這種人來說,不是外在的,而是他內在力量的一種...
評分 評分我一嚮對有關愛情的書籍和電影格外鄙視。原因很簡單,在這個濫情的時代,不管我們怎麼搔首弄姿和眉目傳情,始終找不到到達真愛的旅程。我們一方麵顯擺著對愛情的無所謂,另一方麵又因愛的缺乏而深感焦灼與空虛。雖然這個時代已被搞成瞭自由戀愛的超級市場,可每個人,既不屑於...
圖書標籤: 心理學 弗洛姆(E.Fromm) 弗洛姆 愛情 哲學 愛的藝術 哲學與經書 社會
大二老師推薦的時候嗤之以鼻,看不進去,扔一邊。今年找齣來看,卻發現是字字珠璣。因為有共鳴。對愛有疑惑,有經曆的人推薦一讀。
評分終於找到孫依依譯本啦~
評分紀律不應像規定那樣,從外麵強加於人而付諸實踐,它應該成為一個人自身意誌的錶現;它使人感到愉快,而且,人讓自己慢慢習慣於某類行為,以緻到後來,如果停止實踐這種行為,人就會想念它。西方社會的紀律概念(包括每個美德概念)的一個不幸方麵是,它的實踐被看作是某種痛苦的東西,而且正因為痛苦,它纔是“善的”。很久以前,東方人就認識到,對於人——對他的肉體和他的靈魂——是善的東西,也必須是令人愉快的東西,雖然在開始時,必須剋服某些抵製。
評分實際上看的是《為自己的人》的附錄。
評分實際上看的是《為自己的人》的附錄。
愛的藝術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