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安·卡洛斯·奥内蒂(Juan Carlos Onetti),乌拉圭小说家。生于蒙得维的亚。20岁时迁居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此后一直往返于两国首都之间。曾为英国的路透通讯社工作,并任乌拉圭激进的《前进》杂志和阿根廷《请看与请读》杂志编辑。1939年发表第一部小说《井》。重要作品有《短暂的生命》(1950)、《无主的土地》(1941)、《为了今天晚上》(1943)、《生离死别》(1954)、《为了一座无名的坟丘》(1959)、《造船厂》(1961)、《那么可怕的地狱》(1962)、《象她那样悲哀》(1963)、《收尸人》(1964)和《障碍》(1973)等。他是拉丁美洲城市小说的创始人之一,在创作思想上受法国作家塞利纳和美国作家福克纳等人的影响,作品充满悲观情调和对人生的冷嘲热讽。在表现技巧上,经常运用内省式的独白,并对时间和空间进行并列、重叠乃至前后颠倒的处理。他的作品几乎全部是以蒙得维的亚和布宜诺斯艾利斯为背景,描写大城市中令人窒息的生活。他笔下的人物都是幽闭在居室、夜总会和办公室之中的失意者。为了寻求解脱,他们常常沉浸于对放荡的青年时期的回忆和不切实际的幻想,从而更加感到孤独
发表于2025-01-22
造船厂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相比起那个时代其他已经失去的或仍健在的拉丁美洲大师们(包括“大爆炸”四主将,卡彭铁尔,萨瓦托,多诺索,萨克雷斯,亚马多,巴斯托斯等,甚至是阿斯图里亚斯,波拉尼奥等),奥内蒂的文字是绝对不容易品读的。 让人看看就有点摸不着头脑,不太严谨,不太松散,但又绝对不是...
评分文/严杰夫 【平媒已发】 对于布宜诺斯艾利斯(Buenos Aires)最早的印象,来自于王家卫《春光乍泄》里那些暧而蜿蜒的街巷。所以,此后在我的脑海中,这座阿根廷的首都,博尔赫斯的故乡,始终给我一种情欲四溢的感觉。然而,直到读到胡安·卡洛斯·奥内蒂(Juan Carlos Onetti...
评分距离上次因豆瓣好友Onetti君在存在和慷慨馈赠而硬着头皮读完奥内蒂的两个长篇并写下评论占住豆瓣沙发已经过去了一年多。一年多,时间恍如未行,生活却变化的天翻地覆,所以更加叹服拉美人看待生活的态度与角度:没有比时间更加魔幻的东西,所以文学作品中的一切都与日常事一样...
评分距离上次因豆瓣好友Onetti君在存在和慷慨馈赠而硬着头皮读完奥内蒂的两个长篇并写下评论占住豆瓣沙发已经过去了一年多。一年多,时间恍如未行,生活却变化的天翻地覆,所以更加叹服拉美人看待生活的态度与角度:没有比时间更加魔幻的东西,所以文学作品中的一切都与日常事一样...
评分相比起那个时代其他已经失去的或仍健在的拉丁美洲大师们(包括“大爆炸”四主将,卡彭铁尔,萨瓦托,多诺索,萨克雷斯,亚马多,巴斯托斯等,甚至是阿斯图里亚斯,波拉尼奥等),奥内蒂的文字是绝对不容易品读的。 让人看看就有点摸不着头脑,不太严谨,不太松散,但又绝对不是...
图书标签: 拉美文学 奥内蒂 外国小说 Onetti 文学种种 拉美 Juan Carlos
毫无疑问,《造船厂》是胡安·卡洛斯·奥内蒂的代表作。这不仅由于奥内蒂本人格外垂青于它,文学史家们以及卡洛斯·富思特斯(《西语美洲薪小说》,1976年)、路易斯·哈斯(《我们的作家》,1986年)等深负众望的作家、评论家曾把它誉为拉丁美洲“文学爆炸”时期的上乘之作;而且还因为作品本身在“圣塔玛丽亚”系列小说和奥内蒂整个创作主涯中所占有的非常特殊的位置。首先,《造船厂》是“圣塔玛丽亚”系列小说中名副其实的“高潮”和“终局”,尽管其创作、出版时间先于《收尸倌》。也就是说,就情节而言,《收尸倌》在先,《造船厂》在后。《收尸倌》起于主人公拉森“经营下流生意”,终于他被驱逐出城;《造船厂》起于他回到阔别的圣塔玛丽亚后准备重新做人,终于他幻想破灭后在绝望中死去。为此,智利作家何塞·多诺索声称,要想真正理解《造船厂》,就必须“倒过来”读奥内蒂。然而《造船厂》又分明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独立本文。它一反常态,既没有前期作品的道德说教和人为的矛盾冲突,亦无后来者《收尸值》充满喜剧色彩的喧闹,情绪和氛围都是“空前绝后”的。它俨然是一出萨特式的现代悲剧,生存的欲望和完全异己的力量默默较量。而二者的悬殊又不可避免地决定了生活不可选择、不可逆转、不能周而复始。前面说过,拉森有过前科,曾受到准道德法庭的谴责和审判,然而他“浪子回头”,他要干一番事业——重振造船厂——,他试图被人理解也想理解别人——同加尔维斯及其妻子、彼得鲁斯及其女儿(即便人说她是个傻瓜蛋)友好往来,以诚相待——,他希望做一个正常的、普通的人——他要建立家庭,要娶安赫丽卡——,但是悲剧恰恰产生于希望和绝望之间。希望和绝望只一线之隔,一字之差(在西语中,绝望比希望只多一个前缀)。当拉森在残酷的现实中惊醒,梦幻已然破碎,希望荡然无存:造船厂是堆无可救药的废墟,彼得鲁斯是个地地道道的骗子,加尔维斯是个道貌岸然的小偷,安赫丽卡是具没有灵魂的躯壳……他于是不能不发出慨叹:圣塔玛丽亚疯了!然而圣玛塔玛丽亚在西班牙语中也即圣母玛丽亚。如果说尼采惊世骇俗地宣称“上帝死了”指的是“理性王国”的土崩瓦解,那么圣塔玛丽亚疯了岂不更可怕,更给人以世界未日即将来临的天启式终局定势之感。所有这些无不应证了奥内蒂的创作意图:让世人看到生活面临的威胁,“给世人敲响警钟”。其次,《造船厂》分明又是奥内蒂风格的完美体现。《造船厂》是一部典型的“后现代主义”作品,具有伊哈布·哈桑所说的模糊性、断裂性和凌乱性(《后现代转折》,1987年)。就人物而论,拉森便是个十分模糊的、难以捉摸的不确定形象,而且其不确定性决不只是他本身的性格矛盾和表里差异所使然的。其他人物,如彼得鲁斯·加尔维斯·安赫丽卡亦如此。他们的不确定性主要是由本文话语的含混性引起的。奥内蒂惯于运用虚拟式和模棱两可的形容词,在《造船厂》中尤甚。它们在人物与人物之间既架侨也筑墙,形成一种似能沟通却难沟通的尴尬局面。而且这种局面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本文和读者、读者和人物之间关系的断裂。或许这种断裂现象正是奥内蒂所追求、所希望的。此外,作品的凌乱性也是明摆着的。且不说情节如何散碎,时序如何颠倒,叙述者的角度如何变换,即便是人物对白也常常是断裂的、凌乱的(对白与独白混杂、独白与叙述交叉)。于是,“客观现实”和主观现实任意移位(以致读者恨难把握哪是人物的内心独白,哪是叙述者的客观叙述),人物、事件被无限分割,给人以游动、琐碎的印象。显而易见,奥内蒂比起其他拉美作家,更接近博尔赫斯,尽管他所追求的是一种与现实拉开了距离的超前艺术,表现了工业社会中跨国公司压垮民族工业、自我被无情阉割、抹杀的残酷现实;而博尔赫斯则高高在上,俯视人生和世界,表现出非凡的空灵和超脱。
造船厂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