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阿克洛夫(George A.Akedof),1966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现为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经济学教授,因在分析不对称信息市场方面作出的重要贡献,于2001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阿克洛夫的研究借鉴了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以及其他学科以确定经济学的影响和结果,他研究领域包括宏观经济学、贫困问题、家庭问题、犯罪、歧视、货币政策等。
罗伯特·希勒(Robert J.Shiller),1972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为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希勒在金融市场、行为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不动产等方面,著作颇丰。他和另一位经济学家Karl E.Case开发的Case-Shiller房价指数是衡量美国住房市场走势的主要指标。他的《终结次贷危机》、《非理性繁荣》和《金融新秩序》等著作是全球畅销书。
发表于2025-02-10
动物精神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阿克洛夫是因为试图理性地去衡量经济领域中的不理性行为而得的诺贝尔奖,而罗伯特希勒在中国更负盛名是因为他那本《非理性繁荣》的书。 这本书拖了很久刚看,是因为近期回国和朋友交流中又被朋友力荐了一把。 简要地把有感触的点记下来,算个小笔记吧。 首先说一下Animal Spiri...
评分在开卷八分钟看到推荐这本书,第一时间到手,拿起就放不下来。一本新宏观经济学的准学术作品能够做到通俗易懂,让一个没有经济学背景的人做到爱不释手着实不易。 Akerlof (2001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和Shiller(成功预测08金融危机爆发的非主流经济学家)70年后联手重提凯恩斯...
评分尽管难以量化和模型化,动物精神却是解释大萧条和当前危机的重要概念。不过,阿克洛夫和希勒动物精神的概念,似乎要比凯恩斯的概念更加宽泛也更加系统,他们试图创建一套基于动物精神的理论,并用它来解释现实的宏观经济现象和波动。他们的描述说明,现代市场经济对信心的依赖...
评分 评分1、有时候,我们被它麻痹,有时候它又赋予我们能量,使我们振作,克服恐惧感和优柔寡断。 2、他们把怀疑搁置一旁,而当每个人都这样做时,资产的价值就会升高,而且可能还会继续上涨。只要人们保持信任感,他们的冲动就不明显。一旦信心消失,浪潮消退,决策冲动就暴露无遗。 ...
图书标签: 经济学 行为经济学 心理学 经济 动物精神 金融 罗伯特·希勒 阿克洛夫
如果你看不懂当前的经济形势,如果你要跳槽却又担心失业,如果你想买房但总搞不清楚房价走势,如果你想投资股票但又怕股市暴涨暴跌,如果你想为未来储蓄但又想现在多消费,如果你在做这些决策时想明白其中的究竟,那就了解一下什么是“动物精神”吧。它会告诉你为什么经济会陷入萧条?为什么有人会失业?为什么房地产会有周期?为什么股票价格和公司投资如此多变?为什么通货膨胀和失业此消彼长?为什么我们给将来准备储蓄缺乏计划性?为危机当下,什么样的政策才能奏效?
本书既是宏观经济学理论和政策的颠覆之作,也是期待找到这些问题答案的许许多多普通人的解惑之作。
最近天天泡在日系恐怖氛围里,读这书倒显得像是调剂了。之前读《非理性》的时候不是很肯定,现在又看了这本倒是可以初步下定一个结论:要么是翻译的问题,要么是作者的问题……这书比较一般。当然我不是内行,所以读起来觉得艰涩是肯定的,只是即使跳过这一层,也还是觉得读起来别扭,理论也比较分散,不是循序渐进的引导,而是一跳一跳地说结论,总感觉人是漂浮着的,心里不踏实……呵呵这评论实在太业余了,还是不献丑了。但是……91页的一些结论我到现在还在琢磨,怎么也弄不懂……略难过……
评分经济,没有完美的模型,因为人的思想和做法难以模型化。
评分有空再多看几遍。用认识上的无知替代非理性可能更准确
评分“动物精神”是凯恩斯提出的一个概念,指个人和群体的自发非理性行为,他据此在股市上大发其财。本书的两位诺奖作者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宏观经济概念,但却被人有意、无意地忽略了。本书分别论述了信心、公平、货币幻觉等非理性行为,虽然没有指出根本原因,但确实展现了一个人类组成的“动物世界”
评分什么是动物精神?它是人类经济决策的非理性,它是凯恩斯理论的基础。本书的核心在于:资本主义是所有可能的制度中最好的制度,但让其保持正常运行的正是监管。 这个结论对于美国毫无疑问是适用的,但在中国就未必是那么回事。我记得张维迎写过一篇文章“彻底埋葬凯恩斯主义”。标题耸人听闻,观点也太过极端。然而,在当下的中国,却也不无商榷之处。 美国的问题在于,政府过于放纵经济自由发展,从而导致了金融危机。药方诚如本书所言:加强政府监管。 中国的问题恰恰相反,政府过于强势,处处与民争利,导致了经济的困境。解决方案 :放松政府监管,换利于民。
动物精神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