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培元:著名中国哲学史家、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38年生,甘肃庄浪人。1963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本科毕业;同年考取北京大学中国哲学史专业研究生,师从冯友兰先生,1966年毕业。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哲学研究室主任、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哲学史》杂志主编。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台湾“中央研究院”文哲所访问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客座教授。主要著作有《理学的演变》、《理学范畴系统》、《中国心性论》、《中国哲学主体思维》、《心灵超越与境界》、《情感与理性》、《人与自然》、《蒙培元讲孔子》、《蒙培元讲孟子》等;发表学术论文二百余篇。
发表于2024-12-23
情感与理性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在儒家思想中,情感是一个最基本的问题;然而正是在情感问题上,我们对儒学的认识还相当模糊。人们通常认定,“仁”是儒家思想中的本体性的东西。然而按照通常理解,一方面,在儒家思想中,仁作为“爱”、作为“恻隐之心”,是一种情感——或以为心理情感,或以为道德情感;但...
评分在儒家思想中,情感是一个最基本的问题;然而正是在情感问题上,我们对儒学的认识还相当模糊。人们通常认定,“仁”是儒家思想中的本体性的东西。然而按照通常理解,一方面,在儒家思想中,仁作为“爱”、作为“恻隐之心”,是一种情感——或以为心理情感,或以为道德情感;但...
评分在儒家思想中,情感是一个最基本的问题;然而正是在情感问题上,我们对儒学的认识还相当模糊。人们通常认定,“仁”是儒家思想中的本体性的东西。然而按照通常理解,一方面,在儒家思想中,仁作为“爱”、作为“恻隐之心”,是一种情感——或以为心理情感,或以为道德情感;但...
评分在儒家思想中,情感是一个最基本的问题;然而正是在情感问题上,我们对儒学的认识还相当模糊。人们通常认定,“仁”是儒家思想中的本体性的东西。然而按照通常理解,一方面,在儒家思想中,仁作为“爱”、作为“恻隐之心”,是一种情感——或以为心理情感,或以为道德情感;但...
评分在儒家思想中,情感是一个最基本的问题;然而正是在情感问题上,我们对儒学的认识还相当模糊。人们通常认定,“仁”是儒家思想中的本体性的东西。然而按照通常理解,一方面,在儒家思想中,仁作为“爱”、作为“恻隐之心”,是一种情感——或以为心理情感,或以为道德情感;但...
图书标签: 思想史 哲学 中国哲学 理性情感欲望 简·奥斯丁 人的发展 齐·当代中国人文大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要
《情感与理性》改变了传统的研究方法,第一次从存在哲学的角度,将情感视为儒家哲学的核心问题并在同西方哲学的比较中进行了探讨。它对情感的基本内容、性质、地位与作用以及不同层面的表现,特别是道德情感、宗教情感及其体验进行了分析;对情感与意志、知识、欲望的关系,特别是情感与理性的关系进行了详细考察;对情感哲学在近现代的发展进行了概述。提出了情感哲学在现代社会可能具有的价值。
大方向还是蛮认同的,算是对西哲当今情感理性化的回应。只是野心太大,几乎把全书写成了一部哲学史,细节上就显得糙了点。
评分蒙培元的书读多了,实在是乏味的很,太罗嗦了
评分如序所言,受西方哲学传统的影响,中国哲学中的情感问题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是书择取儒家情感哲学以为证,经与欲望、意志、知识等对比而彰显的情感哲学命题,无疑是一次成功的试水。其实不惟儒家,亦不限哲学,人的情感本就是文化无法回避的论题。在传世典籍中,即便缺少体系性的集中论述,零星散见的提及也联通着文化深层的大智慧。先行者已打下仁、乐、敬畏以及亲情、敬、乐、四端、四情、诚信、七情等大小桥桩,用这初备的连点成线为后继者指出一条通往情感智慧的曲径。从山阴道上行,自有山川映发的美景令人应接不暇,可这辟山觅径遇水架桥后的遵行,并非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一般轻松。因为,即便桥路轮廓已具,仍需继之砖瓦与践行,才不致淹没或者毁弃
评分大方向还是蛮认同的,算是对西哲当今情感理性化的回应。只是野心太大,几乎把全书写成了一部哲学史,细节上就显得糙了点。
评分大方向还是蛮认同的,算是对西哲当今情感理性化的回应。只是野心太大,几乎把全书写成了一部哲学史,细节上就显得糙了点。
情感与理性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