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与工业化(全二册)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农业与工业化(全二册)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农业与工业化(全二册)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著者简介

张培刚(1913.7~2011.11),湖北黄安(今红安)人,发展经济学的奠基人,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名誉院长兼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中华外国经济学会名誉会长、中美经济合作学术委员会中方主席,中华外国经济学会名誉会长,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名誉院长兼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引。2011年11月23日,张培刚教授与世长辞。

四个一学生

张培刚在武汉大学的历史上是著名的“四个一”学生:毕业时成绩全院第一;3年一次的庚款留美考试全国第一;第一个拿到哈佛大学的经济学博士;第一个中国人获得哈佛大学最 张培刚高奖———威尔士论文奖。

1929年张培刚考入武汉大学文预科。学校的档案馆至今还保存着他当年的报名表。这张修业证明显示,张培刚当年只读了一年半的高中跳级考入武大预科。当时国立武汉大学刚刚成立,招生非常严格,当年的文科班只录取了张培刚一个人。

1941年8月张培刚从香港乘船抵达波士顿,进入康桥哈佛大学。他选择了《农业与工业化》为博士论文题目。张培刚在哈佛的图书馆里申请了不足6平方米的空间,他阅读了德文、法文、英文参考书200多本,涉及到的经济学家就不下180余人,包括了当时经济学中有关的主要论著。张培刚用了9个月的时间,1945年10月写下了英文稿的《农业与工业化》。答辩时,张培刚只用了一个小时。答辩顺利通过,几天后,老师让他改名“peterchandler”填在论文封面,参加威尔士奖的竞争。1949年,他的论文由哈佛大学出版,并成为许多大学经济学专业的指定参考书。中国人民大学的高鸿业教授上世纪五十年代在美国伯克利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时,就在老师给他的书单上意外地发现这本惟一一个中国人写的书。

1946年,张培刚从哈佛大学毕业时,张伯伦还曾邀请他在哈佛任教。一心想把理论付诸实践的张培刚还是决定回国,应武汉大学邀请担任武大经济系主任。1948年张培刚在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担任顾问,他是委员会中位居第四的高级官员,但他却认为这份美差只是个闲职,为了迎接新中国,在解放前夕,张培刚舍弃了600美元的月薪从曼谷再次回到武大。

发展经济学之父

在“文革”中,张培刚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长年与专业无缘,大好年华白白浪费。“文革”结 张培刚束后,张培刚才在华中这所工科院校里开设了经济学专业,张培刚说,自己一直站了30多年,总算有一张凳子可以坐下歇歇脚了。他先后担任华中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主任、教授,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1978年5月,张培刚被借调到中国社科院经济所,担任《政治学辞典》、《外国经济史》的主编。随后,他又成为第一批给国家领导主讲“外国经济学”的专家,并与厉以宁合写了《宏观与微观经济学》,最早把西方经济学(即市场经济学)介绍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他通过著作和讲学,全面介绍了西方经济学、西方管理科学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20世纪八十年代初,他把在抽屉下面藏了30年的英文手稿译成了中文,埋没了半个多世纪的这本书终于开始得到人们的认识。那时张培刚已将近70岁。经济学家胡鞍刚定期要给政府部门编写国情报告,他在文章中就经常引用张培刚的理论。胡鞍钢说:“张培刚先生早在1949年写那本书的时候,就已经讨论过这些问题,他当时讨论的是三大关系,实际上就是最早我们称之为对外开放的理论。就是农业国必须要参与全球化的过程,从全球化过程中和与工业国之间的交往过程中,获得资金、技术及支持,应当说后来中国改革开放就是这样的一个理论,张培刚先生已经都做出了一些铺垫。” 张培刚教授[1]张培刚后被推选为全国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名誉会长、中美经济合作学术委员会中方主席等。1989年他写的《发展经济学往何处去》一文力挽狂澜,拯救发展经济学于垂危之际。那时学术界认为发展经济学走向衰落,张老不仅为发展经济学正名,而且扩大了发展经济学的研究范围。

1990年清华大学的梁小民教授把当年刘易斯获得诺贝尔奖的《经济增长理论》翻译成中文,相比之下张培刚的理论远在刘易斯之上,刘易斯主张通过工业化来实现经济发展,那是牺牲农业来发展工业。但是张老的书是把农业作为产业的一个部分,他所要求的不是牺牲农业发展工业,而是把农业和工业作为整体来发展。后来刘易斯也作了反思,刘易斯说,“过去我太重视工业了,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看来这是错误的。” 张培刚教授[2]世界银行的经济专家钱纳里来华讲学时说:“发展经济学的创始人是你们中国人,是张培刚先生。这是中国人的骄傲。”1986年,西北大学教授何练成访美后说,哈佛大学一教授在座谈会上说,张培刚才真正是发展经济学的创始人,刘易斯、舒尔茨的理论比他提出的要晚好些年,因此他更有资格获得诺贝尔奖。

1998年,张培刚教授的博士点批准下来,研究领域是发展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和工商管理学。这些学科目前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


农业与工业化(全二册) 电子书 图书目录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05-18

农业与工业化(全二册)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农业与工业化(全二册)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农业与工业化(全二册)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喜欢 农业与工业化(全二册) 电子书 的读者还喜欢


农业与工业化(全二册) 电子书 读后感

评分

书的封面很简单,简单的只有被麦穗和齿轮包围的书名和作者,可那也是共和国国徽的模样啊。 楚俗信巫不信医,自三代以来为然,今为甚。凡疾不计久近浅深,药一入口不效,即屏去。至于巫,反覆十数不效,不悔,且引咎痛自责,殚其财,竭其力,卒不效,且死,乃交责之曰,是医之误...  

评分

2017年6月7日 ——100/631—— 一边看一边失忆。 2017年6月8日 ——198/631—— 每次遇到这些作者,就感觉特别捉急跟可惜。陈述方式太干,但是明明写得很有诚意,有干货。这时候就恨不得雇十个文案来帮他翻译——中译中。 本来想弃书,硬着头皮再看一会吧。(真的是无论我一开...

评分

书的封面很简单,简单的只有被麦穗和齿轮包围的书名和作者,可那也是共和国国徽的模样啊。 楚俗信巫不信医,自三代以来为然,今为甚。凡疾不计久近浅深,药一入口不效,即屏去。至于巫,反覆十数不效,不悔,且引咎痛自责,殚其财,竭其力,卒不效,且死,乃交责之曰,是医之误...  

评分

2017年6月7日 ——100/631—— 一边看一边失忆。 2017年6月8日 ——198/631—— 每次遇到这些作者,就感觉特别捉急跟可惜。陈述方式太干,但是明明写得很有诚意,有干货。这时候就恨不得雇十个文案来帮他翻译——中译中。 本来想弃书,硬着头皮再看一会吧。(真的是无论我一开...

评分

张老的这本书(其实只是写于二战后的博士论文)写得真的好,花了快三周才读完。不仅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其实践性亦非常强。胡鞍钢教授对其评价为:虽然历史不能假设,但是如果当时的领导人能够读一读张培刚先生的著作,或则像今天的政治局那样,请张培刚先生讲几课,那么...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出版者: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作者:张培刚
出品人:
页数:649
译者:
出版时间:2009-9
价格:46.5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560955919
丛书系列:中国文库(第四辑)

图书标签: 张培刚  发展经济学  经济学  工业化  制度分析  现代化  政治/经济/法律  周其仁   


农业与工业化(全二册)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图书描述

《农业与工业化(套装全2册)》共分上卷和中下合卷两册。上卷为作者1945年在哈佛大学的博士论文《农业与工业化》。该论文曾获1946~1947年度哈佛大学经济专业最佳论文奖和“威尔士奖金”,并于1949年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英文版,1951年在墨西哥出版西班牙文版,1984年修订后出版中文版。该书以中国的工业化为中心目标,从世界范围来探讨农业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将要遇到的种种问题,从历史文献、统计数据和经济理论等方面重点探讨了农业国实现工业化的基本问题。中下合卷为张培刚亲率弟子历经十余年辛勤探索的理论成果,结合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实践,以及体制转型的经验教训,再次系统而深入地对农业国工业化问题进行了考察和比较,可以说是张培刚农业国工业化理论的继承发展。《农业与工业化(套装全2册)》使用的是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本。

农业与工业化(全二册)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农业与工业化(全二册)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农业与工业化(全二册) 2024 pdf epub mobi 用户评价

评分

农业经济研究,非常棒。

评分

没读完,读不下去。

评分

啊是这个版本!恶补!

评分

没读完,读不下去。

评分

没读完,读不下去。

农业与工业化(全二册)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