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憲益(19l5年-2009年)著名翻譯傢、外國文學研究專傢、文化史學者、詩人。祖籍安徽盱眙(今屬江蘇淮安),生於天津。
l934年赴英國牛津大學莫頓學院研究古希臘羅馬文學、中古法國文學及英國文學。抗日戰爭時與呂叔湘、嚮達等友人在倫敦華僑中作救亡工作,齣版中文報紙。1940年迴國任重慶大學副教授。曆任貴陽師範學院英語係主任、成都光華大學英文教授、編譯館編纂、外文齣版社翻譯專傢等。1993年獲頒香港大學名譽博士。
著有《零墨新箋》、《零墨續箋》、《譯餘偶拾》、《赤眉軍》等。與夫人戴乃迭閤譯有《離騷》、《史記選》、《漢魏六朝詩文選》、《漢魏六朝小說選》、《唐代傳奇選》、《宋明平話小說選》、《聊齋選》、《儒林外史》、《紅樓夢》等。學界稱其“翻譯瞭整個中國”。
薛鴻時 1936年生,1954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係,受業於鬍稼貽、孫瑞芹二先生。1978年後調入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為英美文學研究室研究員。學術專著有《狄更斯評傳》等,譯作有《董貝父子》、《阿格妮斯·格雷》、《傳奇與現實主義》等。對喬治·吉辛亦有研究。
他的人生故事充滿傳奇性,讀來像是一本流浪漢小說(Picaresque Romance)。他齣身豪富之傢,盡管從小穿上隻有王子纔有資格穿的絲質黃馬褂,但由於他勤奮好學、博覽群書,他不但沒有成為對社會無益的紈絝子弟,反倒是極大地豐富瞭知識,增長瞭智慧。他十九歲時留學英國,在牛津大學默頓學院研修古希臘、羅馬文學。他關心祖國的命運,與誌同道閤的朋友們一起辦報紙,宣傳抗日,並努力爭取英國朋友對中圍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正義事業的同情和支持。他與同時在牛津大學學習的格蕾迪絲(她是在牛津攻讀中國文學榮譽學位的第一人)相愛。1940年,兩人一起迴到遍地烽火、滿目瘡痍的中國,從此結成生死不渝的終身良緣。盡管他學識淵博,尤其對中外文化關係史有獨到的見解,但是,熱情、真摯、勇敢的性格決定他不可能成為一位關在書齋、皓首窮經的純學者。正如他晚年在自勉詩所說的:“每見是非當錶態,偶遭得失莫關心。百年恩怨須臾盡,做個堂堂正正人。”他懷抱火熱的愛國情懷,是非分明,看到不閤理的、醜惡的社會現象就要說話,就要抗議。
他便是楊憲益先生,本書將帶你重溫先生的那段精彩人生。
發表於2025-02-02
楊憲益自傳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P41 我吃瞭很多高質量的牛奶和奶油,但這對提高我的法語水平幫助不大。 每個大學生都有一名個人,稱作他的“侍從”。 大多數地方都懸掛著阿道夫·希特勒的畫像。這種個人崇拜的現象給我留下強烈的印象。這是我初次見到一個活人被當做祖宗或神仙那樣崇拜。 ……這是我第一次,...
評分齣口轉內銷的自傳看過幾本,楊憲益先生的《漏船載酒憶當年》,是個人覺得特彆有意思的一本。簡直夠匹敵何兆武的《上學記》瞭。 這些年,但凡那代人的迴憶錄、自傳文章,總是一邊倒的好評。這股風潮不知從何時開始,亦看不到終結的苗頭。於是好些文字便混在這股風潮裏,莫名成...
評分 評分齣口轉內銷的自傳看過幾本,楊憲益先生的《漏船載酒憶當年》,是個人覺得特彆有意思的一本。簡直夠匹敵何兆武的《上學記》瞭。 這些年,但凡那代人的迴憶錄、自傳文章,總是一邊倒的好評。這股風潮不知從何時開始,亦看不到終結的苗頭。於是好些文字便混在這股風潮裏,莫名成...
評分齣口轉內銷的自傳看過幾本,楊憲益先生的《漏船載酒憶當年》,是個人覺得特彆有意思的一本。簡直夠匹敵何兆武的《上學記》瞭。 這些年,但凡那代人的迴憶錄、自傳文章,總是一邊倒的好評。這股風潮不知從何時開始,亦看不到終結的苗頭。於是好些文字便混在這股風潮裏,莫名成...
圖書標籤: 傳記 楊憲益 迴憶錄 自傳 戴乃迭 人物 中國 曆史
可惜總是刪節本,而且翻譯水平一般。
評分語言特彆的嚴謹,是和文學作傢的寫作風格完全不同的。甚至有些不解風情、清湯茶水。自己寫自己的故事並非易事。中文版的是做過刪減的,想來也是文革那段時間吧!一生清醒立世,有檢視、有溫情、有放下。一個人的一百年也是中國的一個世紀。
評分《楊憲益傳》,雷音著,明報齣版社。
評分dishonest,也就早年求學經曆值得一看
評分同樣是一代人,都是寫生平寫經曆,和齊邦媛的差太遠瞭,那書寫到人內心深處,感動和影響來得深且持久,這書太寡味瞭。
楊憲益自傳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