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与物自身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
简体网页||
繁体网页
现象与物自身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著者简介
牟宗三(1909-1995),字离中,山东栖霞人。中国现代学者、哲学家、哲学史家,现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被称为当代新儒学的集大成者。主要著作有《心体与性体》、《道德的理想主义》、《历史哲学》、《佛性与般若》、《才性与玄理》、《圆善论》等28部;另有《康德的道德哲学》、《康德<纯粹理性之批判>》(译注)、《康德判断力之批判》等3部译作。其哲学成就代表了中国传统哲学在现代发展的新水平,其影响力具有世界水平。英国剑桥哲学词典誉之为“当代新儒家他那一代中最富原创性与影响力的哲学家”。
现象与物自身 电子书 图书目录
序第一章 问题底提出 1.康德的预设 2.康德如何就成素论底展开随文辩说现象与物自身之分别? 3.超越的区分底证成之不充分性 4.超越的区分底充分证成之道路 第二章 德行底优先性 1.人所首先最关心的是自己的德行,自己的人品 2.“人虽有限而可无限”之意义 3.康德对于思辨形上学所作的区分 4.形上学底统一:道德的形上学:本体界的 存有论(无执的存有论)与现象界的存有论(执的存有论)第三章 展露本体界的实体之道路 Ⅰ.词语底解释 Ⅱ.由道德的进路展露本体 Ⅱ.1 道德的进路 Ⅱ.2 由知体之为道德的实体开道德界 A.知体之主观的意义与客观的意义并与康德所说的“良心”相比较 B.康德对于其所设定的“自由”之分析未能尽其义以及其不稳定性 C.对于“自由”之进一步的构想 D.自愿与义务底对立之解消兼论康德所责斥的“道德的狂热” Ⅱ.3 由知体之为存有论的实体开存在界 Ⅱ.4 智的直觉与“物之在其自己”之自在相或如相 Ⅱ.5 智的直觉与知体明觉之本身 Ⅱ.6 康德不能极成其所主张的“现象与物自身之超越的区分” Ⅱ.7 物自身与自由 第四章 由知体明觉开知性 1.科学知识之必要:在中国是无而能有,有而能无;在西方是无者不能有,有者不能无。 2.知性之辩证的开显 3.自我坎陷.执与认知主体 4.平地起土堆 5.感性底摄取:感触的直觉 6.感性,想象与知性 6.1 “时空是属于心之主观建构”——由超越的想象而形构成 6.2 康德论二三层综和 A.关于“直觉中摄取底综和”,康德说明如下: B.关于“想象中重现底综和”,康德说明如下: B.1 量概念底规模 B.2 质概念底规模 B.3 关系概念底规模 B.4 程态概念底规模 C.关于“概念中重认之综和”,康德说明如下: 7.真我.认知我以及心理学意义的虚构我 8.识心之执与先验概念 9.先验概念与先验综和 10.烦恼即菩提,菩提即烦恼 第五章 对于识心之执(知性)之超越的分解:知性底形式簇聚之逻辑概念之超越的分解 1.超越分解之两指 2.逻辑系统之超越的解释 3.第一义的数学基于纯理展现之步位相而被构造起 4.第一义的几何基于纯理展现之布列相而被构造起 5.超越的逻辑架格与超越的运用:思解三格度 6.因故格度之说明以及其所函摄之一切 7.曲全格度之说明以及其所函摄之一切 8.二用格度之说明以及其所函摄之一切 9.融摄诸说与“暂时的实在论” 第六章 知性底形式簇聚之存有论的概念之超越的分解 1.视存有论的概念为知性底形式簇聚所依据的基本对照 2.决定的概念,定相与现象 3.经验与先验底两相即:经验之知即是执知 4.“决定的概念”底起现之次第 5.康德的“超越的推述”中所设拟的疑难之不必要:超越的推述原只是分析的 6.执念经由先验综和而先验地关联于对象,其所关联到的对象是何意义的对象? 7.执相底程列 7.1 现象不过只是关系以及此关系如何能定得住 7.2 以时空相为基层相 7.3 依概念而来的种种定相 (1)广度量 (2)强度量 (3)关系相 (a)因果相 (b)共在相 (c)常住相 7.4 总关系三相而名日“经验底类推” 7.5 构造原则与轨约原则 7.6 纯粹知性底一切原则之综列 8.纯粹思辨理性底虚幻性 8.1 关于“纯粹理性底误推” 8.2 关于“纯粹理性底背反” 8.3 康德对于背反所作的批判的考察 8.4 康德对于背反所作的批判的解决:正答 8.5 向“无执的存有论”过转 附录 超越的观念论释义 1.康德论“理念”(Idea) 2.康德在纯粹理性底误推中论“超越的观念论”与“经验的实在论” 3.康德在纯粹理性底背反中论“超越的观念论” 4.正解“超越的观念论”与“经验的实在论” 5.康德在超越的摄物学中论“现象底观念性” 6.康德论空问与时间之“超越的观念性”与“经验的实在性” 7.关于康德所说的“假的类比” 8.“超越”与“超绝”之不同以及“超越”一词之两义 9.绝对的真常心与物自身之绝对的实在性 第七章 执相与无执相底对照 1.龙树的“八不”:缘起实相 2.空,假,中:“缘起性空”一义之辗转说明 3.贤首言“六相”:相即无相 4.即,人,摄以及一多之非定相义 5.唯识宗之三性:遍计执性与“执的存有论” 6.在佛家如何可说物自身?又如何可有一“无执的存有论”? 7.无台宗的圆教:无执的存有论 8.别教下的“无执的存有论” 9.“缘理断九”:别教与圆教底分别 10.分解的路与诡谲的路 11.道家的“无执的存有论” 12.儒家的“无执的存有论” 13.判教与融通 14.哲学原型以及其可学
· · · · · · (
收起)
下载链接在页面底部
下载链接1
下载链接2
下载链接3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4-08
现象与物自身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现象与物自身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现象与物自身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喜欢 现象与物自身 电子书 的读者还喜欢
现象与物自身 电子书 读后感
评分
☆☆☆☆☆
唯此“典范”和“创造”是在历时弥久的反儒反传统中,在中国文化和儒学大厦被倾倒毁弃中,在牟先生判之为中华民族“最倒霉的时代”、国族历史“大患难”的时代、中国文化“大危疑的时代”,“争剥以复”成就的.故而有“创业垂统”的意义。唯其是“创造”,故而是“创业”;唯其...
评分
☆☆☆☆☆
唯此“典范”和“创造”是在历时弥久的反儒反传统中,在中国文化和儒学大厦被倾倒毁弃中,在牟先生判之为中华民族“最倒霉的时代”、国族历史“大患难”的时代、中国文化“大危疑的时代”,“争剥以复”成就的.故而有“创业垂统”的意义。唯其是“创造”,故而是“创业”;唯其...
评分
☆☆☆☆☆
唯此“典范”和“创造”是在历时弥久的反儒反传统中,在中国文化和儒学大厦被倾倒毁弃中,在牟先生判之为中华民族“最倒霉的时代”、国族历史“大患难”的时代、中国文化“大危疑的时代”,“争剥以复”成就的.故而有“创业垂统”的意义。唯其是“创造”,故而是“创业”;唯其...
评分
☆☆☆☆☆
唯此“典范”和“创造”是在历时弥久的反儒反传统中,在中国文化和儒学大厦被倾倒毁弃中,在牟先生判之为中华民族“最倒霉的时代”、国族历史“大患难”的时代、中国文化“大危疑的时代”,“争剥以复”成就的.故而有“创业垂统”的意义。唯其是“创造”,故而是“创业”;唯其...
评分
☆☆☆☆☆
唯此“典范”和“创造”是在历时弥久的反儒反传统中,在中国文化和儒学大厦被倾倒毁弃中,在牟先生判之为中华民族“最倒霉的时代”、国族历史“大患难”的时代、中国文化“大危疑的时代”,“争剥以复”成就的.故而有“创业垂统”的意义。唯其是“创造”,故而是“创业”;唯其...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出版者: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作者:牟宗三
出品人:
页数:393
译者:
出版时间:2010-4
价格:43.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6325538
丛书系列:牟宗三文集
图书标签:
牟宗三
哲学
康德
新儒家
中国哲学
德国古典哲学
文化
德国哲学
现象与物自身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图书描述
《现象与物自身》内容简介:宗三先生,被认为是当代新儒家的领军人物之一。他师承于熊十力先生,熊先生称之为北大哲学系“唯一可造之人”。牟先生与唐君毅先生、徐复观先生并肩而立,号称熊氏的三大弟子。《现象与物自身》是牟宗三先生的其中一部经典力作。主要内容包括:德行底优先性;展露本体界的实体之道路;由知体明觉开知性;执相与无执相底对照等。
现象与物自身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现象与物自身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现象与物自身 2025 pdf epub mobi 用户评价
评分
☆☆☆☆☆
以识心之执笼罩认识论,以自由的无限心为物自身赋予积极的意义,这样的解释其实践意义何在?认识论仍然沿着其自己固有的轨道前进,而自由无限心在人生修为的作用也干预不到认识论。科学领域有谁会先把自己的良知坎陷一下子,再去搞科研工作的呢? 鄙意,牟式的解释,只是汇通中西,对现象与物自身等几个概念的解释。以马氏哲学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来看,几乎一无用处。 中国传统哲学的价值,还是老老实实的呆着人生修为的领域中去吧,它笼罩不了认识论。
评分
☆☆☆☆☆
还是简体版看起来要快很多……
评分
☆☆☆☆☆
1.气象恢宏已极。气势积蓄到这个程度上,自然有随意指点江山的资格。2.牟先生总体哲学架构在这本书中完成,但判教的细节似乎并没有想太清楚,所以才需要写圆善论作为晚年定论。3. 比之《智的直觉与中国哲学》,有绝大之进步,比之《心体与性体》,则几乎像是两个人的思想了。以《心体与性体》去评断牟宗三,简直莫名其妙。4. 哲学先得被活出来,而后才有可能被讲出来。
评分
☆☆☆☆☆
以识心之执笼罩认识论,以自由的无限心为物自身赋予积极的意义,这样的解释其实践意义何在?认识论仍然沿着其自己固有的轨道前进,而自由无限心在人生修为的作用也干预不到认识论。科学领域有谁会先把自己的良知坎陷一下子,再去搞科研工作的呢? 鄙意,牟式的解释,只是汇通中西,对现象与物自身等几个概念的解释。以马氏哲学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来看,几乎一无用处。 中国传统哲学的价值,还是老老实实的呆着人生修为的领域中去吧,它笼罩不了认识论。
评分
☆☆☆☆☆
版本不太好
现象与物自身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