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翁达杰(Michael Ondaatje,1943-)出生于斯里兰卡,十一岁时随母亲移居英国,十九岁移居加拿大,并在那里接受教育。他出版过五本小说、一本回忆录、一本关于电影的非虚构作品和几部诗集。他于一九九二年出版的小说《英国病人》(The English Patient)荣获布克奖,后被改编成同名电影,二〇〇〇年出版的小说《菩萨凝视的岛屿》(Anil’s Ghost)获吉尔奖和美第奇奖。二〇〇七年出版小说《遥望》(Divisadero),获得加拿大总督文学奖。他现居多伦多。
发表于2025-04-07
遥望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遥望》是这样一本书,你可以把它当作一部长篇小说,或是看成若干共享人物和背景的短篇集。叙述的破碎使阅读过程更像一场拼图游戏,你在字里行间邂逅这一块碎片,忽而照见过往,接着又返回此刻,继续观望发生在主人公们生活中的辗转和偶然。 故事分为三个部分,作为读者,...
评分我读遥望 是选择在每个午后闲暇的时间 说是闲暇其实是偷来的些许时光 我在工作 身边有絮絮叨叨的用工作时间购物的同事 不停地想起的旺旺的叮咚声 此起彼伏 。。。而我是真的孤独 ,内心里空廓的回音,虚无的喘息,孤独到一本书都能拯救我,但是这本书 ,却使我愈发孤寂。 ...
评分总共用了3个晚上,才结束这部荡气回肠的人生鸿篇史诗!其实我对作者迈克尔.翁达杰并不熟悉,对于那部令他声名鹊起的佳作“英国病人”,也是在不经世事,天真无知的年华中看过电影,并未欣赏过原著!印象中仅存一片片美到快要窒息的残景,却不再记得有什么触动人心的情节了! ...
评分《外滩画报》2011年4月 我们完全可以说,这本书的结构决定了它的世界观,正如它的书名所昭示的那样,分裂和分裂之间的相互致意——遥望。如果作者迈克尔·翁达杰是个致力于搭建小说的结构与它的内在机理的作家,这一点应该会表现得更分明一些。毕竟,以时空交错的方式,小说...
评分最近豆瓣上的人都在谈论《刀锋》和它对人生的影响。很多人把这本书当作成长圣经、人生教条。但我对这本书却没有太多感触。这本书只是某个聪明人硬塞给我的自以为能让我学习的成长圣经。当时还因为我对这本书的无感,让这位聪明人勃然大怒。恨恨孺子不可教。 然而人与书各自有...
图书标签: 迈克尔·翁达杰 外国文学 小说 加拿大 文学 遥望 Michael_Ondaatje 翁达杰
有时,我躺在你的臂弯,你问我,希望自己身处哪个历史时刻。我会说,巴黎,科莱特去世的那个星期……巴黎,一九五四年八月三日。几天后,在为她举行的国葬上,一千枝百合将摆在她墓前,我愿置身其中,走过那条林荫道,两边是湿漉漉的柠檬树,然后驻足在巴黎皇宫她住的二楼公寓楼下。如科莱特这样的故人,他们的故事充盈我心。她是一位作家,曾评价自己唯一的优点是自我怀疑。
尼采说,“我们拥有艺术,所以不会被真相击垮。”一个事件的原貌,永无终结。库珀的故事和我妹妹的人生版图,永远令我魂萦梦牵。午夜过后,每当电话铃声响起,我提起话筒,幻想他们可能突然出现。我期待听到库珀的声音,或是克莱尔自报姓名前的深呼吸。
因为我已把自己和过去的那个“我”剥离开来,不再是那个和他们在一起的我。那时,我的名字叫安娜。
整体语言呈现出一种源于克制的高度凝练感,朴素而诗意,故事的跳跃性,不断转换的叙述视角,都使得整个故事宛如流淌在温润的河水一样触手生温却又难以捕捉,人物形象却沉在暗处,组成了整个背景的一部分,也许,作者想要着重表现的,就是过去与现在那种千丝万缕的联系,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中淡化了人物,书中的一切都自在流淌,余韵无穷。
评分那种分裂感对于我而言是致命的迷人,在对往事的追溯和自我意识极端的渴求之间存在的两级,保留了“遥望”的可能性和近乎永恒的回声。
评分随处留有诗人的痕迹。句子像诗,逐句细读。读毕,人物的孤独感慢慢呈现,越发强烈。有点难受。再看一遍吧。
评分随处留有诗人的痕迹。句子像诗,逐句细读。读毕,人物的孤独感慢慢呈现,越发强烈。有点难受。再看一遍吧。
评分你还在爱,我不能先恨
遥望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