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建築聖域中,目擊東方新意的甦醒與蔓延
第十一屆威尼斯雙年展展期為2008年九月14 日至十一月23日,《建築的開始:東方新意的崛起》遲至今日推齣,是希望能以別於時效性報導的角度,透過一種迴顧式的觀察、或說檢討與反省的觀點,來重新看待檢視本屆威尼斯雙年展,為這個經典國際建築展演場域留下紀錄。在如此場域裡,我發現我從《dA夯06:流動性》起便始終關注的,一股來自東方的城市? 建築?空間觀念,似乎正悄悄進駐這個號稱為建築奧林匹剋競技聖地的威尼斯裡來。那是一種擴散的、滲透的、流動的空間狀態,也是對建築與空間觀念愈加重視其「場(field)」性,而非停留在隻關注其「容器」性質的建築概念。
日本的建築智者原廣司先生說過:「建築非物,而是事件。」伊東豐雄先生也曾指齣:「建築是個非線性的偶發事件。」我個人認為,原廣司和伊東豐雄的宣言相當精準地描述瞭來自東方的空間思維,同時還做齣有別於西方建築那種傳統的、重視「虛空間」或「場域」中所存在的空間潛力與多元化價值的完美註腳。而在本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的國傢館區內,類似這種建築展觀念變化的進化與演繹軌跡,正是本書企圖忠實記錄與剖析的,同時也希望把焦點放在來自東方的建築團隊與國傢館上,做更進一步的考察與探究。
第十一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是颱灣第五次參展,且同時有多達三組的颱灣建築專業團隊進駐,令人驚豔。按照慣例,颱灣館位於靠近聖馬可廣場的普尼奇歐尼宮內,颱灣館策展人郭肇立先生與劉剋峰先生以「夜城」為名,透過空間裝置的投射與展演,呈現齣颱灣城市空間在黑夜所具備的潛力與來自亞洲城市生活的識別與真實。參展的幾位建築師也各自提齣他們對缺席的光線或DarkSpace的詮釋。
而來自颱灣民間企業力量,由劉育東先生所主持的「下代基因20」,則透露齣一股亟欲讓颱灣與國際建築接軌的強烈企圖心。「下代基因20」在集結瞭國際明星建築師和國內精英建築師的對話與共演之下,描繪齣對住宅建築多元發想、百花齊放之烏托邦式的未來願景。伊東豐雄更把這個位於颱灣澳底的建築集體創作稱之為「二十一世紀住宅原理的實驗場(siedlung)」,對此計畫中關於下世代住宅建築的新基因、新定義、新形貌與新秩序的追尋,做齣瞭滿懷期待的迴應。
第三組颱灣團隊是近年來在國際建築展演場域能見度極高、由南藝大建築所呂理煌教授領軍的「建築繁殖場」。繼2004年代錶颱灣前往威尼斯參展,2006年受邀參與德國埃森建築展「TalkingCities」等重要國際展覽的接連洗禮,「建築繁殖場」再次獲得本屆大會青睞,受邀進駐國傢館展區,展現王者再臨的霸氣。
另一方麵,同樣來自遠東的日本建築師亦不遑多讓。除瞭曾以「MadeinTokyo」轟動歐洲建築學術界的AtelierBow-Wow獲邀於造船廠主題展區展齣之外,日本館策展人五十嵐太郎與年輕建築師石上純也詮釋的「ExtremeNature(極度自然)」,利用極輕薄的溫室建築及豐富多元的植物重疊共構,配閤傢具的置入,將既存的室內?外空間其境界模糊化、曖昧化,成功刻畫齣消融於自然環境裡的建築風景──一種不同於重視建築本身的物質性,而把建築與環境放在同一水平上加以把握,拉開建築知識論上另一個嶄新序幕的宣言。
而匈牙利館之數位建築的「擴增實境」,則齣自另一位日本新秀建築師市川創太之手。這個名為「CoporainSi(gh)te」的傑作,藉由集結周遭環境資訊,運算齣特殊的結構形貌,就如同生命體麵對環境的變動時,對應產生的動作會持續變化一樣,是一種在數位科技支持下具體呈現的,有機的、由內而外衍生的「建築」。
「建築(architecture)非建物(building),而是一種超越它的存在。」──誠如本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中心命題強調的觀念,我們在2008年的西方建築展演聖域威尼斯,看見「夜城」蘊涵的亞洲真實,發現「下代基因20」催生的下代建築基因,見證「建築繁殖場」形塑的公共場域氛圍,領悟到建築消融造就齣來的環境甦醒,也見識到透過環境訊息的集結與擴增實境的加持,讓數位建築與實質空間交疊對話的潛力。《建築的開始:東方新意的崛起》企圖透過深入闡釋上述東方建築傢們的創作策略與思想,嘗試刻畫齣第十一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的建築宣言,一窺「建築」如何超越「建築物」,成為具備形而上價值的輪廓。
發表於2024-11-05
建築的開始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圖書標籤: 建築 @颱版
建築的開始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