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帆,1978年生,湖北襄樊人,中国人民大学刑法学博士。从警四年,现为最高人民法院法官。
著有《刑事没收研究:国际法与比较法的视角》(法律出版社,2007)、《刑民交叉案件审理的基本思路》(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译有《作为法律史学家的狄更斯》(上海三联书店,2009)、《九人:美国最高法院风云》(上海三联书店,2010)、《大法官是这样炼成的:哈里•布莱克门的最高法院之路》(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自由的精神:勒尼德•汉德法官书信演说录》(法律出版社,即出)。曾著有小说《一个伪知识分子的警察生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发表于2025-04-05
大法官说了算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很少期待一本还没有正式出版的书——《大法官说了算》。 原因之一是本人很庸俗,圈子又太小,结识的读书人不少,但认识的写书人就屈指可数了;因此,也很少有作者在书出版之前告知我书讯,询问我意见。这是个人原因。 原因之二是这本书的不少内容陆陆续续都读到过,有的是在半...
评分何帆(最高法院法官) 写下这段文字时,距初涉译事正好十年。十年时光,译书11本,著书4本。这其中,有法官传记、判例故事,也有专业著述和通识读本,但主题始终与司法相关。而《大法官说了算:美国司法观察笔记》,则是唯一一部原创的非学术作品。 创作本书,更多是翻译余...
评分我是先看完了这本偶然捡起的书,才去追查何帆老师的简历的。我不知道何帆老师是否将自己的立场定义为美国意义上的liberal, 起码在本书的语气和修辞里,我看到了这种倾向。何帆老师给最高法九人作的传,就把这个倾向表达的十分明显了,尤其是最后一段的总结。给三星,完全是因为...
评分美国大部分的官司都是在一线通过调解,真正能到最高法院的不到1%。美国大法官能够获得如此高的威望,是因为它代表了大部分美国民众的心声。美国最高法院反应的也是美国社会的运行规则,一切通过不同的利益主体,保守派、自然派博弈出来的结果,大家接受这个结果,团结在一起,...
评分2009年4月,译完《九人:美国最高法院风云》,对联邦最高法院这个话题,仍觉得言犹未尽,很想再说点什么,却不知从何说起。朋友说:你这是用力过度,无法自拔,患了“译书综合症”,可以考虑换换脑子,读点古书中和一下。 5月初,圣贤书还未翻开,戴维•苏特大法官突然宣布...
图书标签: 法律 美国 法学 何帆 宪政 政治 大法官说了算 随笔
您对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认识,是不是还停留在马伯里诉麦迪逊案、米兰达诉亚利桑那州案、纽约时报诉沙利文案发生的那些时期?您了解现任九位大法官的背景、经历、个性与司法立场吗?在这个 Twitter、Facebook与Myspace盛行的年代,九位大法官如何思考、办案?他们使用维基百科吗?他们还阅读法学期刊吗?他们有自己的律政偶像吗?他们为何在审判中扮演历史学家角色?他们如何处理判决书中的“脏话”?他们退休之后,如何发挥余热?这本书尝试在回答上述问题的同时,告诉您一个最新、最In的联邦最高法院。
2007年至2010年,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们做出了一系列判决。他们加大了对在校学生言论自由的限制,但又宣布校方对学生的“光身搜查”违法;他们认为处决奸淫幼童者违宪,却又确认了注射死刑的合宪性;他们要求民选法官必须在一方当事人为本人捐助者的案件中回避,又放开了企业、工会对政治选举的资金介入;他们要求CSI专家必须出庭作证,还命令不雅词汇退出电视节目。有人说他们与时俱进,顺应时势;有人骂他们祸国殃民,开历史倒车。真相到底如何?这些判决背后,到底有什么样的力量博弈与法理智慧?这本由中国最高法院法官所著的书将为您揭开谜底。
内容上有些像宪法历程那本书,但也显示了作者对最高法院的研究之深,值得读。
评分西体中用,很详实有趣的美国法律史笔记,有些小语句还是蛮有意思的!
评分思想和知识只能通过大白话的通俗读物传播又是一种哄小孩。
评分“美式”判决问题自由多元:无论你是否赞同他们的推论,至少每个人的思路、论据、风格是一目了然的,哪怕是类似“民意”、“举国共识”这样中国法官尽力回避,又很难量化抽象的问题,大法官们也会郑重其事地论述一番。
评分像是《美国宪政历程》的姊妹篇,风格相似,且多处引用那些经典案例。作者竟然是最高人民法院的法官,给力!
大法官说了算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