閭丘露薇,資深媒體人。復旦大學哲學學士,香港浸會大學大眾傳播碩士,美國哈佛大學尼曼學者。
著作有:《我已齣發》、《行走中的玫瑰》等。
拆解東西偏見,纔可從容麵對中國;
把守香港核心,纔可拒絕淪為邊緣。
香港,既要顯示優勢嚮中國尋機會,又要與之競爭,又怕淪為邊緣城市,終究變得精神分裂,自大又自卑。
香港要把守哪些獨有元素,要拆解哪些新聞錶象的偏見,纔可從容麵對中國,安身立命?所謂邊緣化,其實是否因為香港自甘「內地化」?麵對從國民走嚮公民的思索,如何引領自己以更包容、更多元的胸懷和視野來正視中國和世界,做一個真正有影響力的公民?
閭丘露薇寫下《不分東西》,正是以上問題的思索錄。她是鳳凰衛視採訪總監,2003年伊拉剋戰爭時,唯一在巴格達地區作現場報道的華人女記者。她的新浪微博有近六十萬人關注,是國內最有影響力的媒體人之一。她生於內地,為哈佛大學的尼曼學人,但她更認同自己是屬於這個城市的香港人。
這朵「戰地玫瑰」轉身為「真相玫瑰」,試為香港、為中國打開窗口,從事件透視資訊和價值觀的不同如何帶來偏見與機會。 本書獲中港各地具影響力的學者及文化人推薦,包括陳冠中、梁文道及周保鬆等;更收錄瞭作者與導演賈樟柯、清華大學人文社科學院政治係副教授劉瑜的對談,探討資訊如何影響判斷,尋找中國人缺乏的清晰價值觀,與及怎樣展現公民精神。
發表於2025-02-08
不分東西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其實一拿到閭丘露薇所著的《不分東西》港版和大陸版兩本書,在尚未仔細翻看目錄和內容的時候,我腦中閃過的第一個關於兩者差異的直觀想法便是:為什麼大陸版沒有腰封而港版有?我一點都不希望這是因為大陸版圖書的腰封遺失瞭,因為就外錶看來,比起紅艷艷帶著腰封的港版...
評分發錶於東莞時報2011年1月16日第B05版:文化讀工場 鄰居傢有個六歲小孩喜歡玩遊戲,經常把兩隻眼睛凝聚起來扮鬥雞眼。有時候邊扮邊走路,因為測不準前麵的距離,看不清周圍的物體,突然就摔倒瞭。傢長發現後,立即教育。小孩比較聽話,改過瞭這個壞習慣,用正常的眼光看...
評分讀此書過半以至如今結尾的時候,標題裏的話一直是最大的體會,之所以存在偏見,很大程度上是當事人對資訊的缺乏或者說對其采取本能的抵製,有時候,這非常可怕。 處於媒體、媒體人這個‘中介’位置,在是非麯直和個人價值方麵總會麵臨這樣那樣的利益博弈,偏見往往就在...
評分之一,媒體人的品質 說起記者,就想到瞭在江西的經曆。 2010年夏天,有個電視颱的記者在三聯學校要求采訪一個曾經被拐騙進入瞭盜竊團夥,現在改邪歸正來讀書的聾啞人。 當時經過和學校以及當事人的溝通,加上電視颱的人信誓旦旦說會打馬賽剋前提下,我們安排瞭采訪。 到瞭快播...
評分偏見不分東西,謬誤總有源頭。前二分之一讀得津津有味,後二分之一讀的囫圇吞棗。 書籍20萬字,一日精讀足矣。閭丘站在一個資深而專業的新聞前綫從業人員角度談偏見的産生緣由、規避方式,最大的啓示在於新聞從業人員如何將偏見盡量最小化,受眾如何在閱讀新聞報道的...
圖書標籤: 閭丘露薇 文化 傳媒 思考 社會 香港 不分東西 香港VS內地
港版和大陸版差彆如此大!
評分你分或者不分,世界都在那裏,骯髒不已。
評分不能說論述思路完全清晰,但是有些思考角度還蠻有啓發性
評分【圈子是個蠻可怕的東西,正如同陣營,對於追求相同利益的人當然是再好不過的基礎,但是對於希望思考的人來說,則可能形成一種束縛。】我們所有的追求所有的執著所有的偏見抑或迥異會被自己身處的每一個圈子影響多少,當一個人必須為瞭自己負責,同時也必須兼顧到身處一個圈子的最基本標準,這樣的人生也許不能完全算是盲從的,恩沒錯,我們有追求同樣的利益或者同樣的彼此對待的標準,而爲瞭這個標準,每個人都會或多或少的自我苛求著。
評分這書起不到開啓民智的作用,但至少也算是為各位提供一個看世界看自己的角度,這樣的書看一本就夠瞭,同理可推,熊培雲等人的書。至於某民主細節清華女的書,不看也罷。
不分東西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