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兆光
北京大學中文係古典文獻專業研究生畢業,曾任清華大學歷史係教授,現爲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院長,歷史係教授。主要研究領域是中國宗教史、思想史和文化史。著有《禪宗與中國文化》、《道教與中國文化》、《中國禪思想史》、《中國思想史》(兩捲本)、《屈服史及其他:六朝隋唐道教的思想史研究》、《西潮又東風:晚清民初思想、宗教與學術十論》等。
這本書,不是討論中國如何崛起,而是迴到問題原點:何謂中國?
中國當代著名思想傢葛兆光,
一位身在「中國」的學人,
應當如何既恪守中國立場,又超越中國局限
在世界或亞洲的背景中,
重建有關「中國」的歷史論述?
本書通過兩個歷史角度,
一個是文獻資料中所見的關於「中國」的思想史,
一個是關於「中國」本身的學術史,
重新建構學術意義上的「中國」論述。
「宅茲中國」用的是1963年在陜西寶雞發現的周銅器何尊銘文中的一句話。
「宅茲中國」可能指的是常被稱為「天之中」的洛陽。作者藉它來象徵,不僅因為「中國」一詞最早在這裡齣現,而且也因為「宅」字既像「定居」,又似「墨守」。
這新舊兩重意思,讓我們反省:什麼是中國?
1895年以後,
大清帝國從「天下」走齣來,進入「萬國」,
原來動輒便可以「定之方中」(《詩經》)、自信「允執厥中」(《古文尚書》語)的天朝,
漸漸被整編進瞭「無處非中」(艾儒略語)、「亦中亦西」(朝鮮燕行使語)的世界,
便不得不麵對諸如「亞洲」、「中國」和「世界」這樣一些觀念的衝擊。
爲什麽是「亞洲」?
究竟什麽是「中國」?
中國如何麵對「世界」?
看似平常的常識背後,
潛伏著一個又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
本書討論「世界」、「東亞」與「中國」、「學術」與「政治」、「認同」與「拒斥」、「國別史」與「區域史」,雖然聚焦的是「中國」,討論日本關於神道教的爭論、日本關於滿濛迴藏鮮的學術史、討論朝鮮的史料中的一些問題,其實也還是聚焦在中國的。討論什麼是「中國」,不得不涉及「周邊」,通過「周邊」──「他者」──的眼睛、資料、視角來看中國,比如十七世紀以後,東亞諸國的彼此認同和互相排斥,就涉及到民族、國傢和歷史;而民族、國傢和歷史的自我認識和他者認識,又會涉及到一國和周邊諸國的關係;而周邊的話題,又牽齣來如何理解中國和亞洲的關係;既然討論中國和亞洲,又會討論到疆域、族群和歷史等問題。
葛兆光通過本書,提齣瞭重建有關「中國」的歷史論述,應從有關「中國」、「亞洲」或者「世界」的認識的歷史資料,包括中國和朝鮮、日本的歷史資料中齣發,把問題放在思想史脈絡或學術史語境中去討論,而不應該是從來自西方的「理論預設」下去倒著看歷史,或者從現實利害的角度做「提供證據」似的歷史論證。他提齣瞭「從周邊看中國」,既包含瞭「中國觀」即中國自我認識的改變,也涉及到文化交流史研究方法的改變,同時強調在歷史中研究「民族國傢」,而不是把歷史從「民族國傢」中拯救齣來。
發表於2025-01-27
宅茲中國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這是一本聰明人寫的書。書中基本上都是利用二手資料或他人研究的討論和再討論,原創不足而空疏難免。但是,它的長處不在於深入細緻、探微發覆,而在於指齣瞭一個雖淺顯卻重要,並且常常讓人惑於其中而不自知的問題:作為一個中國的中國曆史與文化研究者,應該如何理解中國...
評分 評分葛兆光說古代中國以文化認同我深以為然,然對其論述宋代中國齣現疆域意識論證中國民族國傢形成不同於西方卻有不同看法 所謂民族國傢,首先發端於英法資産階級革命,尤其是法國大革命之後,其趨嚮有對內對外兩個方麵,對內體現在以國民意識取代臣民,以國民權力取代國王和貴族...
評分本劄所記大體齣自於《宅茲中國》第七章“邊關何處?——從十九/二十世紀之交日本‘滿濛迴藏鮮’之學的背景說起”。而本章之旨據本書作者葛兆光篇前交代:將從19、20世紀之交,即中國的晚清民初,也就是日本的明治大正之間中國、日本的學術史,討論以下幾個問題: ...
圖書標籤: 曆史 葛兆光 思想史 文化與曆史 中國 葛兆光 文化史 歷史學
一位中國思想史傢建構中國歷史錶述的嘗試
評分關於中國的後設性解讀
評分太羅嗦。。
評分解構「東亞」之概念,讓朝鮮的、日本的、中國的各歸其所。與上個世紀津田左右吉的學說不無關聯,乍見覺妄,實有所憑藉。
評分從周邊看中國的視角很有見地!
宅茲中國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