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羅·萊文森(Paul Levinson),美國媒介理論傢、科幻小說傢、大學教授、社會批評傢、音樂人,在科幻文藝和媒介理論兩方麵卓爾不凡,在音樂上小有成就。
以學海而論,他相當完美地實現瞭科學文化與文學文化、精英文化與大眾文化的結閤。
以學術而論,他發錶的論文數以百計,多半涉及傳播和技術的曆史和哲學;媒介理論著作9部:《思想無羈》、《軟利器》、《數字麥剋盧漢》、《真實空間》、《手機》、《萊文森精粹》、《學習賽博空間》、《捍衛第一修正案》和《新新媒介》。他的理論著作,大部分已在國內翻譯齣版。
新新媒介(new new media)都是當代最熱、最給力的那些媒介,如博客網、維基網、“第二人生”、聚友網、臉譜網、播客網、掘客網、優視網、推特網等——互聯網上的第二代媒介。而互聯網上的第一代媒介則是新媒介(new media),如電子郵件、亞馬遜網上書店、itunes播放器、報刊的網絡版、留言闆、聊天室等。
媒介係統到瞭數字時代,似乎呈現齣瞭高速進化的狀態。新新媒介有什麼樣的特點?有什麼傳播規律?有哪些影響?有沒有商機?未來會怎樣?對於最後一個問題,萊文森謹慎地揣測,下一代的媒介將是新新媒介的“超級版”。
萊文森是一位充滿激情和想象力的作傢,也是一名技術高手,更是一位造詣深厚的學者,這三種氣質浸染瞭資深翻譯傢何道寬提供的《新新媒介》中文版。閱讀本書,你會充分領略到:一冊厚重的媒介理論專著——提供關於新新媒介的科學認知;一本實用性很強的新新媒介“指南”——讓你成為新新媒介達人。
發表於2025-02-02
新新媒介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在這本書齣版的時候,甚至於可能在何道寬老師著手翻譯這本書的時候,書中所介紹的新新媒介諸已經在中國內地生根發芽,茁壯成長瞭。如與推特相似的微博,與優視相似的優酷、土豆,與臉譜網相似的人人網等,都已經成為人們耳熟能詳的媒介而不再是陌生的。所以,我纔說這本...
評分很不推薦的一本書!講述互聯網這種東西還是上網多看看,親身體驗體驗吧!畢竟網絡時代一切都更新換代得很快,即使本書已經是做瞭大幅度修正的第二版,2014年7月第一次印刷,過瞭兩年再去看自然有很多地方已經out瞭。 當時完全是被《新新媒介》這個標題所吸引,並不知道具體內...
評分“新新媒介”一定是一本永遠也寫不完的書,因為它涵蓋的內容太廣,可做解讀的角度太多,每一種新新媒介甚至都可以單獨成書,而且其更新速度之快、案例之多,遠超齣作者的研究及書寫。這正是為什麼這本譯成於2010年的書現在過瞭三年來看就已經有略顯過時的地方,比如作者把“博...
評分“新新媒介”一定是一本永遠也寫不完的書,因為它涵蓋的內容太廣,可做解讀的角度太多,每一種新新媒介甚至都可以單獨成書,而且其更新速度之快、案例之多,遠超齣作者的研究及書寫。這正是為什麼這本譯成於2010年的書現在過瞭三年來看就已經有略顯過時的地方,比如作者把“博...
評分豆瓣上對這本書是一邊倒的差評,認為這本書首先翻譯奇差,然後觀點又陳舊。這倒讓我有點汗顔。作為一個傳播學係在讀的本科生,買這本書的初衷是為瞭考研做準備,但是細讀下來,仍舊在其中得到不少啓發。 首先說翻譯問題。本人購買的是2014年的第二版,其中很多翻譯的錯誤都...
圖書標籤: 傳播學 新媒體 保羅·萊文森 媒介環境學 何道寬 網絡媒體 新聞傳播 新聞
翻譯太差,不值得看。比如:書中把IE瀏覽器翻譯成“微軟搜索係統”,將IE和火狐瀏覽器稱為“搜索引擎”,這錯誤實在太低級。本書內容也很一般,相當基礎,沒必要買來讀。
評分翻譯很差,這本書本身的內容就很淺顯,介紹fackbook、myspace這些是啥,看書還不如看維基來得生動明白,完全沒有深入的探討新新媒介。舉例:作者智能手機的缺點是貴,電池不行…………
評分跳著翻完,一個字水。萊文森還是去寫科幻小說吧......
評分受用的東西實在不多。
評分honestly,一般。該書最大的好處是深入瞭解美國新新媒介的作用,這些東西即便我們在使用,也很難從政治、社會的角度深入剖析,在與我國類似媒介相對照的過程中能夠獲得許多深刻啓示。該書09年齣版,許多東西看起來卻已經稍稍過時而不完備,所以新媒體研究真是殘酷和容易淘汰…中國特色的其實也有很多東西可以寫瞭。總體說這書對於沒怎麼接觸過以上媒介的人來說是個很好的介紹,不過對於成天泡在“新新媒介”中甚至上癮的人來說,讀完甚覺不夠過癮。書中多例證,對於理論性的東西較少。何老師翻譯一嚮非常不錯,但此番對一些網絡用語確實是…有點小彆扭。
新新媒介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