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1903年出生于俄国基辅的一个乌克兰犹太银行家家庭,“十月革命”后,她随家人移居巴黎,入读索邦大学。1929年,她凭借处女作小说《大卫·格德尔》迎来了文学上的成功。内米洛夫斯基活跃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巴黎文坛。然而,由于她的犹太身份,尽管她于1939年皈依天主教,仍无法获得法国国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巴黎大逃亡之后,她躲在法国东部一个小镇里,后遭法国宪兵逮捕,于1942年8月17日被杀害于奥维辛集中营。
2004年,内米洛夫斯基的长女德尼斯将母亲遗物中找到的未完成小说《法兰西组曲》整理出版,获得当年度法国雷诺多文学奖,这是该奖历史上第一次颁给一位去世作家。内米洛夫斯基和她的作品重新受到世界的关注。
《星期天》是内米洛夫斯基出版的唯一一部短篇小说集。这些创作于1934年至1942年间的短篇小说,像《法兰西组曲》一样,探究法国各阶层的生活场景,母女、夫妻间的紧张关系、法国资产阶级的行为习惯、宗教与个人身份的疑问;从战前巴黎家庭的起居室,到战时法国男男女女的生活。在这里,我们又看到了内米洛夫斯基在其短暂人生的创作巅峰期写就的优美篇章。
发表于2025-02-06
星期天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我还真不是一个女性主义者。只是说两句——为了赞颂伊莱娜这个女性优秀作家。 ”优秀的女作家“这个短语,总是不知不觉给人一种比不上”优秀作家“的感觉。似乎也从来没人特别强调”优秀男作家“,这种说是不平等也好、差别对待也好的态度在现在的文学圈不仅仅是存在,而且是...
评分我还真不是一个女性主义者。只是说两句——为了赞颂伊莱娜这个女性优秀作家。 ”优秀的女作家“这个短语,总是不知不觉给人一种比不上”优秀作家“的感觉。似乎也从来没人特别强调”优秀男作家“,这种说是不平等也好、差别对待也好的态度在现在的文学圈不仅仅是存在,而且是...
评分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的《星期天》虽与《法兰西组曲》相同写的是战乱时期法国社会的男女风貌,但在口感上完全不同。急促,失落的元素更浓。起先我不太适应本书的译文,一些句子的结构不在我认同的范围内,尽管它们依旧优雅、迷人。《法兰西组曲》的翻译袁筱一给我留下的...
评分人文社短经典第二号。2016年11月29日在中图网购买,14.2元。 从今年4月18日开始读,断续读了三个多月。300页,15个故事。 初读也没觉出什么好来,慢慢随着作者精准的笔触,冷静的旁观越看越心惊,一天读完一个故事,也总要回味咂摸一下。还要时时放手,以免消化不良。也无...
评分我还真不是一个女性主义者。只是说两句——为了赞颂伊莱娜这个女性优秀作家。 ”优秀的女作家“这个短语,总是不知不觉给人一种比不上”优秀作家“的感觉。似乎也从来没人特别强调”优秀男作家“,这种说是不平等也好、差别对待也好的态度在现在的文学圈不仅仅是存在,而且是...
图书标签: 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 法国文学 小说 法国 短篇小说 外国文学 短经典 文学
《星期天》是内米洛夫斯基出版的唯一一部短篇小说集。这些创作于1934年至1942年间的短篇小说,像《法兰西组曲》一样,探究法国各阶层的生活场景,母女、夫妻间的紧张关系、法国资产阶级的行为习惯、宗教与个人身份的疑问;从战前巴黎家庭的起居室,到战时法国男男女女的生活。在这里,我们又看到了内米洛夫斯基在其短暂人生的创作巅峰期写就的优美篇章。
在内米洛夫斯基的世界,笼罩着一种奇怪的氛围:脆弱的和平、模糊的身份、正在消解的行动、濒临堕落边缘的人物、缓慢的退化。内里洛夫斯基的风格就是攫住读者,让他困惑,让他置身危境,一边思忖自己什么时候会被捕获,到底哪里才是极限。
两天,读了其中七篇,每篇都好。这套“短经典丛书”到目前读了八九本,本本过硬。庸俗书籍如潮的今天,赞叹这套丛书。
评分法式的精致。几乎每一个句子都藏有玄机,或许是短篇更需要凝练的缘故?浓郁的时代感,那些受时代操弄的命途,和琐碎到难以被记录进历史的情感、想法,以及时局中人的行为逻辑,终究是要需要有心人去缅怀和还原的。对34至42年间的法国,确有补足这方面的空白。
评分只因是你
评分隐藏着若干让人惊诧的故事,比如《知己》。阅读时不断想到作者的死亡方式,唏嘘不已。
评分法式的精致。几乎每一个句子都藏有玄机,或许是短篇更需要凝练的缘故?浓郁的时代感,那些受时代操弄的命途,和琐碎到难以被记录进历史的情感、想法,以及时局中人的行为逻辑,终究是要需要有心人去缅怀和还原的。对34至42年间的法国,确有补足这方面的空白。
星期天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