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剑翘复仇案

施剑翘复仇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林郁沁,1990年于斯坦福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并分别于1996和2001年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取得硕士和博士学位。本书被美国历史研究学会授予2007年度费正清奖,被评为东亚现代历史研究中的最佳著作。

出版者:江苏人民出版社
作者:[美] 林郁沁(Eugenia Lean)
出品人:
页数:259
译者:陈湘静
出版时间:2011-4
价格:23.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14068521
丛书系列: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图书标签:
  • 海外中国研究 
  • 历史 
  • 民国 
  • 传播学 
  • 近代史 
  • 林郁沁 
  • 社会学 
  • 汉学 
  •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在本书中,林郁沁围绕着1935年施剑翘在佛堂射杀军阀孙传芳这一扣人心弦的历史事件,通过对媒体、政治和法律档案的详尽调查,展示了施剑翘设法为父复仇、吸引媒体注意并争取公众同情的策略。她认为这一事件之所以能引起轰动并激发同情,是因为它与性别规范之论争、法制改革与法外正义孰轻孰重以及国民党政府扩张威权统治等更、大的社会性问题联系了起来。在这次审判事件中人们关注的不仅仅是一个年轻妇女的命运,更是“情”能否超越“法治”、挑战民国之政治权威这一更大问题。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读了《施剑翘复仇案》这本书后,才得知军阀孙传芳被施剑翘经过长达十年的精心策划射杀在佛堂上。同时从书中也得知,另一个军阀,外号狗肉将军的张宗昌也被为了报私仇所刺杀,两个杀人法的下场一样,经过审判蹲了几年班房后都得到了政府的特赦,获得自由身;抗日战争时期...  

评分

1935年11月,施剑翘在天津佛堂刺杀孙传芳之事堪称民国奇案。事后,举国媒体皆起而响应,不仅各类或真或假的新闻报道充斥版面,而且围绕此案件相继出现了许多杜撰小说、评书乃至戏剧。如作者所言:在一个大众媒体盛行的时代,她的复仇得以从一开始就成为公众消费的对象。 在当...  

评分

看完之后有点晕,自己水平不够!但让我想到了最近的贾敬龙案件! 这是要写读书报告的,感觉会往情治与法治这方面写! 经历了上台讲ppt(听说我的手是抖的,声音也是)。 老师,讲评,又往深处讲了。中国自古以来就是血亲仇恨是必报,只有过了九代才可以不报,所以得到特赦是很...  

评分

作者是否夸大了大众媒体的作用?在林郁沁看来,“公众同情”是一种随着大众媒体兴起后产生的“新”的情感体验。可是,“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悠久历史。比如,在没有大众媒介的春秋时期,就有众怒一说。(《左传•襄公十年》就有讲到“众怒难犯”)既然有众怒,是否也可...  

评分

作者是否夸大了大众媒体的作用?在林郁沁看来,“公众同情”是一种随着大众媒体兴起后产生的“新”的情感体验。可是,“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悠久历史。比如,在没有大众媒介的春秋时期,就有众怒一说。(《左传•襄公十年》就有讲到“众怒难犯”)既然有众怒,是否也可...  

用户评价

评分

大众传媒的煽情炒作如何有效地动员或询唤了一个对不断centralized的政权表达强烈批评的现代公众。作者试图去掉早期研究希望从空间或社会学的固定框架中寻找“公众”的迷思,转而关注一个时而fight against国家、时而be manipulated by国家的“公众”被动员的过程。/公众同情诞生于消费文化中,因此具有既勇于批评时弊又易于被操控的矛盾特性。/作为政治议论形式的媒体炒作和大众娱乐:商业主义作为前提。/太精彩的故事了。

评分

在作者解构之后,所谓的“剑翘求死不求仙”如同讽刺。文化传播、大众舆论、法治与政府、国民政局,能从容其中,施剑翘的狡黠令人生敬。与挥之不去的军阀控制相比,更令人生畏的是毛时代令“侠女”屈膝的强大力量。民国这个舞台还是太轻松了。

评分

可读性很强。作者开门见山提出要解决中国现代史学中关于“公共领域”的争论,情这个复杂概念的探讨和道德暴力在现代正义扮演的角色。我觉得三个问题完成度很高。施剑翘如何在刺杀利用舆论塑造集体同情并获得特赦,以及法制化和党治化的矛盾,都被作者写的极为精彩。在大众消费文化初露萌芽和政治威权主义持续强化的时代,公民对政府的不认可很大程度就可以预见舆论是支持施古典的复仇,却不肯相信“法律的裁决”,而国民政府的特赦,则是在党国一体收效甚微之下,为了讨的舆情的一点支持而做出的可怜让步。而值得注意的是,施氏在博取集体同情,“操纵”舆情以及建国后躲避迫害的过程中展现了她发达的政治嗅觉和煽动人民特别是女性同胞情感的高超手腕。但,遗憾的是,这本书从传播学角度的分析比较单薄,对大众媒体的作用描写略简单。

评分

在作者解构之后,所谓的“剑翘求死不求仙”如同讽刺。文化传播、大众舆论、法治与政府、国民政局,能从容其中,施剑翘的狡黠令人生敬。与挥之不去的军阀控制相比,更令人生畏的是毛时代令“侠女”屈膝的强大力量。民国这个舞台还是太轻松了。

评分

1、有限的史料支撑了如此复杂和庞大的一套叙事……国内的学者长仨脑袋都写不出这种书2、女性主义啥的最坑爹了,看到的一概速读掠过3、有些车轱辘话来回说,果然是史料有限么4、读完之后俺觉得作者把施剑翘写的太有心机了,她利用大众传媒究竟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真不好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