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斐德博士Frederic E. Wakeman Jr.(1937—2006)是当代最伟大的中国历史家之一,其著述在宏大叙事及理论与实证结合上均为典范。生前为伯克利大学亚洲学哈斯讲座教授。任伯克利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十一年,并多年担任诸全国性学术机构领导职位,包括美国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主席、美国历史家学会会长等,也是20世纪70年代美中文化交流委员会主席。
魏斐德著作的中文版有《大门口的陌生人》,《洪业——清朝开国史》,《历史与意志——毛泽东思想的哲学透视》,《中华帝制的衰落》,《讲述中国历史》(上、下卷),《间谍王——戴笠与国民党特工》。
发表于2025-04-05
红星照耀上海城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管中窥豹,原来大牛写书,也是从堆砖头开始的,先编一个框架,然后从几个主要资料源摘引材料,然后再慢慢丰富,形成旁征博引。 如果按照这本书的体系的话,书的篇幅应该不下于洪业。 魏老在世的话,书的最后面貌绝不是这样的。 所以搞文科学术,身体和寿命很重要,整理了一...
评分先说说这错别字和“常凯申式”翻译法-低劣啊!跟前两本都不在一个水平上(豆瓣上很多人还觉得前两本也不行)。说是魏先生遗著,看的时候感觉是校对死了啊! 本书梳理记述的是共产党49年进入上海后把上海管起来的过程。第一阶段设立和完成的目标几乎就是27年国民党给自己的目标...
评分前几天途径上海,等待友人闲暇间,在书店中无意获致此书。考虑到魏斐德的盛名,当天下午即坐在书店看完此书,只是心情比较复杂(过程:期待-不满-失望-庆幸未购买)。 根据惯例,这本书几乎可以肯定是经过审查的洁本。即便如此,我亦无法相信作者已成其事。魏斐德终究不是孔飞...
评分读过原版或者有原版可以参考的朋友,说说看。 我凭常识认为这第三部必然有删节。就是不知道删到何种程度。 (这里加个补丁,因为评论篇幅不够发表,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豆瓣有了这个规矩,记得早几年,豆瓣虽然没有现在这么多服务,但也没有现在这么多规矩,更没有现在这么浓...
评分管中窥豹,原来大牛写书,也是从堆砖头开始的,先编一个框架,然后从几个主要资料源摘引材料,然后再慢慢丰富,形成旁征博引。 如果按照这本书的体系的话,书的篇幅应该不下于洪业。 魏老在世的话,书的最后面貌绝不是这样的。 所以搞文科学术,身体和寿命很重要,整理了一...
图书标签: 魏斐德 海外中国研究 历史 上海 上海三部曲 城市史 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
《红星照耀上海城(1942—1952):共产党对市政警察的改造》是魏斐德《上海三部曲》末卷,不幸成为作者的遗著。《红星照耀上海城(1942—1952):共产党对市政警察的改造》时间跨度从1942年至1945年间日本占领上海时期开始到1952年共产党完全掌控上海城。它重点叙述并分析了上海警察机构是如何从国民党政府的部队变成由共产党领导下的公安局的;在上海市面临国民党的海上封锁及其内应挑衅的同时,公安人员是如何维持城市秩序的;这个新改组的警察机构为何能成功地施行旧警察一再失败的社会改造,诸如关闭炒卖现金的黑市,改造妓女和舞女,戒除鸦片毒瘾等等。显然,它与《上海警察》和《上海歹土》一起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三部曲,涵盖展现了上海从1927到1952年四分之一世纪的城市历史。
新气象是要对旧的拿刀子
评分本书以清晰明快的风格,回顾了1942至1952年上海城市的历程,主要以市政、警察为主。但是,作者基本不对具体事件进行展开,大多点到为止,匆匆掠过,节与节之间也不存在必然的论述逻辑,似乎力求对事实的涵盖。作者认为新政府以很高效率完成上海的城市接管,并加强控制,这客观上因为解放者面对的城市在管理上已不存在外国区域,管辖困难低于半殖民地时期;主观上则由于新政权出色的准备工作、对群众的发动和安全行动的卓有成效,尤其是在对警察制度的保留上,结合了自我控制和对群众的开放,从而巩固基层控制。同时,对于上海的巩固也建立在一种反美的大众激情之上,并具有更广义的反西方色彩,塑造出作为政权对立面的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敌人,并在50年轰炸、朝鲜战争、三反五反运动中不断强化。不过,书中错别字和误译不少,翻译极不通顺。
评分1-肯定是删减版;2-校对……怎么说呢……大概因种种原因处于半死不活状态干的这活儿吧?要不就是死透了已经。
评分记住的好像只有:舞女、报馆集体游行抗议警署登记,宪兵、警察为抢影院座位当街对峙;童子军不费枪炮跑步解放外滩,潘汉年长袖善舞大战浦东黑帮;延安东路原先有个花擦擦的“爱德华七世大道”名号,解放前夕敌警察局标语尿点更高:“上海有一千条马路,我有一千个特务”。
评分原版跟本版差别好多。英文版的可以给满分了。
红星照耀上海城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