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青生,1957年生于镇江,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后获得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硕士、海德堡大学美术史研究所博士。1985年—1987年任教于中央美院,1987年任教于北京大学至今。
发表于2024-12-22
十九札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这本书针对大学生关于治学问道方面的疑问做出解答,是一位先生学者对后辈的无私指导,饱含教师对学生的关怀和期盼,在这个意义上,践行着自己的作为大学教师的职守。 本书在编辑过程中,对旧版内容进行了一定修改,如《自我检讨》一信中,“一次讲座之后,有位中文系...
评分刚刚开始做学术的同学,非常有必要去看看,以便了解做学术的一些基本(西式)规矩、方法是怎样的。而这些,正是我们当下中国做学术中非常欠缺的,老师缺,学生更缺。 当然,由于本书主要是介绍基本方法,回答学生中一再出现的普遍性问题,若想看到特别出新、出彩的东西,就不...
评分这本书太好了,长久以来没有看到过这么严谨的书。他的理论是严谨的,言辞是准确的,整个理论成为一个完善的系统,体现了治学的风范。 在理论方面,他厘清了一些概念: 1、科学和思想的区别。科学是经过严格论证的,而思想则没有严格的规范。 2、大学是科学之地,而...
评分何为大学? 朱青生在《十九札》的第一封信“大学的意义和性质”中说道:“它不仅仅是一个培养子弟的学校,不仅是训练后代技能的场所,不仅是施教者传授人伦准则和社会理想的组织,它更是一个科学的保证。” 这本书是我在高三的时候无意中发现的,我当时正在书店...
评分偶然翻阅朱青生先生的《十九札》--一个北大教授给学生的信,不得不佩服朱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卓越的见识,以及对追求真知的一腔热情。同是美院毕业,同为著名大学教授,与陈丹青先生相比,朱先生更是一个学者,而非一个艺术家,因此见地也大大不同。 比如在《关于外语》一文中,...
图书标签: 教育 朱青生 学术规范和方法 大学 大学之道 成长 杂文 学术
本书为北京大学用为通选课教材,多所高校选作“新生必读 ”,被《新周刊》评为“我们时代的33本青年书目”之一——“一个大学教师针对学生的种种困惑作出了解答,这样的老师,在今天很稀有了。”
《十九札》是北京大学教授朱青生解答自己的学生提出的关于学习疑问的记录,一共19封。针对的问题集 中于如何遵从科学的规范和办法,完成大学作为理性保证的目标,建构并巩固自己的理性,同时认识并克服科学的局限,成为一个趋向完善的个人。信的写作历时4年,收信或质疑的学生也不固定,数年之间,或已远赴海外求学,或已进入社会工作,大多则至今仍在学校念书。其中很多人最初收信时刚入大学,如今已成为终身愿以学术为业的人。
内容选摘:
社会地位的高低同我的思想程度的高低毫无关系,收入的多寡同我学术工作价值的多寡毫无关系。今天,我踞此教席,我的职守与一个社会上完整的成功者的标准也没有什么关系。也许有一天我会离席而去,正是因为我还在这个席位之上,由于大学作为科学的保证的性质,所以你们才收到这样一封信。这封信不是出自于我一时之意见,而是出自大学中的一个职守的理性的要求。(见《大学的意义和性质》一信)
读先贤书,当知先贤都是向道之人,与你是同路,本应事事相析,多所辨驳,才能同道。所以自己的心胸有定见,每读一书,并非吸收他的思想,而是与他交谈,补充和修正自己的见识、自己的思想。初时可能不习惯,或因浅陋,被先哲们罩盖在下,只有追随之心,再无自见之地,此是历代读书人多,得道者稀的心病。切不可有一日自己不思想!切不可有一时随顺他说!开始时,要读得慢,先读一个意思,前思后想,所以精读法不仅是做学问的方法,也是求道的门径。(见《关于思考阅读》一信)
在知识日益爆炸性地增长时,在网络改变了知识的传输方式时,不只是教师,任何人都难于在知识的占有上保持优势,甚至不能驾驭知识。这时,更大的危机发生了,知识正在毁灭人性! 因为人们在知识爆炸中已经丧失了作为人的信心。教师,重新被要求承担责任,他要在巨大的知识之中培养学生自我建树个人知识结构(参见《关于思考阅读》一信),鼓励学生,并帮他树立起信心,在这信息泛滥的茫茫大海上找到一条能够建立自己幸福地度过一生的航道。这就是对教师的最高要求——幸福的灯。(见《关于教师》一信)
10.24 唯有说相见恨晚,未来得及成为专家就四处发表见解的自己,真是十分可笑
评分没有实践经验很难读进去,但是却能感受到这种严谨的治学风范,而这就是我所向往的。
评分摇摇晃晃的大巴上,读着读着天就黑下来。合上书,望向杳渺的夜色,思考大学的意义。
评分没有实践经验很难读进去,但是却能感受到这种严谨的治学风范,而这就是我所向往的。
评分中间关于卡片的那章看不懂啊~!!
十九札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